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林业   5篇
综合类   5篇
畜牧兽医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2.
2021年8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布了"十四五"林业草原保护发展规划纲要,要求"推进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科学界定范围和管控分区,组织勘界立标".GIS技术是自然保护地归并整合、边界范围调整、功能分区优化和资源管理的基本技术工具,科学利用GIS技术可以提升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工作效率,快速进行图表交互式统计,并提供动态及三...  相似文献   
3.
规模化畜禽养殖场产生的废水污染物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用国家规定的检测方法,检测了畜禽养殖场废水中的重金属、BOD5、COD、氨氮、总磷等污染物含量,并用单因子和综合指数评价法对其危害性进行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大渡河流域2000—2021年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的时空特征和地形变异规律,应用MODIS NPP和地形数据,利用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和变异系数等方法分析区域植被NPP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2000—2021年大渡河流域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呈波动上升趋势,年均增速为2.009 g·m-2·a-1,年平均植被净初级生产力为474.58 g·m-2·a-1,大渡河流域植被总净初级生产力的平均值为127.18×106g·m-2·a-1,植被改善趋势明显;空间分布整体上呈“南高北低”的分布特征,植被净初级生产力较高的区域主要分布在海拔较低的大渡河流域下游以及大渡河中上游干支流河谷两侧。(2)2000—2021年研究区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年际变化率较低,平均年际变化率为2.0,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呈增加趋势的面积比例为89.67%;研究区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平均变异系数为2.0%,植被状态总体较平稳,变异系数低于20%的面积比例为95.22%。...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研究四川盆地丘陵区红棕紫泥土壤细菌群落结构,从而了解区域土壤健康状况、发挥土壤潜在肥力和提升区域农林产品质量。【方法】本文以四川资阳土壤保护站坡耕地的红棕紫泥土为研究对象,利用16S扩增子高通量测序技术获取其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特征。【结果】检测到的土壤细菌种类占所有分类物种的11.39%,Chao指数和Simpson多样性指数分别为2738.54种和0.99。所有样品中都检测到序列分属于25个细菌的大类,且以变形菌门细菌为第一优势菌群,其下β-变形菌纲、γ-变形菌纲、α-变形菌纲和δ-变形菌纲细菌的相对丰度分别为17.29%、13.16%、11.92%和6.86%。其次,酸杆菌门和拟杆菌门细菌为第二优势菌群,其相对丰度分别为11.55%和10.87%。【结论】红棕紫泥土土壤细菌种类复杂、多样,且优势类群明显。  相似文献   
6.
以2000、2010和2020年的Landsat遥感影像为数据源,利用像元二分模型提取岷江上游3个时期的植被覆盖度,结合海拔、坡度以及坡向等地形因子,对研究区2000—2020年的植被覆盖状况变化及地形分异特征进行分析,为生态保护和土地规划利用提供数据支持。结果表明:(1)2000—2020年,研究区植被覆盖度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总体上得到改善,植被覆盖度Ⅲ级以上区域面积达到80%以上。(2)植被覆盖度在空间上呈现为“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分布特征,岷江上游中西部地区的植被覆盖度为Ⅳ级以上,黑水县西北部山区和松潘县的极高海拔地带植被覆盖度为Ⅰ级。(3)随海拔、坡度的上升,研究区植被覆盖度均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特征;植被覆盖度半阳坡最大,阴坡最小,平地大于半阴坡。岷江上游作为长江上游的生态屏障,植被覆盖状况受海拔、坡度以及坡向和人类活动影响较大,因此,对岷江上游地区生态保护和土地利用应考虑地形限制,因地制宜采取措施。  相似文献   
7.
林木种质资源是林业建设与发展的基础,关系到提高森林质量、丰富林业产品的需求。以普查、重点调查、访问、资料收集相结合的方式,在大渡河干旱河谷区丹巴县布设调查样线61条(线路总长度130 km),对全县12个乡(镇)的林木种质资源开展野外调查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1)乔木、灌木、竹类和木质藤本等木本植物共计543种,其中灌木328种,占比60.40%;乔木175种,占比32.23%;木质藤本33种,占比6.08%;竹类7种,占比1.29%。(2)蔷薇科为区域最大优势科,共99种,占比18.23%;豆科31种,占比5.71%;忍冬科30种,占比5.52%;杜鹃花科27种,占比4.97%;杨柳科25种,占比4.60%。(3)从垂直分布来看,海拔2 500 m以下,以旱生植被为主,适合发展林果产业;海拔2 500 m以上,野生林木种质资源较为丰富。建议加大乡土树种、经济良种、彩叶树种的选育和推广,加强不同用途林木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9年生马占相思株采用不同采伐处理、不同炼山时间的成苗情况分析表明,主伐后只要经炼山处理,其落地的种子发芽力强,可以达到天然更新的要求,不进行炼山处理的种子不能发芽成苗;马占相思低伐根采伐,其萌芽能力很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掌握油橄榄果实感染炭疽病后真菌群落结构特征变化,为油橄榄炭疽病病原学研究和生物防治研究提供基础和科学依据。【方法】以健康油橄榄果实、患炭疽病初期和后期油橄榄果实为研究对象,利用高通量测序对比分析果皮和果肉真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差异。【结果】(1)在97%的相似度水平上,从所有样品中获得1596个真菌非重复可操作分类单元(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 OTU),分属于2门9纲17目21科25属,其中,果皮上有939个真菌OTU,果肉中有921个真菌OTU;(2)Chao指数和ACE指数对发病程度均无显著响应(P>0.05);(3)无论是果皮还是果肉,患病果实的真菌多样性均显著少于健康果实(P<0.05);(4)在门、纲、目、科、属、种水平上,排名前5的真菌类群对发病程度均有显著响应(P<0.05);(5)染病后,炭疽病病原菌取代原优势菌群(黑孢霉属和短梗霉属),成为优势菌群。发病初期和后期,病原菌刺盘孢属(Colletotrichum)在果皮上的相对丰度分别为86.97%和70.02%,而果肉中的相对丰度分别为72.31%和91.38%...  相似文献   
10.
该实验采用典型样地法,在岷江干旱河谷汶川、理县段,对造林20年后的岷江柏和辐射松人工林林下豆科物种组成、生物量积累和植被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岷江柏林下灌草植被41种,有豆科灌木5种、草本2种,其中岷谷木蓝是较稳定的伴生灌木;随着海拔升高,豆科灌木减少、盖度下降,豆科草本逐渐出现,豆科总生物量在减少。(2)辐射松林下灌草植被21种,其中豆科灌木2种,胡枝子在灌木层优势明显,无豆科草本;随着海拔升高,豆科灌木减少,豆科盖度、总生物量变化不大。(3)岷江柏林下豆科植物地下生物量占比为45%,且岷谷木蓝和锦鸡儿有根瘤;辐射松林下豆科植物地下生物量占比为38%,未发现根瘤。(4)岷江柏林下灌草植被盖度、生物量以及生物多样性指数均远高于辐射松,灌木生物量能达到辐射松的20倍。总体而言,岷江柏人工林林下植被盖度大、物种多样性高,且豆科植物种类丰富、生物量积累多,还分布有发挥固氮作用的岷谷木蓝,对干旱胁迫、外界干扰的抵抗能力相对更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