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3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6篇
  1篇
综合类   62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71篇
园艺   10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近年来吉林省粮食生产发展很快,80年代初我省粮食产量约为100亿公斤,到目前粮食总产已达150亿公斤,是粮食自给有余的省份。但从全国来看,按人均400公斤计算,到2000年全国粮食产量要达到5000亿公斤的目标,以1986年为准,尚缺少1100亿公斤。要抓粮食生产,提高产量,就全国情况看,仍以提高单产为主要奋斗目标。我省如何使粮食产  相似文献   
2.
猪丹毒是由红斑丹毒丝状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高热性或慢性经过的人畜共患病。近年来,由于猪场的饲养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广谱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典型的猪丹毒病例在集约化、标准化猪场已很少见,但在一些饲养条件较差的猪场仍偶有发生一起以高热不退、皮肤红疹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经过本中心诊断确诊为猪丹毒,现将该病的诊治过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兔泰泽氏病是由毛样芽孢杆菌引起兔的一种以严重腹泻、脱水和迅速死亡为特征的消化道传染病。由于该病病死率极高,又无特效的防治方法,因此对养兔业威胁很大。2009年7月初,本中心诊治了1例宁德市送来的兔泰泽氏病,现将该病的诊治情况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三种猪瘟抗体检测技术的应用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猪瘟正向间接血凝法 (IHA)、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Dot ELISA)以及猪瘟抗体免疫金标试纸条对规模化养猪场 1 38份不同阶段猪血清进行猪瘟免疫抗体水平的同步监测 ,检测结果 :IHA ,Dot ELISA ,金标试纸条测出经产母猪的猪瘟抗体阳性率分别为 83 3 %、80 0 %、80 0 % ,其平均值为 81 1 % ;三种方法测出后备母猪的猪瘟抗体阳性率分别为 53 3 %、53 3 %、50 0 % ,其平均值为 52 2 % ;三种方法测出 2 0日龄仔猪的猪瘟抗体阳性率分别为 69 2 %、76 9%、76 9% ,其平均值为 74 3 % ;测出 40日龄猪的猪瘟抗体阳性率分别为 76 9%、80 8%、80 8% ,其平均值为 79 5 % ;测出育肥猪的猪瘟抗体阳性率分别为 30 8%、30 8%、34 6 % ,其平均值为 32 1 %。经过统计学x2 检验 ,对于不同阶段猪三种方法两两之间检测结果均差异不显著 (P >0 0 5) ,表明上述三种方法均可用于猪瘟抗体的检测。  相似文献   
5.
对于农机安全性能检测站来说,在道路上试验农用车辆的制动性能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工作程序。对于农机监理人员和农机手来说,进行农用车辆制动性能的道路试验(以下简称“路试”),是一项基本功,因此不可等闲视之。  相似文献   
6.
我国苹果产业70年发展历程与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苹果产业经历了起步期、扩大期及平衡发展期,实现了苹果的稳定周年供应。随着时代发展,出现了苹果品种单一、平均单产低、盲目性发展、人力成本增加、新时代果农缺乏等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苹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我国国情和苹果产业发展重心,从技术提升、产业链延长、人才培养等方面提出了十点建议,以期为我国苹果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7.
从构建畜牧业生产经营管理数字化体系、动物疫病监测数字化体系、畜产品消费数字化体系,阐述了科学应急处置重大动物疫情、畜产品安全事件和科学指导畜牧业安全生产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8.
不同密度对大豆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定大豆高产栽培合理密度,以长农18大豆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密度对大豆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叶绿素含量变化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光合速率呈现双峰曲线变化,出现了两次光合高峰值.蒸腾速率、气孔导度由 V4期的最大值逐渐降低到 R7期的最小值.单株干物质积累量呈“S”形曲线的变化,在 R7期达到最大值.种植密度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是,从 V4之后到 R7期之前表现出明显差异,低密度的叶绿素含量高于高密度的叶绿素含量,在一定密度范围内,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光合速率降低,胞间 CO2浓度升高,群体叶面积指数变大,单株干物质积累量逐渐减少.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变化趋势基本相同,随着种植密度的降低蒸腾速率升高、气孔导度变大.  相似文献   
9.
普鲁氏杯叶吸虫(Cyathocotyle prussisa)是隶属于吸虫纲、枭形目、杯叶科、杯叶属中的一种吸虫。该吸虫最早发现于欧洲,可寄生于家鸭、鹅及多种野生鸟类(如长尾鸭、针尾鸭、绿翅鸭、绿头鸭、潜鸭、秋沙鸭、黑水鸡、鸬鹚、鹈鹕、骨顶鸡、耳鸮等)的小肠内。我国浙江省和江西省有家鸭和鹅感染普鲁氏杯叶吸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福州地区10家宠物诊疗点和10个集约化养犬场累计6052头次犬进行蜱虫感染情况调查.结果表明:在夏秋季节犬类易感染蜱虫,冬春季节则很少有;10家诊疗点全年平均带蜱率为19.71%、带蜱指数为5.26,10个犬养殖场全年平均带蜱率为15.96%、带蜱指数为4.42;不同品种犬种的带蜱率无明显差别,蜱虫种类以血红扇头蜱为主(约占98.79%),少数为微小牛蜱(约占1.20%),未检出全沟硬蜱.临床上采用辛硫磷溶液对防治犬体寄生蜱虫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