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5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5篇
  1964年   4篇
  196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2.
3.
苏北地区甘薯栽培中的夏薯约占90%以上,因而决定了露地育苗是这一地区的主要方式。育苗期间因受早期低温限制,种薯发芽迟,出苗率也低,也有时由于低温影响造成种薯烂腐事故。为了达到及时早栽、合理密植与经济用种的要求,我们于1963年进行了塑料薄膜育苗试验。现将结果报导如下。 一 供试材料与方法 处理:(1)露地苗床加塑料薄膜(市售透明聚氯乙烯制品)。(2)露地苗床加玻璃复盖。(3)当地习用露地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甘薯在不同施肥水平下,各生育阶段内碳氮代谢与养分运转的生理过程。讨论了甘薯的叶层结构、净同化率、生物产量、经济产量与叶面积的关系。初步拟出认为适宜的叶面积指标。  相似文献   
5.
甘薯茎蔓有着地生根的习性,我国薯区多有翻蔓习惯。其具体措施是:植株延蔓以后经常以棍棒或手把蔓从一边翻转到另一边。翻蔓的次数因年分及品种类型而有出入。江苏、安徽、山东等地区每雨后即翻蔓一次,对于长蔓品种翻动尤勤。用于翻蔓的劳力,一般每亩共约二、三个工。翻蔓的作用据说有三:(一)掼动藤蔓,促进养分向薯块运转;(二)折断蔓上扎生的不定根,防止养分消耗;(三)曝晒垅土,调节土壤温湿度,以利薯块成长,从而达到增产效果。 翻蔓始于何时何地,目前尚无从考证,  相似文献   
6.
甘薯翻蔓减产原因,近年来已提供了不少有关研究资料,为了进一步从甘薯的生长特点,分析翻蔓对植株的生理影响,明确甘薯翻蔓问题,现根据我们的结果,试做如下讨论。 一 翻蔓与群体结构的关系 甘薯的叶片是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由群体叶片所组成的叶面积及其相互关系,上下叶层,同化面积的配置是否合理等,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