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2篇
农学   3篇
  11篇
综合类   81篇
农作物   12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位嫁接技术是近年来苗木绿化行业应用较多的一种可提高树种观赏性和抗逆性的育苗新技术,其应用极大提升了市场对高品质大苗的需求。本研究以市场需求量较大的彩叶树种金森女贞作为研究对象,设置6cm(L1)、9cm (L2)、12cm(L3)3个不同长度接穗处理,和150cm(H1)、175cm(H2)、200cm(H3)3个不同高度规格砧木处理,对其不同嫁接处理下金森女贞的嫁接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发现高位嫁接育苗技术极大提升了金森女贞的观赏性能和市场效益,且随着砧木规格的提升其综合评价指标也呈上升的趋势。本实验处理中以H3L1和H3L3的综合评价指标较高,说明高规格高位嫁接金森女贞幼苗具有较好的市场潜力和绿化效果。  相似文献   
2.
综述了盐土农业新理念的产生、定义、特点及其国内外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根据江苏苏北沿海滩涂地区的气候、土壤等因素,结合几年的田间试验,总结了江苏苏北沿海滩涂地区马齿苋高产栽培的适宜播种量、施肥、病虫害防治、采收等栽培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不同绿肥轮作还田模式对沿海滩涂土壤的改良效果,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黑麦草-田菁(LS)、蚕豆-田菁(VS)2种轮作模式下绿肥还田生物量、养分(碳、氮、磷、钾)累积量以及土壤pH、有机碳含量、全氮含量、碱解氮含量、有效磷含量、速效钾含量、水溶性盐总量的变化,以及各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LS轮作模式下的还田生物量整体高于VS轮作模式。LS轮作模式下5季绿肥的碳、氮、磷、钾养分累积总量较VS轮作模式下分别增加27.80%、9.80%、33.60%和27.10%。2种轮作模式下,1~5季绿肥翻压还田后,土壤pH值为8.02~8.26,土壤有机碳、全氮、碱解氮、有效磷含量分别较种植前增加17.70%~99.60%、6.90%~100.00%、53.60%~158.00%和1.39%~71.26%,且整体以LS轮作模式下较高。土壤水溶性盐总量在第1~3季逐渐降至1.00 g/kg以下,第4~5季又呈缓慢上升趋势。综上,不同绿肥轮作模式下绿肥还田可明显改善滩涂土壤养分和盐分状况,且LS轮作模式优于VS轮作模式。  相似文献   
5.
盐城市盐土农业发展潜力及产业化前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盐土农业是盐城推进高效农业发展的突破口。该文着重从区位优势、自然优势、资源优势、政策优势等多方面、多角度、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盐城发展盐土农业的潜力,并对盐土农业产业规划提出了建议,对其产业化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加快农业科技创新促进沿海滩涂开发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江苏省拥有中国面积最大的一块沿海滩涂湿地,总面积达65.3万hm2,相当于全省土地总面积的6.5%,位居全国沿海各省市之首,是重要的土地后备资源。为了开发利用这一被称为“最后一块土地后备资源”的土地,江苏省政府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就制定了“加快滩涂开发,建设海上苏东”的发展战略,把滩涂开发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来认识。但随着滩涂开发不断向纵深发展,出现了规划无序、环境恶化、效益低下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了沿海滩涂的可持续发展。当前,要解决这些问题,促进沿海滩涂的良性发展,就必须依靠科技进步,加快科技创新,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在沿…  相似文献   
7.
水作和旱作水稻施磷效应及土壤磷组分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田间和盆栽试验研究了水作和旱作水稻施磷效应及土壤磷组分变化的差异。结果表明:旱作水稻增施磷肥对提高株高、分蘖数、根系体积以及增加各生育期茎叶、根系干重的初始效应大于水作水稻;水作水稻最大产量7350kg/hm2时的最大施磷(P2O5)量为104kg/hm2;旱作水稻最大产量6570kg/hm2时的最大施磷(P2O5)量为158kg/hm2,旱作水稻增施更多的磷肥应作为生产上的关键措施之一;施入土壤的磷肥主要转化为树脂 P、NaHCO3 P和NaOH P组分,水作和旱作水稻根际土壤中的树脂 P、NaHCO3 P和NaOH P耗竭量都大于非根际土壤,说明这3个磷组分是水作和旱作水稻的有效磷源。  相似文献   
8.
耐盐蔬菜碱蓬优良品系选育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碱蓬(Suaeda salsa L.)为材料,通过系统选育的方法,采用单株选择,结合优选单系随机区组对子代性状的测定的手段,进行品系比较和区域生产试验,选育出适合江苏沿海滩涂生长的碱蓬优良品系5个,该品系的鲜菜、子粒平均产量分别为19 135、2 751 kg/hm2,比对照分别增长13.6%、20.4%。该品系适合在江苏沿海地区大规模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苏畜研2号多花黑麦草在盐城地区的最佳播种量和施氮水平.[方法]以江苏省农科院选育的多花黑麦草苏畜研2号为对象,在盐城地区种植,研究不同施氮量和播种量等对其生育期的影响.[结果]播种量和施氮水平对苏畜研2号的出苗期、分蘖期、拔节期、抽穗期及孕穗期等物候期有明显的提前作用,但对籽实成熟期的影响不显著.不同播种量和施氮水平对植株分蘖数、株高有明显影响,但对生殖枝数作用不明显.N 150.0 kg/hm2、播种量1.5 g/m2的组合可使苏畜研2号多花黑麦草在盐城地区获得较佳的生产水平.[结论]该研究为苏畜研2号多花黑麦草在江苏省内的优质高产以及应用推广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外生菌根真菌对宿主植物黑松幼苗耐盐性的影响,采用盆栽实验,将成功侵染菌种土生空团菌(Cg)、紫晶蜡蘑(La)的黑松幼苗移栽于盐渍土壤中,培育3个月后,测定相关生理指标。结果表明:1)与非菌根化幼苗相比,接种菌根真菌Cg和La显著提高了针叶叶绿素a(由0.78 mg/g FW增加到1.27 mg/g FW和1.47 mg/g FW)和叶绿素b(由0.28 mg/g FW增加到0.40 mg/g FW和0.43 mg/g FW)的含量,增加了宿主体内脯氨酸含量(地上部:La> Cg> NM;地下部:La> Cg> NM),增强了K^+的吸收、转运,有效地维持(Cg菌种)或是降低(La菌种)了宿主地上部分Na^+/K^+的比值;显著(P <0.05)降低了宿主幼苗地下部的Na^+/K^+比值(由0.70降低到0.47和0.64)。2)外生菌根真菌有利于松树幼苗的生长,提高了其耐盐性,但因菌种而异(La> Cg)。深入研究不同菌种对不同宿主植物耐盐性的影响,将会成为后续菌根技术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为沿海滩涂盐碱地的植被恢复提供理论依据及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