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1篇
综合类   2篇
园艺   1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为探究枣园不同生草类型生境中粘虫板对绿盲蝽的诱集效果,于2018年6月下旬至10月上旬在3种不同生草类型的样地中使用4种颜色粘虫板诱集绿盲蝽。结果表明,荠菜+三叶草带粘虫板的全年诱集虫量显著低于荠菜+灰绿藜带,但显著高于空白对照带(F=64.01,P0.000 1),且蓝色粘虫板中的荠菜+灰绿藜带显著大于荠菜+三叶草带(F=35.60,P0.000 1);荠菜+三叶草带与对照带的诱集虫量6月、10月最多,7月、8月最少,而荠菜+灰绿藜带的诱集虫量8月份最多。枣园人工生草显著的加剧了绿盲蝽的聚集,以荠菜+灰绿藜为代表的杂草为绿盲蝽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研究结果明确了生草的类型对绿盲蝽聚集的影响,为实际生产中枣园绿盲蝽的综合防治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筛选出最适合在银川地区栽培的丽格海棠品种,以6个丽格海棠品种为试验材料,测定了不同生长时期各品种的株高、冠幅、茎粗、根长、分根数、叶片数、分枝数等生长性状,分析了不同品种丽格海棠在苗期、营养生长期和花期观赏性状的差异。结果表明,6个丽格海棠品种在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生长性状和观赏性状均存在显著差异。其中‘贝姬’‘公主’‘巴克斯’的生根情况良好;生长性状表现由高到低依次为:‘巴克斯’(Barkos)、‘贝姬’(Peggy)、‘公主’(Borias)、‘小春’(Netja Dark)、‘黄丽斯’(Blitz)、‘橙水晶’(Orange Stone)。最适宜在宁夏生长且开花性状比较好的是‘巴克斯’和‘贝姬’,可大规模推广种植,‘橙水晶’表现较差,不建议大面积栽培。  相似文献   
3.
通过标准地调查和生物量实测相结合的方法,对布设等高反坡阶后滇中云南松林林下植被层和土壤层碳储量进行了估算,并分析了8 a后各层碳增量及分配格局。结果表明:(1)布设等高反坡阶后灌木叶、已分解凋落物及土壤层碳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对照和布设等高反坡阶处理下灌木层、草本层、凋落物层及土壤层碳含量变幅分别为441.2~484.4 g/kg,371.0~433.6 g/kg,70.4~458.5 g/kg,4.1~20.0 g/kg;(2)不同处理下林下植被层中凋落物层生物量最高,其次为灌木层、草本层,等高反坡阶处理下灌木层、草本层、凋落物层的生物量分别比对照显著高出8.17%,13.24%,9.29%,布设等高反坡阶显著提高了林下植被各层生物量;(3)林下植被层和土壤层碳储量表现为土壤层 > 凋落物层 > 灌木层 > 草本层,碳增量则表现为土壤层 > 凋落物层 > 草本层 > 灌木层,等高反坡阶处理下灌木层(高11.64%)、草本层(高15.63%)与土壤层(高50.74%)碳储量皆高于对照,灌木层、草本层、凋落物及土壤层碳增量与对照相比则分别增加了28.21%,27.17%,15.54%,34.92%。等高反坡阶可有效促进植物生长,提高林下植被层及土壤层碳储量的积累,因此人工造林时可因地制宜适度应用等高反坡阶措施,加快当地碳库及生态环境的恢复速率,提高云南松生态系统的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稻草覆盖量对川芎Ligusticum chuanxiong生长发育、干物质积累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及川芎生态种植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方法】采取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设置3个处理:不覆盖稻草、覆盖苓子、覆盖全厢面,测定并分析川芎的出苗率、形态指标、干物质积累、折干率、产量及化学成分含量,进行经济效益评价。【结果】覆盖全厢面处理出苗率最高,达97.66%,与不覆盖稻草(94.05%)差异显著;覆盖苓子出苗率为96.68%,与不覆盖稻草和覆盖全厢面差异均不显著。稻草覆盖在多个生育期尤其是生长前期显著影响川芎株高,生长后期显著影响茎数、叶片数和根茎宽,对根茎长和根茎厚的影响未达显著水平;除倒苗期外,覆盖苓子和覆盖全厢面各生育期地上部干质量、地下部干质量和地下部折干率均高于不覆盖稻草。覆盖全厢面产量比覆盖苓子和不覆盖稻草分别高16.6%和41.6%,净收益分别高24.4%和68.3%。稻草覆盖处理提高了川芎阿魏酸、洋川芎内酯A、藁本内酯和总苯酞含量。【结论】川芎种植厢面覆盖稻草促进了川芎的生长发育和干物质积累,提高了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覆盖全厢面处理效果优于仅覆盖苓子的传统方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