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2篇
林业   13篇
综合类   6篇
水产渔业   1篇
园艺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要:卫星遥感是现阶段测绘领域应用较为成熟的技术,然而在农林业病虫害监测预警方面使用较为迟缓,特别是针对省级管理机构缺乏监管技术和预警能力,本研究探索了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开展异常变色林木监测的应用实践,以服务于区域松材线虫病防控的技术指导和督查。经过3年的应用表明,高空间分辨率卫星遥感技术具有客观、科学和实时的优势,能够为上级管理机构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空间构成的角度,从校园道路、校园景观节点、区域和校园标志物四个方面分析了福建农林大学校园景观意象,通过对此校园景观的分析评价,肯定优点,发现不足,希望从景观意象设计的角度对大学校园景观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汶川地震暴露出当前城市建设中防灾避险绿地严重缺失、公园绿地偏少等一系列问题。以成都市为例,从城市园林绿地的功能入手,分析当前防灾避险绿地体系存在的问题,阐述校园绿地的防灾减灾功能,对城市园林绿地防灾避险功能的完善进行深入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通过确定合理的综合评价因子,在4个准则层、17个对象层的基础上,运用属性层次模型(AHM)构建了肇庆环星湖绿道的景观评价体系。并根据属性层次模型的原理对相关权重值的计算规则做了详细解说,对指导绿道景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园林式大学校园景观优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园林式校园绿地景观凭借其各方面的优势成为当今校园环境建设的共同追求,如何营造优质的校园环境,彰显独具特色的学校风貌,为师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是校园环境建设的最终目标。现对真正意义上的园林式校园设计优化方式进行初步探索,以期能对校园环境建设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福州市春季风景林美景度评价及营造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综合调查和典型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福州市内代表性的园林绿地春季观赏植物进行调查。重点调查区域包括福州国家森林公园、旗山国家森林公园、南北江滨公园、金牛山公园、福建农林大学中华植物园及校内植物等。调查表明,福州市主要春季观赏植物90种,其中观花植物56种,色叶植物34种。福州市春季观花植物中以木兰科、蔷薇科包含的植物较多,另外还有山茶科、杜鹃花科、大戟科、豆科、冬青科、紫葳科等。采用美景度评判法(Scenic Beauty Estimation,SBE)对福州市春花植物进行评判,得到相应的美景度值。其中具有较高观花价值的亚乔木12种,灌木9种,草本或藤本3种。在调查与评价的基础上,从植物选择和配置2方面初步探讨了福州市春季风景林的营造建议。    相似文献   
7.
杨建欣 《广东园林》2009,31(1):42-45
园林铺装是园林景观设计中的一个重要构成要素。文章结合成都市东湖公园的情况,从园林铺地的表现要素、功能和生态性等方面进行了探讨,对园林铺地设计提出了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8.
四川大学望江校区校园植物配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四川大学望江校区校园植物配置进行调查分析,指出了校园绿地植物配置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可行性建议,对今后校园景观环境建设和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以杭州千禧度假酒店项目景观设计为蓝本,以场所精神为探讨核心,对度假酒店的地形塑造与设计以及水体景观设计和植物景观营造等方面内容进行讨论。为了最大限度、毫无保留地诠释千禧度假酒店的场所精神,提出在整体景观设计的层面上,需要重点强调几点内容:一是最少改造自然,二是最大融入自然,三是最多角度观察自然,四是营造最舒适的三维空间界面。希望在绿色、低碳、环保理念的指引下,极力营造出一个能让人暂离世俗尘嚣的“世外桃源”,使度假酒店的整体品质得到提升,成为休闲旅游、商务会议、养生度假的绝佳胜地,最终目的是唤醒业界在度假酒店景观设计中对场所精神的重视。  相似文献   
10.
行道树是与交通活动关系密切的道路元素,其品种选择、景观配置、管理养护均与道路交通安全存在密切联系。通过对肇庆市端州区、鼎湖区的实地调研,分析研究行道树对交通活动的负面影响,指出其对道路交通活动的负面影响主要分为遮挡类、干扰类、破坏类、潜在隐患类等四类,并据此提出针对性较强的应对策略,主要规避措施有避免树种选择不当所导致与道路基础设施争夺生长空间的现象、避免所选择树木与道路的性质不相符的现象,同时确保施工质量过硬、养护管理得当,以期对城市道路行道树的品质提升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