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林业   8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就如何保证农产品农药残留能力验证实验结果满意需要注意几个关键点进行探讨分析。要想通过板栗中毒死蜱农残的能力验证,样品前处理采用NY/T 761的方法,必须注意:提取液的过滤要用定性滤纸或脱脂棉,提取液过滤后静置时间控制在30 min~40 min之间,吸取10 mL乙腈液体要准确,净化步骤的水浴温度要严格按照方法要求,氮吹切记不要吹的太干,吹到潮乎乎为宜,SPE小柱的活化平衡要充分,上样时液面不能流干,上样后尽可能流干再洗脱,最后定容5.00 mL要准确。检测结束后,对结果进行验证很重要,可采用盲样的空白基质基质配标和空白基质基质加标画标准曲线两种办法。  相似文献   
2.
食用林产品作为食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安全监测工作关系到守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本文从食用林产品安全监测工作的背景、重要性、要求、方法等方面分析了广西食用林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现状,指出安全监测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了安全监测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以广西融安县西山林场1.5代种子园29年生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为样本,采用百度试验法,分析杉木木材的干燥特性,编制出杉木木材的干燥基准,结果表明:杉木属于易干燥树种,百度试验时出现的主要干燥缺陷为初期开裂和扭曲变形。初期开裂等级为3级;扭曲等级为3级;内裂等级为1级;截面变形等级为1级。根据29年生杉木木材的干燥特性,得出29年生杉木木材的干燥初期温度为60℃,干湿球温度差3~4℃,末期温度为90℃,拟制定25~30 mm厚29年生杉木木材的软(硬)干燥基准。实际干燥生产中使用软基准可减少干燥缺陷。  相似文献   
4.
为确定广西普通油茶(Camellia oleifera)中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分布特征,以广西主要普通油茶产区48个采样点的48批普通油茶果及林地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GC-MS/MS分析16种多环芳烃(PAHs)、17种多氯联苯(PCBs)、23种有机氯(OCPs)和18种邻苯二甲酸酯(PAEs)的污染水平。结果表明,林地土壤及普通油茶种皮、壳和籽仁中主要PAHs有10种;PCBs污染程度均较低;主要PAEs为DIBP、DBP和DCHP;林地土壤主要OCPs为γ-六六六(林丹)、七氯、异狄氏醛和硫丹硫酸盐,普通油茶种皮、壳和籽仁主要OCPs均为p,p′-DDT、七氯、异狄氏酮和γ-六六六(林丹)。PAHs、PCBs在林地土壤中的总含量高于普通油茶种皮、壳和籽仁,但未影响普通油茶果的食用安全;可采用杜绝有机物燃烧、增加炭基肥的施用量降低PAHs、PCBs对土壤的影响。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降低OCPs污染。对PAEs的污染情况进行进一步监控。  相似文献   
5.
三聚氰胺胶膜纸复贴科技木皮中含有甲醛,可采用干燥器法收集甲醛,用分光光度计法测试甲醛释放量。该研究通过多组实验数据分析,确定样品的数量、测试的时间、温度,得到测试甲醛释放量的最优检测条件,对控制三聚氰胺胶膜纸复贴科技木皮的甲醛释放量有重要意义,推动人造板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不同树龄尾巨桉(Eucalyptus urophylla×E.grandis)无性系木材的机械加工性能,以5年生和7年生尾巨桉无性系木材为研究对象,对其木材的刨削、砂削、钻削、铣削、开榫和车削6项机械加工性能进行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在刨削加工性能上,两个树龄木材均表现为良,刨削深度为1.6 mm时,进料速度宜采...  相似文献   
7.
以世界上密度最小的轻木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传递函数法理论的阻抗管研究轻木木材吸声性能与纹理方向、材料厚度、含水率、背后空气层厚度的关系。结果表明:轻木木材的横切面吸声性能最好;在一定范围内增加材料的厚度,吸声性能增大;纤维饱和点以下时轻木木材的吸声性能远大于纤维饱和点以上;增加材料背后空气层厚度,吸收峰往低频方向移动。  相似文献   
8.
利用桉木胶合板制备木质穿孔吸声材料,采用40 L干燥器法测定板材甲醛释放量,通过全因子试验探讨单板层数、孔径、穿孔率等因素对穿孔板甲醛释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板层数、穿孔率和孔径对桉木多层复合穿孔板甲醛释放量均有极显著影响,先后次序为单板层数穿孔率孔径;穿孔板的甲醛释放量随着单板层数和穿孔率的增加而增大,随着孔径的增大而降低,在满足桉木多层复合穿孔板吸声系数符合要求的情况下,可适当减少板材层数以降低甲醛释放量;甲醛释放量主要来源于穿孔板向外界释放的总面积,可采用对穿孔内壁进行封闭或使用无甲醛胶黏剂的手段,减少或避免吸声板因穿孔工艺带来的甲醛释放量增大。  相似文献   
9.
通过溶胶凝胶法,以正硅酸乙酯为反应前驱体,乙酸或者硝酸为催化剂,乙醇为溶剂,水为反应引发剂,采用3种不同改良工艺(试剂摩尔比不同)对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3个家系(N88-031,N88-171,N88-172)木材进行改良,在紫外光老化的作用下,通过测定试样表面色度学和光泽度参数,对其耐光性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1)试样表面的亮度随着光照时间的增加均呈下降趋势,处理3的亮度相对较高,N88-031家系素材的前后差异高达18.1%,而改良材仅为9.0%—9.4%,改良效果明显。3个家系的亮度区别不明显。黄色指数随着光照时间的增加呈上升趋势,光照时间越长,黄化现象越严重,处理3的黄色指数相对较低,说明处理3效果相对较好,黄化现象较不明显。N88-172的黄色指数变化较大,光照前后差异高达44.8%,改良后黄化现象有所缓解,但效果不明显,可能是浸渍时间不足导致的。总色差随着光照时间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处理1和处理3的总色差变化相对较小,说明乙酸比硝酸作为催化剂效果更好。素材光老化前后总色差变化较大且不稳定,数值高达9.6%,而改良材仅为1.5%—3.9%,...  相似文献   
10.
采用单因素试验方法,将偶氮二甲酰胺发泡剂与脲醛树脂复配制备发泡型胶黏剂,测试胶黏剂的基本性能及拉伸剪切强度,利用热重分析仪(TG)和同步热分析仪(TG-DSC)对胶黏剂的热稳定性和固化特性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偶氮二甲酰胺发泡剂的加入有利于提升树脂体系的流动性,降低树脂的初期固化速度,提高树脂的热稳定性,且对树脂的固体含量及黏度无明显影响;较优的发泡剂添加量为6%;拉伸剪切强度为2.45 MPa。开发的偶氮二甲酰胺/脲醛树脂发泡胶黏剂在轻质人造板领域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