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8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1.
根据泰安市2004—2007年PM10浓度资料和同期气象观测资料,分析PM10浓度与各气象要素的关系,推断出不同季节易出现高浓度污染天气时各气象要素的取值范围,为开展PM10污染潜势预报和环境规划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德州2008年1月1日~12月31日70 cm高度温度与百叶箱温度的差值分析,发现二者差值存在明显的日变化和年变化:08:00,冬半年,T70比T150低或接近,在-0.58~0.36 ℃变化;夏半年,T70比T150高,在0.52~0.88 ℃变化。14:00,全年T70比T150都高出较多,在1.06~2.00 ℃变化。20:00,全年在-0.51~-1.79 ℃变化。日平均温度差值变化趋势与08:00相似,1~3月和9~12月,二者差值在-0.15~0.41 ℃变化;4~8月在0.46~0.61 ℃变化。由于多数农作物如小麦、大豆、水稻、棉花、辣椒、茄子、西红柿等的生长高度在70 cm左右,所以70 cm高度温度更能为其建立生长、发育、成熟、采摘的气象指标。由此说明,气象部门不但要保留原来的百叶箱温度观测,还应该根据当地规模化生产特点开展相应层次的气象要素观测,为防灾减灾提供更加准确的气象观测数据。  相似文献   
3.
利用常规天气图、卫星云图、区域自动气象站、新一代天气雷达等资料对2009年5月9-10日发生在山东省中北部大范围强降水过程进行了综合分析。分析发现:本次山东大暴雨天气过程主要是在稳定大尺度环流下,低层中尺度切变线在华北南部稳定少动造成的,低空西南急流在山东中北部的强风速风向辐合为大暴雨的产生输送了充足的水汽。从流场分析这次大暴雨的水汽主要来自南海;地面冷锋是本次大暴雨不稳定能量释放的启动机制;高低空急流的耦合加强了对流的发展;持续时间长是形成大暴雨的一个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利用 2019年泰安国家气象观测站气象资料,分析了气候特征,并对其影响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019年泰安年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偏少,年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年平均日照时数较常年偏少,总体来看对农业影响不大,属于较好年景。  相似文献   
5.
王升国  李凤云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493-494,496
用统计学原理对泰安市所辖的5个气象观测站1971~2009年的大雾资料进行分析,得出时间分布特征:全市大雾主要出现在每年1、11和12月,平均雾日分别为2.2、2.9和3.0d;空间分布特征:新泰大雾极差和标准差均最大,分别为57和15d;肥城最小,分别为23和5d。全市年最多雾日142d,最少26d,分别出现在1982年和1995年。一元线性回归法得出全市大雾日数呈减少趋势,气候变化率为8.7d/10a。  相似文献   
6.
基于Web的泰安市气象为农服务平台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充分发挥气象为"三农"服务的重要作用,基于泰安市农业生产特色,研制了基于Web的泰安市气象为农服务平台,平台设置农业气象情报、农用天气预报、特色农业气象服务、农业气象指标、农业气象技术示范、农业气候区划、乡村气象服务站等功能化模块,实现零散的农业气象服务信息系统化、自动化、网络化运作,提升气象为农服务工作的标准化、集约化水平,提高服务效率,促进气象为农服务"两个体系"效益发挥。  相似文献   
7.
2010~2011年度泰安市冬小麦全生育期气象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俊丽  王升国  齐斌 《农技服务》2011,28(9):1364-1364
对2010~2011年度泰安市冬小麦全生育期(播种前、播种—越冬开始、越冬开始—返青、返青—抽穗、抽穗—成熟)气象条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秸秆覆盖对麦田土壤含水量及小麦生长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秸秆覆盖技术,可使麦田浇水次数减少1次,平均土壤含水量却比对照地块高一个百分点,产量提高2.0%。实践证明,秸秆覆盖是一套简便易行、具有较大经济效益的干旱防御技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