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林业   3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8 毫秒
1
1.
2.
甘肃省荚迷属植物种类和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鉴定整理,现已查明自然分布于甘肃省的荚迷属植物,计有7组、19种、6变种、1变型。局限分布于永登-靖远-合水一线以南各山地林区,以甘南、天水、陇南种类最为丰富。  相似文献   
3.
以小鼠为动物模型,通过检测皮下注射布氏菌活疫苗后小鼠产生长期的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应答及保护力,对其进行免疫学评价。将120只小鼠随机分为3组,皮下注射免疫布氏菌活疫苗,分别在免疫后1,3,6,12个月,采血分离血清及脾脏淋巴细胞。ELISA法检测免疫动物血清中抗Br-PPD Ig G抗体;ELISPOT法检测分泌IFN-γ、IL-4的脾脏淋巴细胞数目,以及用ELISA方法检测体外再刺激后小鼠脾细胞分泌细胞因子水平;用羊布氏菌弱毒株M5攻击免疫动物,通过脾脏细菌计数评价布氏菌活疫苗的免疫保护力。皮下注射免疫布氏菌活疫苗,免疫1,3,6和12个月,均能产生较强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及保护力呈先增强后减弱趋势,免疫3个月效果最佳。通过皮下注射方式免疫小鼠布氏菌活疫苗显示了很好的免疫原性,免疫后能诱导长期的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及保护力。  相似文献   
4.
在利用Cero5.0三维造型软件完成联轴器缓冲垫立体建模的基础上,利用联轴器缓冲垫的材料为树脂材料的特性,应用3D打印增材制造技术,进行了零件的加工,为新产品的开发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5.
为评价布氏疫苗通过滴鼻方式免疫豚鼠的免疫保护效果,将60只豚鼠随机分为3组,滴鼻免疫布氏菌活疫苗,免疫30 d后进行心脏采血,制备肺泡灌洗液以及鼻腔灌洗液。ELISA法检测免疫动物血清中IgG抗体和免疫动物肺泡灌洗液、鼻腔灌洗液中IgG、IgA抗体;通过迟发型皮肤超敏实验进行体内细胞免疫评价;用羊布氏菌弱毒株M5经皮下和滴鼻两种途径攻击免疫动物,通过脾脏细菌计数评价布氏菌活疫苗的主动免疫保护力。取40只小鼠随机分为8组,将豚鼠免疫血清对小鼠进行腹腔注射,2 h后皮下攻击M5羊布氏菌弱毒株,通过脾脏细菌计数评价免疫血清的被动免疫保护力。用ELISA法检测到经布氏活疫苗免疫的豚鼠体内有特异性抗体产生;疫苗免疫动物对Br PPD抗原迟发型超敏反应(DTH)阳转率均为100%;通过布氏菌活疫苗保护力分析,表明该疫苗的主动免疫以及免疫血清的被动免疫都具有较好的保护效果。布氏菌活疫苗采用滴鼻方式免疫豚鼠,免疫后能获得较好的免疫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6.
等孢属(Isospora)球虫在国内的研究报告不多,武昌(Wassell,1923)、北京(Faust,1928,Lo,1928)、济南(Smyly等,1936)、上海(Andrews,1938)、广州(Matsubayashi等,1948)等地,曾有人的等孢球虫病例报告,邬捷(1980)在四川猪内发现阿尔木图等孢球虫(I.almaataensis)。1982年6月,我们在重庆市动物园小熊猫(Ailurus fulgens styani)体内,发现一种等孢  相似文献   
7.
对杨树试验区24个杨树新品系烂皮病自然感染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白杨派河北杨不同种源混合系、白杨派内杂交种锻新8315、山银8313、山毛8325二黑杨派或以黑杨派为母本、青杨派为父本或多父本杂交种以及以黑杨派为父母本的杂交种,或以实生选育的青杨派无性系表现为抗病(感病指数0~10.0)。白杨派椴新、银新、黑杨派天青×美表现为中抗(感病指数10.1~20.0)。白杨派内杂交种山毛、黑杨派(母本)与胡杨派(父本)的杂交种芦胡表现为中感(感病指数20.1以上)。  相似文献   
8.
内蒙粉毛蚜Pterocomma neimogolense Zhang在甘肃河西地区危害杨树,其中二白杨和哈美杨受害最重。该虫一年发生6—8代,4月下旬至5月上旬和9月下旬为危害高峰期。防治上可选择抗虫性强的新疆杨和河北杨造林,或于4月中旬和9月下旬无翅蚜虫大量繁殖时,用氧化乐果1500倍液,可湿性抗蚜威2500倍液和氰马合剂1000倍液防治,杀虫率为88-97%。  相似文献   
9.
白皮松分布区的气候区划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白皮松(PinusbungeanaZuc.exEndl.)分布在29°55′~38°25′N和103°36′~115°17′E的范围内,在我国山西、陕西、甘肃、河南、四川、湖北及湖南北部7个省区均有分布,分布区横跨暖温带、北亚热带及中亚热带3个气候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