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6篇
林业   2篇
农学   16篇
基础科学   6篇
  13篇
综合类   37篇
农作物   104篇
水产渔业   1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农业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分析了我国农业水资源分布特点,从可持续发展角度论述了农业水资源存在着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污染和超采严重、地下水位和水质下降、农业用水效率低且浪费严重等问题,提出了实施农业高效用水技术、控制污染保护生态平衡、污水、海水、雨水资源化以及区域水资源调度等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2.
增加光照及其与改变源库互作对大豆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生殖生长期间的光照强度是决定大豆产量的关键环境因素.在美国麻省和中国黑龙江两地,通过在不同时期,对不同密度的大豆群体进行增加光照和改变源库处理,研究了两地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对增加光照光变化的反应.结果表明,不同时期增加光照光处理的增产效果不同,开花初期和结荚初期增加光照最为明显,花期增加光照增加单株荚粒数,而结荚初期增加光照增加百粒重.鼓粒期增加光照处理,百粒重不同品种在不同密度条件下增产不显著,说明鼓粒期后的光照条件对大豆产量及百粒重的调节有限.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源库在产量形成中的作用不同.在自然光照条件下,剪叶处理产量下降幅度较去荚大,即源在产量形成中更加重要些,而在花期的增加光照处理条件下,库也成为影响产量的重要因子,可见,光照条件在源库关系中起着显著的协调作用.  相似文献   
3.
UV-B辐射增强对大豆等植物生理生态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球臭氧层的破坏是目前世界上最受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由于臭氧层的破坏而导致的大气紫外辐射(UV-B)的增加将会严重影响到植物的生命活动.文章概述了增强UV-B辐射作为环境胁迫冈子对大豆等植物形态、植物生物量、繁殖、光合色素、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光合和呼吸作用以及UV-B吸收物质的影响,提出了今后研究应重视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4.
松嫩平原农区位于松嫩平原的东部、北部及东北部、包括12个县市,国土总面积394.28万hm2,其中耕地面积270.69万hm2,占国土总面积的68.6%,是黑龙江省开发较早的农业区域,也是黑龙江省的重要商品粮基地,在建设农业强省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5.
随着农业、农村和城镇化快速发展,施肥、畜禽养殖和农村污水排放等使河流水质日益恶化、氮磷污染严重,导致水环境问题加剧。本研究以位于广东省高州市的白沙河为例,在旱季和雨季采集水样,测定河水主要水质指标的时空变化特征,利用水质指数(WQI)、灌溉用水评价模型、主成分分析法,结合土地利用类型,评估白沙河水质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水质指标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旱季各项水质指标均大于雨季,降雨对pH、电导率(EC)、NH+4-N、Ca2+、Na+、Cl-和SO2-4的影响较大。雨季66%的水样WQI为优,显著优于旱季;旱季水样WQI值较高,水质较差水样主要集中于上游工业园及中下游区域。农田灌溉用水水质评价表明,雨季河流水质适合灌溉,旱季部分河水在灌溉前需要采取处理措施。主成分分析(PCA)和相关性分析(CA)显示白沙河流域的主要污染源与农业面源、居民生活污水和工业园排水有关,影响水质的关键因子是NH+4-N、总磷(TP)和NO-3;土地利用类型分析表明水田和建设用地、农村居民点和林地分别是旱季、雨季水质的主要影响因子,250 m缓冲区尺度下,水田和农村居民点与水质的关联性较强。研究表明,白沙河旱季水质较差,与工业排水造成的点源污染有关;在250 m缓冲区尺度下河流水质与农业面源污染有关。  相似文献   
6.
干旱区土壤水分垂直方向运移与分配,特别是膜下滴灌绿洲地区土壤水分垂直方向分布现状与运移机制尚不清楚。为探究干旱区农田生态系统水分层贡献问题,阐明农田土壤中水分运移过程,于2019年沿新疆玛纳斯河流域农田土壤进行分层采样,依次为0~5、5~10、10~20、20~40、40~60、60~80、80~100 cm。测定了稳定同位素δD和δ18O值,对同位素δD和δ18O值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 δD和δ18O最大值位于0~5 cm土层,分别为-25.64‰和-0.19‰; δD和δ18O最小值位于20~40 cm土层,分别为-108.32‰和-8.19‰。0~5 cm土层δD和δ18O值较高,表明上层比下层更易受水分蒸发作用影响,存在强蒸发效应。随土层深度增加,δD和δ18O值呈减小趋势,其中80~100 cm土层变化趋势缓慢。氘盈余值表现为山地>平原>荒漠>山前。研究表明,受长期膜下滴灌影响,加之蒸发作用强烈,玛纳斯河流域土壤水分迁移过程发生改变。  相似文献   
7.
水肥空间耦合对冬小麦光合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防雨棚管栽试验条件下,以品种“3279”为研究材料,通过7种不同处理来研究水肥空间耦合对冬小麦光合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的水肥耦合处理中,冬小麦的光合速率、气孔导度、细胞间隙CO2浓度有所不同,三者之间有很好的平衡关系。其中,深层施肥处理其小麦在生长后期能够维持较高的光合速率,但气孔导度却有所降低,有效地减少了水分散失,表现出很好的节水潜力。同样水分条件下维持同样高的光合速率时,深层施肥的肥上灌水与肥下灌水相比,其受水分影响小,叶绿素含量下降快。深施肥20 cm处灌水处理,在开花后小麦叶片光合作用最强,气孔导度小,细胞间隙CO2浓度高,具有更好的节水潜力。  相似文献   
8.
秋水仙素应用于大麦育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0.04%的秋水仙素溶液处理分蘖盛期的二棱皮大麦的植株,在M1代即获得四倍体大麦类型,同时还获得许多早熟、大穗、高秆等状变异的二倍体大麦植株,并从这些变异株中选得一优良株,经加速培育在即生产上示范推广,且很快通过省级审定,定名为闽诱3号。  相似文献   
9.
福小麦1号是福建省农科院麦类课题组于1996年采用福繁904为母本、绵阳86-5为父本进行杂交,经多点多年、水旱地交叉选择,定向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1主要特征特性春性、中熟,全生育期平均144 d左右,比对照绵阳26(引进福建后改良的,下同。)早熟4 d。  相似文献   
10.
一、世界花卉市场现状目前,市场上大部分产品都是由当地生产的,只有部分最高级品才进入国际贸易。欧洲所需切花的60%通常由本区域内的生产国提供,美国国内市场的90%由本国的生产者提供,而日本这一比例更高,为90—95%,但其进口比例有不断增加的趋势,将来也仍会如此。因为国际贸易中只有最高级品才能获得足够的利润,大众花卉市场不得不以当地产品为主。从各地的切花市场来看,西北欧和日本的花卉消费支出非常高。荷兰人均支出48美元,150支;日本人均支出52美元,不足40支;而美国的人均切花支出是27美元,20支。由于价格昂贵,切花在美国和日本都还属于奢侈品,但正在变成日常用品。切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