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农学   2篇
综合类   10篇
农作物   9篇
植物保护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近年,江苏沿海棉区常因气候影响造成棉苗迟发,播种1月后,棉苗素质远达不到壮苗标准,移栽后生长迟缓,导致发育进程延迟,影响棉花产量与质量。本试验旨在探讨迟发棉苗的补救措施。 试验设计 试验在江苏沿海地区农科所试验田进行。供试品种为盐棉48。试验处理:(1)30天移栽(称早栽);(2)30天后浇1%尿  相似文献   
2.
花铃肥是棉花一生中施肥较多、较集中的一次。试验结果表明,花铃肥施用是否得当,会直接影响棉花的产量高低和品质优劣。在本试验条件下,以亩施纯氮7.5公斤的用量为适宜,表现早熟、高产、优质,较亩施纯氮12.5、15公斤的增产15,96%、23.27%;前期收花量(10/31前)较亩施纯氮 12.5、15公斤的增产 32.67%、54.82%。在 0~7.5 公斤/亩的施氮量范围内,棉花纤维品质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提高;亩施纯氮15公斤的处理纤维品质较差。花铃肥用量过多,既增加了成本,又导致减产。效益降低,是不可取的。  相似文献   
3.
盐城市是全国全省著名的集中产棉市之一。棉花良种繁育工作是棉花生产上的重要环节,50年代我市东台、大丰、射阳三个产棉大县和地区所属的新洋农业试验站、上冈粮棉良种场先后建立了棉花原种场。70年代盐城、滨海、阜宁等县相继建立了棉花原种场。随着值棉事业的发展,逐步扩充了场带队,并配备了棉花轧花场,进行棉种的三圃提纯复壮和种子加工,多数乡还建立了种子队(场),形成了以县原种场为核心的良种繁育体系,对当前的棉种更新,促进棉花生产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进入80年代,农村实行家庭联产责任制以来,这种良种繁育体系不能适应农民对棉花良种的迫切需要和发展棉花生产的要求,越来越明显地暴露出新的矛盾。为了解决矛盾,进一步完善良种繁育体系,市种子公司和沿海地区农科所、市经作站联合牵头,大胆设想,提出“四化一供”的新型育、繁、推联合体系,几年来的实践证明,该体系已显示出显著的优越性,加快了我市良种更新速度,促进了我市的棉花生产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聚集度指标(包括:C、C_A、I、I_8、M/X和L/1 X)测定,以及Iwao’sM—X线性回归、Taylor’s幂的法则和格局纹理分析,结果表明棉花黄萎病株空间格局随着病株密度的提高逐步从聚集型向均匀型演变发展。其空间格局的基本成份是疏松的病株个体群,个体群所占面积约为5株棉花,平均约含2.4个病株个体,且个体群内的病株个体呈随机格局。经方差和u检验,结果表明单对角线五点式、双对角线五点式、棋盘式和平行跳跃式等4种取样方法均适用于棉花黄萎病的田间调查,且尤以双对角线五点式为佳。用双对角线五点式取样法调查的最适抽样数:一般病情普查可少至5个样方(每样方系5株棉花),科研调查为30个样方。  相似文献   
5.
盐棉48(原名新洋48)是以高抗枯萎病品种86-1作母本,丰产品种鲁棉1号作父本,经过杂交、病圃筛选选育而成。1985年经江苏省品种审定合格,正式定名推广。1987年在江苏省枯萎病区种植面积260多万亩,成为本省枯萎病地区的主要当家品种。近年来,经浙江、上海、安徽等省的有关市、县  相似文献   
6.
江苏省盐城市是集中产棉区之一,又是重要的优质棉基地,全市种植面积较大的东台、大丰、郊区三县都是优质棉基地县,年种植面积达169万亩,占全市300万亩棉田面积的56.3%,因此,建立建全优质棉基地县的棉花良种繁育体系,防止品种退化,保持优良种性的工作至关重要。根据这个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7.
恢复与发展盐城市棉花生产的技术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棉花在发展盐城市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 盐城市是江苏省的主要产棉区,常年播种面积与产量约占全省的三分之一以上。1983年实种棉花400余万亩,总产21万吨,创盐城市历史最高纪录。1985年后,与全省棉花生产形势相似,棉田面积锐减,总产下降。1986年实收面积250万亩,总产12万吨。1987年以来,由于省、市政府颁布了植棉优惠政策,加强了对棉花生产的领导,提出了恢复和发展棉花生产的关键措施,开展了植棉竞赛,棉田面积与产量出现了回升的好势头。1988年棉花面积302.6万亩,总产19.65万吨,接近历史最高水平,分别比1987年增长14.62%和42.91%。  相似文献   
8.
一、选育经过苏棉6号原系号为盐1015,是1993年4月经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的抗枯萎病棉花新品种.其选育经过是:1983年以河北省棉花育种合作组育成的高产、抗病材料冀合24-1为母本,江苏省农科院经作所从美国引进的优质材料AC241(编号82-201)作父本,进行有性杂交.1983年冬到海南岛加代,1984年种植杂种圃,编号联选12,同时进行病圃鉴定.1985年继续种杂种圃,编号0073.1985年秋从0073中选择早熟、丰产、抗病的单株,1986年种入株行圃,编号1169,进行比较鉴定.1987年继续种植株行比较,编号1015.1988年升入本所品种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较对照种盐棉48增产  相似文献   
9.
盐棉43是我省种植面积最大的抗病棉品种,1986年已达200万亩左右。为了更好地发挥该品种的增产潜力,我们研究了盐棉48在不同密度下产量构成和不同果节上的铃重与衣分的差异,为确定盐棉48适宜的种植密度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一、麦(油)后棉在增粮增棉中的作用与地位 棉花是我省的主要经济作物,在全省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但1985年以来,面积减少,总产下降,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这除了政策因素外,粮棉矛盾突出,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所以,振兴我省棉花生产,除进一步提高单产外,还要积极而稳妥地发展多熟制,合理提高复种指数,实现增粮增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