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篇
  免费   4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7篇
  1篇
综合类   31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3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丽伟  刘爽 《农业科技管理》2020,39(1):25-29,39
文章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十三五"(2016-2019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和资助情况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基金项目管理工作中人才类项目立项缺乏、申报书质量有待提高、形式审查工作不足等问题,总结出加强学科建设、人才引育并重、开展技能培训、构建激励机制等基金项目管理经验,并从项目培育、基金项目申报文化氛围营造、提高申报书质量、加强形式审查、设立专项预研培育基金等方面提出了加强基金项目管理工作的具体措施及建议,以期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管理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2.
利用吉林省1961-2015年逐日降水和天气现象资料,对降雪初、终日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吉林省降雪平均日期始于10月22日,止于次年4月18日。降雪初、终日存在空间差异,东部山区开始早结束晚,西部平原开始晚结束早。降雪初、终日的空间第一模态为全省一致的偏早(晚)型,初日第二空间模态为南北反向型,终日第二向量场为东西反向型。初日集中在10、11月,以10月中旬出现概率最大,终日集中在3-5月,以4月中旬出现概率最大。初日存在8 a强显著周期,终日存在5 a强显著周期。降雪初、终日与大气环流有直接关系,初日推迟年西太平洋副高面积偏小、偏北,提前年副高面积偏大、偏南;终日推迟年副高面积偏小、偏南,提前年副高面积偏大、偏北。降雪初、终日还与地理环境有关,降雪初日随海拔的降低呈推迟趋势,终日则随着纬度升高和海拔降低呈提前趋势。  相似文献   
3.
为了健全动物防疫体系、构建有效免疫屏障、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笔者基于阿里巴巴的Weex移动开发框架设计了动物疫病强制免疫移动监测系统,有效解决了Android与iOS两大主流移动操作系统的跨平台问题。设计内容包括功能设计、数据库设计、移动数据访问设计和移动端实现关键技术,其中功能设计按照用户角色设计了畜牧兽医机构、强制免疫主体和系统管理维护三个子系统;数据库设计包括概念结构设计和逻辑结构设计;移动端数据访问设计由JavaScript封装、Weex存取接口、数据库操作和数据同步构成;移动端实现关键技术包括Weex环境搭建、WeexSDK集成到移动端和Weex页面布局。此研究成果可用于动物疫病强制免疫移动监测系统的开发。  相似文献   
4.
红蓝光质对转色期间番茄果实主要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岩      王丽伟  文莲莲  魏珉    史庆华    杨凤娟    王秀峰 《园艺学报》2017,44(12):2372-2382
采用LED精量调制光源,以番茄品种‘Micro-Tom’为试材,设置红光(R)、蓝光(B)和红蓝组合光3︰1(3R1B)3个处理,以白光(W)为对照,研究红蓝光质对转色期间番茄果实主要品质及番茄红素生物合成关键酶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红光和3R1B处理可显著提高番茄果实可溶性糖含量和糖酸比,降低可滴定酸含量;蓝光下维生素C、可溶性蛋白和可滴定酸含量明显升高,可溶性糖含量较低,但与对照差异不明显。随着果实成熟,红光和3R1B处理下番茄红素含量及牻牛儿基牻牛儿基焦磷酸合成酶(GGPS)和八氢番茄红素合成酶(PSY)基因的表达量显著高于蓝光和对照,尤以3R1B处理最明显;蓝光则显著降低了番茄红素含量,GGPS和PSY1表达受到抑制。综上,蓝光能够促进维生素C、蛋白质和有机酸含量增加;红光和红蓝组合光则有利于碳水化合物的积累,且通过提高番茄红素生物合成关键酶基因GGPS和PSY1的转录水平和活性,促进番茄红素合成,尤以3R1B处理最佳。说明适宜比例的红蓝组合光有利于番茄果实转色,提高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5.
水稻工厂化育秧可有效提高生产效率,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为了给水稻工厂化育秧生长管理提供更为迅速、可靠的信息判决依据和决策支持,设计了一种水稻工厂化育秧生长信息智能模拟采集系统,包括针对水稻秧苗生长情况的高光谱图像信息采集系统和监测水稻生长环境各项参数指标的环境信息采集系统(CO2采集单元、温度采集单元、土壤水分采集单元、光照强度采集单元)。同时,采用Keil C语言开发系统的工作软件,以AT8 9 S5 2单片机为控制器、LCD1 6 0 2为液晶显示器等设计了系统正常工作的软硬件系统。  相似文献   
6.
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我国主要的能量饲料。在我国种植面积较为广泛。玉米具有能量高、亚油酸含量较高、蛋白质含量偏低,矿物质约80%,脂溶性维生素中维生素E较多、适口性好,没有使用限制的特点,是我国北方、西南山区及其它旱区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玉米的种植、栽培、施肥、管理过程对玉米高产增收都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7.
坚持自繁自育、稳步发展专业养猪生产曹玉国曹丽娜王丽晶王丽伟(讷河市长发镇畜牧综合站·161331)(讷河市畜牧兽医技术中心服务站为改变生产方式,稳步发展规模经营,相应采取了“抓基础、用良法、解难题、促发展”的措施,相对稳定了专业养猪规模并有所发展。在...  相似文献   
8.
选用东北林业大学帽儿山实验林场老山人工林实验站苗圃地培育的同种源同批次红松(Pinus koraiensis)裸根苗木,于2013年春季,将苗木分别定植于全光下的皆伐造林地(王家沟)、老山实验站的苗圃地(老山站)、容器中(容器基质使用苗圃地原土);3种栽培条件的红松苗木均按株行距1 m×1 m进行配置,培育过程中均不施肥;2021年,测定相应指标,以土壤养分、树高、地径、胸径、针叶形态、根系形态、幼树生物量、幼树养分为评价指标,分析不同土壤养分条件对红松幼树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栽培条件,土壤养分状况明显存在差异,苗圃地土壤养分相对充足;造林地土壤养分相对不足,土壤全氮、全磷质量分数只有苗圃地的75.0%、82.8%;容器中土壤养分极度缺乏,土壤全氮、全磷质量分数只有苗圃地的40.9%、17.1%。苗圃地红松幼树表现出明显的生长优势;苗圃地红松幼树胸径生长量比造林地、容器中的,分别高出64.3%、207.1%;苗圃地红松幼树根系表面积比造林地、容器中的,分别高出20.8%、53.9%;苗圃地红松幼树生物量比造林地、容器中的,分别高出115.7%、279.3%。苗圃地土壤氮、磷养...  相似文献   
9.
农业科研院所野外基地仪器设备管理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仪器设备是农业科研院所野外基地开展数据监测、化验分析及创新研究的重要基础。加强野外基地仪器设备管理,合理利用仪器设备资源,提高仪器设备使用效率是充分发挥野外基地科技支撑作用的关键。文章从科研院所仪器设备管理的角度,对农业野外基地仪器设备进行分类,分析了仪器设备使用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仪器设备合理购置、规范操作和绩效考核等方面提出了野外基地仪器设备管理的建议,旨在为相关农业科研院所野外仪器设备管理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了进一步扩展黄河水质自动监测站的自动监测项目,提升水质自动监测能力,引进、开发了适用于黄河水体的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在线监测系统,并对挥发性有机物在线监测设备CMS5000与自动站现有监测设备的集成和应用改造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