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2.
沼气建设作为农村的一项基础设施建设,以其日趋成熟的技术和科学实用的模式,实现了家居温暖清洁化、庭院经济高效化、农业生产无害化。随着各级领导重视程度的全面提升、社会认同呼声的全面增强、群众参与热情的全面高涨,以及处在建设节约型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环境下,迎来了新的历史发展机遇,现已成为一项牵动农村民心、保护农业环境、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结构调整、提速农村社会发展的功德事业,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农民办实事的民心工程,目前已成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切入点。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生物质气化技术发展迅速,但在技术推广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其主要原因是没有规范化生产和管理。本文探讨了生物质气化集中供气规范化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4.
栾云松 《新农业》2008,(3):55-56
3.当前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辽宁省20世纪80年代开始引进国外技术研究开发生物质秸秆成型技术,目前已初具规模,经过不断研究与开发,已经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全省研究生产成型设备的企业或科研单位有10几家,但要真正实现产业化,还有一些突出的制约因素和技术障碍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5.
栾云松 《新农业》2008,(2):60-61
生物质能理论蕴藏量巨大,将有可能替代煤、石油、天然气等常规能源而成为21世纪主要新能源之一。辽宁作为农业大省,秸秆资源十分丰富,年产各种作物秸秆2816.7万吨。但长期以来,秸秆资源一直作为炊事、取暖燃料而直接燃烧,不仅热效率低下,还严重污染了大气环境。在煤炭、石油价格不断上涨,而农作物秸秆日益过剩的现状下,  相似文献   
6.
4.解决问题的对策及建议(1)及时总结、分析当前存在的各种障碍,向部、省级有关领导和相关部门提出建议,争取多方面的政策和财政支持。  相似文献   
7.
基于气候、高程等22个环境数据,利用MaxEnt模型和地理信息系统,同时综合环境因子贡献率和刀切法检验评估制约草地贪夜蛾存在概率的主要环境变量,模拟并划分草地贪夜蛾现代气候适宜区和未来的扩散趋势。ROC曲线分析法得出受试者工作曲线面积(AUC值)为0.954,表明预测结果可靠。影响草地贪夜蛾周年繁殖和迁飞入侵的主要环境因子有:年平均气温、温度年较差、年降雨量和最干季降水量。迁飞入侵区主要集中在辽南和辽中地区,现代气候条件下高适生区的面积为4.67×104 km2、中适生区面积为2.51×104 km2,未来气候变化背景下,高、中适生区面积增加,低适生区面积减少,高适生区重心向高纬度和东北方向扩张。草地贪夜蛾如果能在辽宁省西南方向地区越冬繁殖或气候变暖导致其迁飞期提前,在辽宁省有较大的入侵潜力。管理部门应重点监测省内温室大棚、山东、河北、河南等地区草地贪夜蛾的越冬和气候变暖导致其迁飞期提前等情况,以便提前布控,做好防控预警。  相似文献   
8.
9.
基于少花蒺藜草和刺萼龙葵的分布点,结合气候、高程等22个环境因子,利用MaxEnt模型和地理信息系统,评估制约少花蒺藜草和刺萼龙葵存在概率的主要环境变量,在此基础上模拟并划分两者在辽宁省的潜在入侵空间分布,分级划分管控区域,判断扩散风险并制定早期监测预警策略。结果表明,ROC曲线分析法得出少花蒺藜草和刺萼龙葵受试者工作曲线面积(AUC值)分别为0.922和0.938,表明预测结果可靠。基于本研究获取的分布数据的模型结果显示,两者适生区格局基本相同,且具有相同的主导环境响应因子,分别为年平均气温、平均气温日较差、温度年较差、年降雨量、最干月降水量、降雨量季节性变异系数、最暖季降水量、最冷季降水量、海拔。在GIS中将少花蒺藜草和刺萼龙葵的适生区域进行叠加处理,以县(市、区)为管控单元进行分级管理,将管理区域划分为管控区、高风险入侵区、监测区,建议在营口市、盘锦市、沈阳市、铁岭市分布区扩散边缘划定监测阻截带,进行重点监测,从而抑制少花蒺藜草和刺萼龙葵在辽宁省继续扩散蔓延。  相似文献   
10.
“北方农村能源生态模式”(以下简称“模式”)技术是我省科技工作和农民群众共同创造的效果。本概述了“模式”技术研究的进程及技术的主要特点,分析了“模式”集约经营所产生的综合效益,对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推广“模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