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林业   2篇
综合类   8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8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17 毫秒
1.
为筛选适合绥棱地区种植的糯玉米品种,以品种垦粘1号作为对照,对10个不同糯玉米品种的生育期、植株性状、穗部性状、产量及品质特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供试所有品种除京科糯387产量较对照低,其余品种均高于对照;各品种品质总评分京科糯2000E、京花糯2017、京科糯2016、京科糯2000、农科糯336高于或等于对照,其余品种低于对照;其中京科糯2000鲜穗产量高,品质好,但株高、穗位较高,倒伏风险较高,建议谨慎种植,待进一步试验。  相似文献   
2.
<正>大丰市是苏北重要的蚕桑生产基地,目前具有投产桑园2.1万亩。大丰市的桑园主要分布在新丰、刘庄、大桥、万盈等乡镇,区域化程度较高。笔者根据多年的农村工作经历,将蚕农养蚕过程中常见的问题进行归纳,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1存在问题1.1消毒不彻底养蚕过程中,因为缺少卫生制度,日常防病和规范操作意识差,蚕沙和病死蚕处理不当,导致病源扩散,形成消毒不彻底或交叉传染。另外,养蚕常与农  相似文献   
3.
李子果实营养价值高、口感好、果实成熟早、栽培管理容易、经济效益显著,深受果农欢迎,栽培面积不断扩大。随着黑龙江省李树栽培面积迅猛增加,生产上对李树苗木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但黑龙江省地处中国最北部,气候寒冷,存在出苗率低、嫁接成活率低、出圃率低等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进行了几年的摸索、研究,现对李树苗木繁殖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利用温室于早春3月开始进行黄瓜、草莓育苗、套栽,而后栽植结球白菜、复种香菜,因而达到了充分利用土地,实现了一地多种,高产、高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在现代农作物高产栽培中,一是改良农作物遗传性,育成高产优质多抗的新品种;二是改善农作物生长环境,优化组装高产栽培技术;三是研究应用植物激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化学物质(即化控技术),以调控农作物生长发育而达到高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随着传统农业向效益型农业的转变 ,栽培方法也跟着同步发展 ,涌现出许多新兴的栽培方法。李子树下栽种草莓就是其中的一种栽培方法。现将具体栽培措施简述如下 :1果园立体化种植方式和特点李树栽培规格为2m×3m ,这样亩定植李树111株 ;在李树的树带内栽种草莓 ,草莓栽种规格为20cm×20cm。这种栽培方式 ,形成空间生产李子 ,地面上生产草莓的立体化栽培。2科学管理果园李子园是选用绥李3号作主栽品种 ,用吉林6号作授粉树 ,草莓1年1栽 ,亦可3~4年栽一次 ,1年1栽的一般8月份进行栽培 ,亦可早春4月份栽培。品种选择…  相似文献   
7.
选择综合性状优良的栽培品种,按8:1或10:1的比例配置优良的雄株,在隔年施入基肥的基础上,每年追施2~3次无机肥,在干旱年份每年浇水3~4次,合理整形修剪,及时防治病虫害.  相似文献   
8.
为了筛选出适宜黑龙江省种植的纤维用工业大麻品种,2019年对13份黑龙江省当地主栽工业大麻品种进行品种比较试验,对各品种田间农艺性状进行综合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各个纤维用的引进品种纤维产量由高到低顺序为:新麻1号>庆麻7号>中麻18号>中麻13号>汉麻10号>火麻1号>庆麻5号>庆麻6号>龙麻7号>中麻1号>汉麻12号...  相似文献   
9.
果树常用的嫁接技术与高接栽培在生产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果树嫁接是保持果树品种的优越性,提高品种的适应性和抗逆性,提高果树品质、增加效益。我国北方冬季严寒,极端温度低,且持续时间长,栽培品种越冬后常出现不同程度冻害,轻者减产,重者整株死亡。因此,高接栽培是提高某些果树品种抗寒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是寒地发展果树生产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省野生浆果主要分布在西北部的大兴安岭北段。面积为263 668 km^2。区划以客观的自然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为准绳,并充分吸取已有林业、农业、水土保持等专业区划成果,经过综合分析,确定合理布局、分区的发展方向。根据不同区域的生态条件和经济社会状况以及野生浆果的分布特点,划分了3个开发利用区:Ⅰ——西北部大兴安岭越桔开发区;Ⅱ——北部小兴安岭笃斯越桔、兰靛果忍冬开发区;Ⅲ——东南部张广财岭、老爷岭山葡萄、猕猴桃、五味子开发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