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3篇
林业   6篇
综合类   9篇
农作物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为评价大型丛生竹种车筒竹Bambusa sinospinosa作为板材原料的适宜性,以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为参比竹种,研究了车筒竹地上生物量分配格局及秆形特征。结果表明:车筒竹地上各器官中,竹秆的生物量比例最大,占72.7%,其次为竹枝(15.9)和竹叶(11.4%);秆形特征主要分析了胸径、秆高、秆质量、尖削度和竹壁厚等参数,其中,车筒竹全高(y/m)对胸径(x/cm)拟合的直线方程为y = 1.345 6x + 1.706 8(R2 = 0.954 6,P = 0.000 0)。与毛竹相比,在胸径小于8 cm时,车筒竹全高比毛竹略小,而随着胸径的增大,全高逐渐大于毛竹;车筒竹秆鲜质量(y/kg)对胸径(x/cm)拟合的幂函数曲线为y = 0.138 2x2.481 2R2 = 0.975 5,P = 0.002 2),大于相同胸径下的毛竹秆质量;从秆径和壁厚在竹秆纵向部位的变化看,车筒竹尖削度小于毛竹,而壁厚变化则相对较快。综合分析来看,车筒竹作为竹板材原料竹种具有较大的开发前景。图5表3参21  相似文献   
2.
毛竹向阔叶林扩展过程中的叶功能性状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探明毛竹在异质生境下的适应特性和生存对策,开展毛竹向阔叶林扩展过程(1号样方为毛竹纯林,2号样方为毛竹占优势的竹阔混交林,3号样方为阔叶林占优势的混交林,4号样方为阔叶纯林)叶功能性状特性研究,并探讨不同年龄(Ⅰ~Ⅳ度)毛竹的叶功能性状在扩展方向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不同扩展样方间的叶干物质含量(LDMC)、叶C含量(C)、叶N:P比(N:P)差异显著,其中2号样方内LDMC显著高于4号样方,1号样方内C含量显著低于3号和4号样方,1号和2号样方内N∶P显著高于3号和4号样方。比叶面积(SLA)、叶N含量(N)、叶磷含量(P)及叶C∶N比(C∶N)在不同样方间差异不显著。说明毛竹对不同生境做出一定的适应性判断。2)不同年龄毛竹的SLA和LDMC在1号样方内出现显著差异,I度竹显著不同于III度和IV度竹;C含量和N含量在2号样方内不同年龄竹间产生显著性差异。C∶N仅在2号样方内不同年龄竹间差异达显著水平;N∶P在1~3号样方中差异显著,均表现为II度竹中最低,I度竹次之。说明不同年龄毛竹叶功能性状在1号样方内差异性较突出,2~4号样方内叶功能性状的特性可能是由于环境因素的作用消弱了毛竹自身发育间的差异。3)不同扩展样方内SLA与LDMC呈显著负相关关系、N与P呈显著正相关关系,SLA与C、N和P均呈正相关关系,而LDMC与C、N和P呈负相关关系。随SLA和LDMC变化,C变化最大,N次之,P变化最小,说明毛竹叶功能性状间的权衡关系沿扩展方向发生了适应性调整。   相似文献   
3.
以浙江省平阳县南湖乡出笋旺盛期的绿竹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浓度的多效唑(PP333)和比久(B9)两种生长延缓剂,通过喷施和注射两种方法对其进行矮化处理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的处理浓度及施药方法作用效果不同,与对照相比,处理浓度对竹高、枝下高及着叶节指数的影响均达到极显著水平;不同施药方法除对枝下高的影响差异不显著外,对竹高及着叶节指数的影响均差异显著,表现出喷施法的效果优于注射法。(2)药剂的矮化效果并非随着其浓度的增大而增加,浓度过低或过高,都会减弱其对绿竹的矮化效果,其中,PP333对竹高、枝下高及着叶节指数的影响均以浓度800 mg.L-1喷施处理的效果最好,分别达到对照的-62.91%、-49.70%和43.58%;B9对竹高、枝下高及着叶节指数的影响均以浓度2 500 mg.L-1喷施处理的效果最好,分别达到对照的-63.53%、-54.25%和51.46%,由此可以看出,B9对绿竹的作用效果稍好于PP333的作用效果,但是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4.
矮壮素不同浓度及施用方法对绿竹的矮化效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应用不同浓度的矮壮素对绿竹进行了喷施和注射试验,通过测定其株高、枝下高、节数、分枝盘数等生长指标,分析了矮壮素对各生长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浓度及其与施药方法的交互作用对株高生长的抑制作用显著,其中,喷施法2.5 g/L处理对株高的矮化效果最好,注射法1.5 g/L处理次之;浓度对绿竹节数的抑制作用达到极显著水平,以喷施法2.5 g/L、注射法1.5 g/L和2.5 g/L处理对节数的抑制效果显著;矮壮素能够促进绿竹分枝,增加分枝率,施用药剂后,喷施法的1.5 g/L、2.0 g/L、2.5 g/L和注射法的2.0 g/L处理的分枝率都达到90%以上;矮壮素对枝下高没有明显作用。从矮化效果和植株生长指标的综合考虑,喷施法2.5 g/L浓度的矮壮素能够有效抑制绿竹生长,而且形成的冠状梢头能够增大植株光合有效空间,满足设施栽培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毛竹林土壤入渗与贮水特征的密度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密度分别为1 200株/hm2(D1)、1 800株/hm2(D2)、2 400株/hm2(D3)和3 000株/hm2(D4)的毛竹纯林为研究对象,对其土壤入渗与贮水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密度毛竹林土壤的初始渗透速率在7.4711.73mm/min;平均渗透速率在6.4911.73mm/min;平均渗透速率在6.499.00mm/min;稳定渗透速率在6.109.00mm/min;稳定渗透速率在6.108.47mm/min。试验林分土壤的初始、平均、稳定渗透速率大小排列顺序均为D1>D3>D2>D4。(2)4种密度毛竹林土壤的渗透速率与入渗时间之间的关系符合Kostiakov模型;在入渗的08.47mm/min。试验林分土壤的初始、平均、稳定渗透速率大小排列顺序均为D1>D3>D2>D4。(2)4种密度毛竹林土壤的渗透速率与入渗时间之间的关系符合Kostiakov模型;在入渗的020min内土壤渗透速率急剧下降,2020min内土壤渗透速率急剧下降,2040min内下降变缓,4040min内下降变缓,4060min达到稳定渗透速率。(3)D1的土壤贮水量最大,达703.33t/hm2,相当于70.33mm降水,具有较高的蓄水性能。(4)密度对毛竹林土壤入渗与贮水性能有一定影响,选择适宜的营林密度对于提高毛竹林土壤水文生态功能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毛竹冬笋中氮磷钾含量的动态变化与积累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Carr.)H.de Lehaie)作为我国最主要的经济和生态竹种[1-6],其养分管理和丰产培育技术一直是重要研究内容[7-12];然而,由于毛竹大小年和异龄结构等特点,迄今丰产经营的毛竹林肥培仍多凭经验,施肥量和肥培重点对象不明确,极易造成养分流失、肥力降低和环境污染.为此,近年来作者及课题组成员从毛竹生长发育规律出发,系统研究了自冬笋到竹材成熟采伐整个生长(经营)期毛竹生长和养分积累规律.冬笋是毛竹的第一生长阶段[13],其生长和营养状况直接决定着来年林分产量和经济效益[14].  相似文献   
7.
不同密度毛竹林枯落物层水文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黄山区4种密度毛竹纯林枯落物层的储量、最大持水量、最大持水率、吸水速率、有效拦蓄量等水文特性参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不同密度毛竹林枯落物储量、厚度及自然含水率均存在较大差异;不同林分枯落物储量为3.98 6.00 t·hm-2,其中,以3 000株·hm-2的林分枯落物储量最高。(2)4种密度毛竹林下枯落物最大持水率为317.09%347.58%,密度为3 000株·hm-2时,毛竹林枯落物层最大持水量达到20.70 t·hm-2。(3)4种密度毛竹林枯落物层持水量(S)与浸泡时间(t)的关系为S=alnt+b(a为方程系数,b为方程常数项),其吸水速率(V)与浸泡时间(t)的关系为V=ctd(c为方程系数,d为方程指数);在0 4 h内枯落物吸水速率急剧下降,4 h后明显减缓。(4)密度对毛竹林枯落物水文特性有一定影响,选择适宜的营林密度对于提高毛竹林枯落物层水文生态功能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种子是植物繁衍的重要基础和载体,探究元宝枫种子形态特征和萌发规律,以期揭示元宝枫种子的形态特征及变异,为培育元宝枫优质种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内蒙古松树山母树林元宝枫种子为研究对象,精确测定其长径、宽径、纵径、形状指数、大小指数、千粒重等形态特征指标,利用标准主轴估计法分析种子形态特征的异速生长关系;并通过培养皿纸上发芽方法进行种子萌发规律研究。【结果】元宝枫种子平均长径为10.20±0.76mm、宽径为6.77±0.40mm、纵径为4.32±0.58mm、形状指数为1.51±0.12、大小指数为69.10±0.51、千粒重为154.02±4.50 g,长径、宽径、长宽比以及大小指数均符合正态分布,种子宽径和纵径变异系数分别为6%和13%,其他性状变异系数均未超出10%。种子长径、宽径和纵径之间均存在显著的异速生长关系,即随着长径的增大宽径相对增长速度下降;随着长径的增大纵径相对增长速度上升;随着宽径的增大纵径的相对增长速度上升,种子长度在种子形态特征中发挥相对主导的作用。元宝枫种子发芽率为90.75%±1.89%,种子发芽势为47.50%±4.80%,发芽指数为18.94...  相似文献   
9.
为应对人工林生态系统的经营问题,探究林分密度对森林土壤的影响,以晋南油松人工纯林为研究对象,采用典型抽样法,探讨3种林分密度(500、1250、2475株·hm-2)对土壤水分物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林分密度对土壤密度和土壤孔隙度影响不同,高密度油松人工林显著降低土壤密度,增加土壤总空隙度和非毛管孔隙.(2)不同林分密度对土壤持水特性的影响程度不同,高密度油松人工林显著增加土壤最大持水量和田间持水量.(3)不同林分密度对表层土壤密度、孔隙度和持水特性的影响更为强烈,林分密度对0相似文献   
10.
竹节由秆环、箨环和节隔组成,不仅能增强竹秆的直立性,同时也是毛竹横向输导水分和养分的重要枢纽,研究竹节中矿质营养元素的分配,为进一步认识毛竹秆的矿质营养学特性提供依据。以毛竹节中的10种营养元素为对象,研究其与节间各元素含量的差异,以及在不同年龄毛竹节中的分配规律,并探讨其与毛竹叶片中各元素的关系。结果表明:竹节中N、K、Ca和Zn的含量分别高于节间18.83%、6.32%、19.37%和24.06%,而Fe、Cu和Mn含量低于节间;随着年龄的增加,竹节中大量元素和中量元素含量呈递减趋势,微量元素变化趋势不统一,其中1度竹和2度竹的N、K和P含量显著高于3度以上竹子,而Ca、Mg、Mn和Zn的含量则显著低于3度以上竹子;竹节和叶片中大量元素N和K的吸收和转化具有一致性,而Ca、Fe和Zn的吸收和转化则存在相反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