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2篇
  免费   0篇
农学   42篇
综合类   39篇
农作物   1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甘蓝型油菜双隐性基因细胞核 广恢型细胞质雄性不育(RRGCMS)三系综合了RM 5637A细胞质雄性不育和双隐性基因细胞核不育的优点.本文详细讨论了RRGcMS三系选育,繁殖和杂种生产的方法及其遗传学基础.  相似文献   
2.
经遗传研究证明,甘蓝型纯黄籽油菜YR 5602种子粒色为1对隐性基因控制,种皮颜色受母本基因型控制,不受花粉和胚基因的影响,种子粒色能稳定遗传。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甘蓝型隐性核不育两型系杂交油菜制种母本设置3个移栽密度、可育株拔除设置2个不同时期的研究,结果表明:增加母本种植密度有一定的增产作用,增产率仅为0.7%-2.0%,效果不显著,但密度加大,拔除可育株工作量增加,投入加大,比较效益降低,合理的密度以6000-8000株/667m^2为宜;拔除可育株时期在蕾期比在临花期提高制种产量达17.3-20.4kg/667m^2,增产率30.5%-36.69%,增产效果极显著。因此,蕾期是隐性核不育两系杂交油菜制种拔除可育株的最佳时期,特别是母本种植密度较大时更应掌握在蕾期尽早拔除。其技术已在制种区得到普遍应用。  相似文献   
4.
在益油1号花期喷施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结果表明:细胞分裂素、菜多收、保花保果王、多效唑、绿键壮5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均能够显著提高产量,其中以绿键壮的效果最好,可获得产量3 375 kg/hm2,比清水对照增产26.40%。  相似文献   
5.
甘蓝型油菜黄籽双低不育系32Y-2A的选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玻里玛不育系315A和双隐性黄籽双低核不育两型系3231AB为材料,经过5年6代的回交选育,育成了核不育与质不育之比为1:1的甘蓝型黄籽双低隐性双基因细胞核+细胞质双重雄性不育系(DRGCMS)32Y-2A。  相似文献   
6.
DW871是一个具有特异株型的甘蓝型油菜矮化品系.为了研究DW871的相关基因及其表达模式,我们以甘蓝型高秆油菜HW871为对照,选取抽薹期茎秆组织进行转录组基因表达分析.结果显示:DW871与HW871之间存在8665个显著差异基因,其中上调基因2582个,下调基因6083个.通过GO富集分析可注释到3个大类共22个...  相似文献   
7.
1996年春,以R08(从中国油料作物研究所引进的甘蓝型油菜黑籽双低常规品系89008中系选的优系)为母本和甘蓝型油菜黑籽双低品种6218(从上海市大面积油菜生产区引进的沪油15中的1个选系)为父本进行杂交,在此基础上经过7年8代的连续定向选择,于2002年育成了甘蓝型油菜双低常规优质品系(隐性核不育恢复系)6215R.其芥酸含量均在1%以下,硫甙23.6~28.6μmol/g,含油量42.6%~43.7%,种子蛋白质21.6%~23.8%.以该品系作恢复系组配的优质杂交油菜新组合油YL050已通过贵州省2005~2007年区试和生产试验,于2007年12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正式定名为油研50.  相似文献   
8.
高油分双低优质油菜新品种金农油1号系贵州省油菜研究所选育,于2005-2007年度参加贵州省油菜品种区域试验,2a试验结果平均单产181.4kg/667m2,平均含油率为43.83%,芥酸含量0.2%,硫苷含量18.84μmol/g·饼。2006-2007年度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166.27kg/667m2,居C组第1位。全生育期222.9d。2a区试和生产试验均表现出高产、稳产、适应性强等特点,该品种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介绍了其特征特性和配套高产保优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9.
甘蓝型无花瓣油菜隐性核不育两型系NF011AB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春以2287A 沪油12组合的F1为母本,无瓣品系NF001为父本组配复交组合F1,并以此为基础经过6年7代的连续定向选择育成了较稳定的甘蓝型优质无花瓣油菜隐性核不育两用系NF011AB。其群体无瓣株率达99.6%~100%,全无瓣花百分率达96.3%~98.4%,花瓣度仅为0.5~1.3。不育株率为48.5%~51.7%,不育性稳定。芥酸含量为0.3%~0.6%,硫代葡萄糖甙含量21.8~23.5μmol/(g.饼),含油量43.2%~46.3%,种子蛋白质含量23.4%~25.3%。其不育株死蕾率为11.2%~17.8%,闭花率达29.3%~32.2%,能正常开放的花仅占50%~58.7%。不育株(A株)结实指数仅为1.76,比可育株(B株)低19.64。  相似文献   
10.
甘蓝型无花瓣与有花瓣油菜在盛花期的田间生态环境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甘蓝型无花瓣优质油菜的选育及杂种优势利用提供参考,对甘蓝型无花瓣与有花瓣油菜在盛花期的田间生态环境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有花瓣油菜群体内的温度随层高的降低而下降明显,无花瓣油菜则下降较缓慢。相对湿度有花瓣油菜随群体层高的下降而升高显著,无花瓣油菜群体随层高的下降,相对湿度的上升则比较缓慢。有花瓣油菜随群体层高的下降,相对光强下降显著,无花瓣油菜群体随层高的下降,相对光强的下降则比较缓慢。表明,无花瓣油菜群体在揭开黄色花瓣层后其群体内的小生境得到了很好的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