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1篇
林业   13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28篇
农作物   2篇
植物保护   3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麻疯树育苗技术初探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麻疯树进行育苗试验,采用播种育苗、扦插育苗、埋杆育苗三种繁殖方式,以播种育苗较好。通过设置固定样方定株进行观察,分析麻疯树地上部分(苗高、地径)生长和地下部分生长(根系)。麻疯树苗期侧根不明显,地上部分高径比为埋杆>扦插>播种。探索三种留床密度,得出每平方米按30~35株留床密度最佳,苗木长势较好,均匀,分化较少。分析无性繁殖机理,麻疯树为愈伤组织生根。进行二个肥种初步试验,结果表明:灶灰施肥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侧多食跗线螨是农林上最重要的广食性害螨种类之一,对新兴能源植物麻疯树构成极大的潜在威胁.文章综述了国外对侧多食跗线螨为害麻疯树的相关研究报道,介绍其为害特点、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发生发展规律、主要发生区、监测检测方法及防治措施等.侧多食跗线螨在我国分布广泛,相关麻疯树种植区要积极做好该害螨的发生监测与科学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明艾纳香光响应特征及其最大净光合速率、光饱和点等光合参数,从而为艾纳香优质苗木的培育及科学栽培提供理论依据,采用Li-6400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对艾纳香一年生苗木叶片光响应进行了测定,并应用4种光响应经验模型对艾纳香叶片光响应曲线进行拟合。结果表明:1)直角双曲线、非直角双曲线及指数函数模型不能求取艾纳香最大净光合速率和光饱和点的解析解,而结合其他方法拟合的相应值与实测值有显著差异,同时也不能处理发生光抑制的光响应数据;2)修正的直角双曲线模型拟合的各项光合参数均比较准确,同时也能很好地处理艾纳香发生光抑制的光响应数据;3)经修正的直角双曲线模型拟合的艾纳香最大净光合速率、光饱和点、光补偿点、暗呼吸速率和初始量子效率分别为19.00μmol/(m2.s)、1 866.15μmol/(m2.s)、33.56μmol/(m2.s)、-2.07μmol/(m2.s)和0.066。结论:艾纳香光能利用能力和光合生产力较高,有一定的耐阴能力,对光照的适应范围较宽。  相似文献   
4.
在对艾纳香有性繁殖进行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育苗生产进一步观察和调查,总结了从制种、育苗基质到播种、移植、管护和出圃等技术,以期解决艾纳香因无性繁殖导致的品种退化和产业化种源不足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在对艾纳香有性繁殖进行研究的基础上,通过育苗生产进一步观察和调查,总结了从制种、育苗基质到播种、移植、管护和出圃等技术,以期解决艾纳香因无性繁殖导致的品种退化和产业化种源不足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紫茎泽兰不同繁殖材料繁殖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室内进行紫茎泽兰根、茎、种子等繁殖材料的发芽试验,结果表明:紫茎泽兰根不能长成新的植株,即不可进行无性繁殖。紫茎泽兰的繁殖体主要是种子、茎,且茎的不同部位成株率不同,以上部一年生茎成株率较高,平均为51%;下部茎成株次之,为46%;中部茎成株率仅为29%。种子出苗率为26.5%。紫茎泽兰茎的生根原理为皮部生根。  相似文献   
7.
[目的]鉴定麻疯树根腐病的病原。[方法]从罗甸县境内的不同麻疯树种植地点采集典型的根腐病病根标本,并对其病原物进行了分离培养、致病性测试以及形态特征观察。[结果]最终确认麻疯树根腐病病原菌为腐皮镰孢菌(Fusarium solani)。[结论]为贵州罗甸县境内麻疯树根腐病的有效防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了在贵州大面积推广种植艾纳香与大果木姜子,通过盆栽方式,研究大果木姜子浸提液对艾纳香化感作用,测定艾纳香的叶片相对含水量、生物量尧游离脯氨酸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淀粉含量、根系活力、MDA、POD、SOD、CAT 等活性变化,得出敏感指数与综合效应等指标。结果表明:随着大果木姜子浸提液浓度的增加,艾纳香抗氧化系统的3种酶活、丙二醛含量、渗透调节、有机物质和根系活力都有一定程度改变,对植物的相对含水量和生物量造成影响,各物质在处理的过程中表现出的化感作用为抑制,且随浓度增大抑制作用增强。因此在对艾纳香和大果木姜子的间作过程中要及时清理大果木姜子的凋落物以减弱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紫茎泽兰生物学特性研究及除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紫茎泽兰(Eupatorium coelestinum L.)在入侵与扩散边缘区域的危害、发生、繁殖能力等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调查和研究,并进行了生物替代和生物质能源利用方面的试验。生物替代选择了马尾松、板栗、桉树、麻疯树四个树种,4年后调查:马尾松的年均高生长最高74.25cm,最低51.75cm,年均径生长最大1.66cm,最小1.43cm,生长量与荒山造林无差异,减少紫茎泽兰盖度47%~55%;板栗林下减少紫茎泽兰盖度58%,种植2年后就可减少29%;1年生桉树林下可减少紫茎泽兰盖度44%。验证了生物替代的生态工程法,是紫茎泽兰严重发生区的有效实施治理。同时,对人工和机械除治、化学除治紫茎泽兰的措施以及紫茎泽兰综合利用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对苗圃内生长1年的米槁实生苗进行出圃前的质量调查,在调查精度为95%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米槁苗木质量的相关因子。以苗高、地径为分级指标,运用SPSS17.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得出米槁实生苗苗木分级标准,Ⅰ级苗为D≥0.83cm、H≥87.6cm,Ⅱ级苗为0.83cm≥D≥0.57cm、87.6cm≥H≥76.4cm,Ⅲ级苗为D0.57cm、H76.4cm。为米槁苗木生产中的质量判别和分级拣选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