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3篇
农学   1篇
  6篇
综合类   24篇
畜牧兽医   104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1 北 京 地 区 对 日 产 奶 32.6kg 的 荷 斯 坦 牛 ,采 用 如 下 日 粮 kg/ 头·日 :玉 米 青 贮 17.13,秋 白 菜1.72,豆 腐 渣 7.31,玉 米 1.25,棉 籽 饼 1.25,混 合 料7.30。混合 料组 成 %:玉 米 面 50,麸皮 40,碳酸 钙 4,食 盐 2,鱼 粉 4。日 粮 营养 水平 :总 干物  相似文献   
2.
用中国黑白花奶牛研究了胎儿的父亲及犊牛初生重对母亲当胎及下一个泌乳期产奶量的影响,结果指出胎儿的父亲对母亲当胎及下一个泌乳期90天和305天的产奶量,都有极显著的影响,各占产奶总变异量的9.4%,15.3%及3.77%(P<0.01)。犊牛初生重对母亲产奶量的影响也显著(P<0.05)。当根据公牛的产奶预期差(PDM)将胎儿的父亲分为两组后,发现差异显著(P<0.05),胎儿父亲的PDM高,胎儿母亲的产奶量也高,因此胎儿母亲产奶量不仅受胎儿重量的影响,也受父亲PDM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应用动物育种规划原理和方法对优质细毛羊现行育种方案的育种效果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 ,实施现行育种方案可以获得较好的综合育种进展和育种效益 ,年综合育种进展为 7 2 14元 ,育种效益为 73 44 6元 ,投入产出比为 1∶6 93 8。现行育种方案仍有改进的余地。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基于课题组前期对北京地区中国荷斯坦牛群体产奶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结果,在新的中国荷斯坦牛群中将转运蛋白颗粒复合体9(TRAPPC9)基因作为产奶性状的候选基因进行遗传效应验证。研究利用混池测序寻找SNPs位点,结合前期GWAS结果筛选到的SNPs位点,进而分析这些多态性位点与中国荷斯坦牛产奶性状的相关性。结果发现,SNP1、SNP2位点对乳蛋白率和乳糖率效应均显著(P0.05);SNP3位点对乳脂率和乳蛋白率的效应均极显著(P0.01);SNP4位点对乳脂率有极显著影响(P0.01);SNP5位点对乳脂率和乳糖率的效应显著(P0.05)。同时发现TRAPPC9基因的表达量对产奶性状也有显著影响(P0.05),而TRAPPC9基因启动子区DNA甲基化对产奶性状无直接显著影响。该结果进一步表明,TRAPPC9基因可以考虑作为分子遗传标记应用于中国荷斯坦牛产奶性状的标记辅助选择。  相似文献   
5.
奶牛乳铁蛋白基因部分序列的PCR—SSCP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研究采用PCR-SSCP方法对奶牛乳铁蛋白基因的第7、12外显子和5′调控区部分序列进行多态性分析,发现该基因5′调控区一段长227bp的DNA片段上存在多态性。经过对突变纯合(BB)的两头奶牛个体进行测序分析后证明,位于起始位点上游CAAT框-926和-915位置分别具有G→A及T→G点突变,同时在-839和-811位置分别具有C和T单碱基的。等位基因A、B的频率分别为0.898和0.102。  相似文献   
6.
不同动物部分组织基因组甲基化程度的差异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应用甲基敏感扩增多态性(MSAP)技术,检测和分析了猪、牛、羊、小鼠、鸡和鸭基因组的甲基化程度。结果表明,对CCGG位点,实验中检测的几种动物的甲基化程度多数在0.40 ̄0.50之间(不包括牛);不同动物来源相同组织基因组的甲基化程度不同,相同动物不同组织基因组的甲基化模式具有特异性;同一种动物,组织基因组的甲基化程度一般都高于血液基因组;另外,哺乳动物与禽类基因组甲基化程度未发现较大的差别,但哺乳动物基因组全甲基化位点较多,半甲基化位点较少。  相似文献   
7.
李钟淑  杨薇  方南洙  张沅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6):8240-8243
[目的]奶牛繁殖性状的育种值估计及比较不同育种值估计方法的准确性。[方法]利用北京市8个黑白花奶牛群的头胎繁殖性状资料,用BLUP法估计了公牛繁殖力的育种值;利用20头公牛的2299条与配母牛头胎繁殖性状资料,估计了公牛雄性繁殖力的育种值;利用19头公牛的2001条女儿的头胎繁殖性状资料,估计了公牛雌性繁殖力的育种值。分别比较了考虑场、年、季之间互作效应的和未考虑场、年、季之间互作效应,用最小二乘法事先矫正了场、年、季效应这3种方法的育种值估计准确性。[结果]考虑场、年、季之间互作效应时的准确性最高,未考虑时的准确性最低。[结论]估计公牛繁殖性能的育种值时,应事先或模型中加以剔除这些固定效应。  相似文献   
8.
大白猪生产和繁殖性状遗传趋势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配合混合模型,用非求导的REML方法(DF-REML)分析估计了大白猪生产和繁殖性状的表型和遗传趋势。165日龄体重、90kg体重平均背膘厚和总产仔数的表型趋势分别为1.64、-0.23和0.11,遗传趋势分别为0.76、-0.14和0.01。结果表明,大白猪品系选择试验的165日龄体重和90kg体重背膘厚两个主选性状的选择是显著有效的,生长速度逐代提高,背膘厚逐代下降。辅助的体型选择使得大白猪体型结构逐渐向结实型发展。产仔数的遗传趋势是弱的有利变化,表明在对生长速度与背膘厚合并选择时,对繁殖性能的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9.
生物技术在猪育种中应用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猪育种过程中,生物技术的应用将起到降低成本,加快速度,控制疫病,提高效益等作用,有时还能达到用传统方法和手段达不到的目的。但是,生物技术的实际应用还存在一些基础理论及技术操作等方面的问题。除了转基因外,其它技术,如精子分离、胚胎性别鉴定和移植、胚胎克隆、单基因性状探针及遗传标记辅助选择在近期内可望得到长足进展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
畜禽遗传评定的微机实现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细毛羊育种为例,阐述了畜禽遗传评定的基本原理,并结合育种信息管理系统,研究了如何利用管理系统的信息资源,进行遗传评定输出。分析了畜禽遗传评定微机实现的数据流程。并使计算育种值和多性状综合选择指数中各种性状的选择根据具体需要由育种工作者自己设定,且通过报表打印出育种值和多性状综合选择指数。整个设计由系统的主控菜单集合,最后打包到信息系统软件包中,形成用于销售的商用软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