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8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以尿素为均相沉淀剂,无模板水热合成了纳米棒状的β-FeOOH。采用X射线衍射和场致扫描电镜技术表征制备样品。在异相光芬顿反应中研究β-FeOOH降解甲基橙的效率。结果显示:50 min内甲基橙能被异相光催化过程中产生的羟基自由基降解100%;当反应液初始pH值增加到9.5,50 min内甲基橙的降解效率仅下降到93.45%,这意味着制备的β-FeOOH催化剂能很好地克服均相光芬顿反应中pH值范围狭窄的缺点。β-FeOOH催化剂的装载量和H2O2浓度同样对甲基橙降解效率有重要影响。β-FeOOH催化剂多次重复使用后仍然具有保持较高催化活性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晶种和钾离子促进生物成因黄铁矾形成的作用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摇瓶试验,研究了晶种(先前合成的黄铁矾)和钾离子在生物成因黄铁矾合成中的作用及其影响机制。结果表明:2种材料均能明显促进Fe3+水解形成黄铁矾沉淀。在起始Fe2+浓度为160 mmol.L-1,晶种和K+最大添加量分别为10g和80 mmol.L-1时,经过72 h反应后,溶液中的总铁(TFe)分别比对照多沉淀了23和33 mmol.L-1。K+在黄铁矾形成中起阳离子诱导作用,晶种起晶核刺激作用。K+的促进作用主要发生在24~48 h,但在低Fe3+浓度下作用有限;而晶种可以减少低Fe3+浓度对黄铁矾形成的不利影响。结论:晶种和K+共同作用不仅能够明显促进Fe3+的水解沉淀,而且绝大部分反应发生在0~24 h,极大地缩短了反应时间。  相似文献   
3.
以天然植物多酚(单宁)为吸持剂,以硫酸铁为沉淀剂,研究了废水pH、初始氨氮浓度、温度、吸附剂投加量等因素对吸持沉淀法去除氨氮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供试材料的最大吸附量达到13.8 mg·g~(-1),是人造沸石吸附量的2.4倍;在研究设定的投加量范围内,随着投加量的增加,氨氮去除率持续上升,达到16.3%;在试验条件下,供试材料对猪场废水的吸附量达到19.3 mg·g~(-1),是人造沸石的3.3倍,略优于阳离子交换树脂。植物多酚(单宁)吸持硫酸铁沉淀法有望作为一种新方法用于含氨氮废水的快速处理。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以及新环境问题尤其是农业环境问题的凸显,传统的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面临新的挑战。在新工科背景下着力培养学生解决复杂环境问题的工程能力已成为紧迫的任务。通过调研发现,目前我国农林类高校中有75%高校开办有环境工程本科专业,年招生规模接近2000人。但在专业建设中仍存在诸如工程技术类师资相对薄弱、课程设置不够合理、实践实训基地不足,以及工科氛围不够等问题。为此,南京农业大学通过制定新工科内涵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校内综合实习基地和校外优质实践平台、开设系列化开放式实验、营造工程氛围等系列措施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吸附法去除水中氨氮通常是采用固体吸附剂吸附后采用固液分离法去除。本文采用具有一定可溶性的天然高分子物质与水中氨氮结合,形成可溶的结合物,然后采用沉淀剂一步沉淀去除的新方法,探索其影响因素。[方法]以天然植物多酚类物质Y(以下简称"植物多酚Y")为吸持剂,以硫酸铁为沉淀剂,研究了模拟的氨氮废水的p H值、初始氨氮浓度、温度、植物多酚投加量和共存阳离子等因素对吸持沉淀法去除氨氮的影响。[结果]在含单一氨氮的模拟废水中植物多酚Y对氨氮吸持量在本试验条件下可高达到31.9 mg·g~(-1),模拟计算最大吸持量可达到46.5 mg·g~(-1)。仅25 mg·L~(-1)的共存阳离子K~+、Na~+、Mg~(2+)、Ca~(2+)的存在对植物多酚Y络合氨氮就有明显竞争作用,导致氨氮吸持量减少约15%~32%,当共存阳离子浓度提高到250 mg·L~(-1)时,其中Ca~(2+)可使植物多酚Y对氨氮吸持量降低54%。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Ca~(2+)、Mg~(2+)、K~+、Na~+。等质量浓度Ca~(2+)的影响程度分别是Mg~(2+)、K~+、和Na~+的1.4、1.7和2.1倍。Freundlich方程(R~2=0.983 4)能很好地描述氨氮在植物多酚上的络合行为;吉布斯自由能变化(ΔG)、焓变(ΔH)和熵变(ΔS)的计算结果表明:植物多酚对氨氮的络合是自发的放热过程。[结论]天然植物多酚物质对氨氮具有较大吸持量,形成分散均匀且稳定的胶体体系,易于被少量的金属盐脱稳而沉淀,这使其作为一种新方法用于含氨氮废水的快速处理成为可能,但共存阳离子对其吸持有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本文旨在采用鸟粪石结晶法去除餐厨沼液中的氨氮。[方法]以餐厨沼液为处理对象,研究温度,反应时间,起始pH值,镁、磷摩尔比和磷、氮摩尔比等因素对鸟粪石结晶法处理餐厨沼液,优化去除餐厨沼液中氨氮的影响因素,并分析起始pH值与恒定pH值对鸟粪石结晶法处理餐厨沼液的影响。[结果]通过调节起始pH值而无需保持整个试验期间pH值即可有效去除氨氮并获得较高纯度的鸟粪石。在温度28℃、起始pH 9.0、反应时间90 min的条件下,当镁、磷、氮的摩尔比为1.43∶1.3∶1时,鸟粪石结晶法去除餐厨沼液中氨氮的效率最高,通过对反应后沉淀进行检测,确定其主要成分为鸟粪石。[结论]在最佳条件下氨氮去除率可达到98%左右,残留氨氮及水溶性磷浓度分别为48.74和35.35 mg·L~(-1),并且处理后的餐厨沼液化学需氧量/总氮含量(COD/TN)提高约8倍,有利于后续生化处理。  相似文献   
7.
[目的]本文旨在了解厌氧消化时间对猪场粪污废水性质及其后续生物沥浸(包括pH值和脱水性能)的影响。[方法]研究猪场粪污废水在厌氧消化期间的理化性质变化,包括pH、化学需氧量、氨氮含量和总磷含量,并利用生物沥浸法处理不同厌氧消化时间(0~60 d)的沼液。[结果]厌氧消化会导致粪污废水pH值和总碱度的升高,pH值从起始的6.5升高至7.5,总碱度升高54.6%。有机物和总磷的去除率分别为68.9%和28.6%,但对氨氮含量无明显影响,导致C/N值大幅降低,从15.3降至4.4。猪场粪污废水经厌养消化后,其EPS含量增加。研究发现厌氧消化0~15 d的沼液,其生物沥浸效果较好,体系pH值降至4.5左右,过滤比阻(SRF)降至5×10~(11)m·kg~(-1)以下,脱水性能提高95.1%以上。厌氧消化30~60 d的沼液,其生物沥浸效果变差,pH值维持在6.5~8.0,过滤比阻逐渐升高。[结论]为便于生物沥浸处理,猪场粪污废水可不经厌氧消化,或者厌氧消化时间不宜超过2周。厌氧消化时间过长,体系碱度增加,对酸缓冲性能增强,同时胞外聚合物(EPS)含量也增加,可能是导致粪污废水经较长时间厌氧消化后生物沥浸效果变差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农业保险是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安定农业经济最有效的工具,也是缓和政府与农民之间矛盾最合理的"缓冲墙"。我国农业保险自引进至今也有100多年的历史,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保险经历了各种试办方式,但是我国农业保险依然举步维艰,始终无法走出"有效需求不足,有效供给有限"的奇怪局面。本文主要描述了目前我国农业保险的尴尬处境和存在的现实难题,希望能对我国农业保险的实践作出一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