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林业   2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4篇
畜牧兽医   4篇
园艺   2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葡萄病毒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葡萄栽培历史悠久 ,主要靠扦插和嫁接等方法无性繁殖 ,导致病毒长期积累和重复感染 ,病毒病发生日趋严重。病毒侵染葡萄后 ,引起葡萄树势衰退(甚至树体死亡 ) ,产量降低 ,品质下降 ,经济寿命缩短 ,嫁接成活率降低 ,繁殖材料生根能力差 ,树体抗性减弱等许多不良后果。欧美等一些发达国家从2 0世纪 4 0年代开始研究葡萄病毒病 ,并于 195 6年成立了“国际葡萄病毒学会” (TheInternationalCouncilforStudyofVirusesandVirus likeDiseaseofTheGrapevine ,简称ICVG) ,该组织至今已召开了13届国际会议 ,有力地推动了世界葡萄病毒病害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以5大梨系统20个梨品种的2年生盆栽梨苗为试材,研究水分胁迫及复水条件下膜脂过氧化物质、渗透调节物质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秋子梨系统梨品种具有较高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水分利用效率,较低的蒸腾速率和叶面饱和蒸汽压亏缺,抗旱性强于其他品种;砂梨抗旱性最弱。随着水分胁迫时间的延长,抗旱性较弱的西洋梨和砂梨MDA和O_2~-含量迅速增加,膜系统受到严重伤害。西洋梨和白梨随着干旱胁迫的加重脯氨酸大量积累,启动渗透调节来缓解水分胁迫造成的伤害。水分胁迫前期不同系统梨品种SOD和POD活性呈持续上升趋势,胁迫过重则活性降低,且抗氧化酶增加的幅度与梨品种的抗旱性呈正相关关系。综合评价认为,秋子梨、新疆梨及白梨系统品种的抗旱性较强,适宜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发展,西洋梨和砂梨则抗旱性较弱,适宜在湿润、半湿润地区发展。  相似文献   
3.
美国梨产量位居世界第2位,商业生产主要集中在美国西北部,其中华盛顿州和俄勒冈州占美国梨总产量的77%,但美国梨种植面积、单产和消费量都呈下降趋势。随着梨管理和劳动力成本的快速上涨,采用旧的栽培模式能够获得的利润已经很少,选育和利用早果、丰产和抗性强的矮化砧木,进行高密度栽植,才能保持美国梨产业的国内和国际市场竞争力。美国梨砧穗组合的评价研究主要集中于嫁接亲和性、产量效率、早果性、丰产性、矮化性、果实品质等方面,其他性状还包括抗盐碱、抗旱、抗寒以及对火疫病、衰退病和黑星病的抗性等。初步评价结果认为,美国最有发展前途的梨砧木是‘OH×F 87’‘OH×F 97’‘OH×F 69’和Pyro 2-33。  相似文献   
4.
2011—2013年,对8年生早酥梨园进行地膜覆盖、玉米秸秆覆盖和地膜+玉米秸秆覆盖等不同方式处理,研究其对梨园土壤物理性状及树体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连续覆盖3年后,早酥梨园土壤物理性状发生显著变化;地膜覆盖处理明显提高了土壤温度,玉米秸秆覆盖则降低了土壤温度;3个覆盖处理均显著提高了土壤含水量、有机质含量、土壤孔隙度,有效降低了土壤容重;3个覆盖处理对增加树体生长量和产量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5.
果树对低温的响应及抗寒评价体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温冷害是果树生产中常见的一种自然灾害,严重影响了果树生产的可持续发展。综述了果树抗寒性的评价、抗寒机制研究和抗寒基因工程研究,提出了该研究领域的前景展望,以期为果树抗寒性研究和抗寒育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我国栽培的苹果和梨普遍带有病毒病,苹果带毒株率为60%一100%,梨为86. 394 苹果和梨的病毒病主要通过嫁接传染,迄今为止未发现有传毒媒介,对于感染病毒病的树体尚无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为给梨树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以五九香梨树为试材,在关键发育期进行整株取样,测定植株各部分不同营养元素的含量,计算各营养元素的需求量,研究其需求规律。结果表明,常量元素的年需求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氮(N)、钙(Ca)、钾(K)、磷(P)、镁(Mg),微量元素的年需求比例由高到低依次为铁(Fe)、锌(Zn)、锰(Mn)、硼(B)、铜(Cu)。在萌芽开花前和开花坐果期,常量元素需求比例最高的为N,微量元素需求比例最高的为B;在幼果生长期,常量元素需求比例最高的为K,微量元素需求比例最高的为Zn;在缓慢生长期,常量元素需求比例最高的为Ca,微量元素需求比例最高的为Fe;果实采收前和树体休眠前,常量元素需求比例最高的为N,微量元素需求比例最高的为Fe。各元素在不同发育时期的吸收分配比例结果显示,N、P、K、Ca、Mg、Cu等的最高时期为果实采收前,Fe和Zn的最高时期为缓慢生长期,Mn的最高时期为树体休眠前,B的最高时期为开花坐果期。生产1 t五九香梨果实的营养元素需求量为N 4.26 kg、P 2.64 kg、K 3.03 kg、Ca 3.93 kg、Mg 1.19 kg、Cu 2.02 g、...  相似文献   
8.
梨标准园节本增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梨树栽培面积107.47万hm2,产量1353.81万t,分别占全国水果总面积的10.01%,世界梨果收获总面积的57.9%;占全国水果总产量的11.94%,世界梨果总产量的63%,是世界梨果生产第一大国,梨果产业已经成为继苹果、柑橘之后的第三大水果产业,  相似文献   
9.
我国葡萄病毒病研究进展及发展方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我国葡萄病毒病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内容涉及病毒病种类调查、病原分离与鉴定、检测技术、脱毒技术等诸多方面。本文对此作一简要综述,并初步展望了今后我国葡萄病毒病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基于我国梨产业面临的八大新形势,提出4种主要的梨树栽培新模式,即双主干平面树形、“V”形双平面树形、圆柱形树形、双臂顺行水平棚架树形;介绍6种栽培新技术,主要包括授粉方式从人工授粉向液体授粉、无人机授粉转变,负载量调控从人工疏花疏果向机械和化学疏花疏果转变,植物生长调节剂化学控制成为常规手段,通过根系修剪控制树体旺长,采用更新修剪保证壮枝结果,通过无袋栽培降低生产成本等实现果园的机械化和智能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