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研究对象]基于国土变更调查数据,分析丹江口市2010-2020年土地利用时空动态变化过程。[研究方法]以2010年、2015年、2020年三个时期的国土变更调查成果为数据源,采用ArcGIS软件计算土地利用动态度变化指标,分析丹江口市土地利用时空动态变化过程。[研究结果]实验结果表明:2010-2020年期间农用地的变化表现在耕地和草地面积的减少,总面积减少944hm2,分布重心整体呈现出向西南方向迁移的特征;建设用地总面积增加2882hm2,建设用地重心向西南方向迁移;未利用地面积持续减少且减少幅度不断增加,减少面积达1938hm2,变化重心向东南方向迁移。[研究结论]为研究区的国土资源管理和开发利用、城镇化的建设、开发环境保护等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以仙桃市为例,研究典型县域硒资源现状及其开发利用。通过分析仙桃市多目标生态农业地球化学调查与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结果,总结仙桃市硒资源特征。根据仙桃市现有资源及产业优势,建议其围绕"两圈两带"布局富硒种养殖基地,配套发展富硒加工业、富硒旅游业。提出仙桃市重点开展六大重点工程,实施一二三产业结合,实现"转化富硒资源、开发富硒产品、擦亮富硒品牌"战略,全面打造"中国富硒农都"。  相似文献   
3.
通过研究丹江口市2009—2021年来耕地非农化的时空演变特征,为该市耕地的保护及精准化管理提供理论依据。运用Arcgis空间叠加分析及统计工具,分析丹江口市各乡镇耕地非农化过程及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丹江口市耕地主要集中分布于北部地区,2009—2021年4个时期内耕地非农化面积呈“V”型变化,耕地非农化率先减小后保持稳定,2018年后增加幅度较大;2009—2021年,丹江口市各乡镇耕地非农化呈现“增—增—增”“增—减—增”“减—增—增”“增—减—减”“减—减—增”多种趋势。研究揭示了丹江口市耕地非农化空间格局演变特征,可为研究区落实和完善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加大耕地执法力度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富硒产品硒含量标准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现行富硒产品硒含量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进行了对比研究,分析了其存在的不同之处以及现有标准存在的问题,并对富硒产品硒含量标准的制定提出了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了研究湖北省恩施州富硒高镉土壤区土壤pH、有机质、CEC和土壤硒镉关系,揭示土壤理化性质对土壤硒镉含量的影响。[方法]以恩施州目前已经所做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的区域,圈出富硒高镉土壤区,选择在区内采样分析的土壤数据,整理出土壤理化性质和对应的土壤硒镉元素及有效态硒镉数据,分析它们的关系及理化性质对土壤硒镉的影响。[结果]在恩施富硒高镉土壤区内,①土壤硒含量和土壤有机碳含量呈显著的正相关。第一等级有机质土壤中硒平均含量达到9.688 mg/kg,分别是第二、三、四等级的有机质土壤硒平均含量的5.32、8.8和4.67倍。②农作物根系土镉含量和土壤有机质含量呈显著的正相关,有机质第一等级的土壤中镉均值含量达到19.604 mg/kg,分别是第二、三、四等级有机质土壤镉含量的6.84、9.51和8.25倍。③土壤有效硒含量和土壤酸碱度呈显著的正相关。随着土壤的酸碱度等级上升,土壤有效态Se的含量显著上升(P=0.029680.05),碱性土壤区间中有效态硒均值达到26.296 ng/kg,分别是中性、微酸、酸性、强酸性土壤区间的1.51、2.86、4.62、3.63倍。④农作物根系土壤酸碱度和土壤镉含量相关性不显著。⑤土壤有效态硒含量和土壤阳离子的线性关系不显著。⑥土壤镉含量和土壤阳离子交换量的线性关系不显著。[结论]研究认为恩施富硒高镉土壤区土壤有机质、土壤酸碱度显著影响土壤硒镉含量,有效态硒在碱性土壤中显著增多,农作物富硒种植可以适当增加土壤碱性,土壤阳离子交换量CEC对土壤硒镉含量的影响有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