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2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依法设立动物防疫公路监督检查站,目的是促进产地检疫,杜绝动物疫病的远距离传播,保护畜牧业健康发展。主要任务是查证、验物。但在执行过程中没有统一的监督检查程序,各行其是,给执行带来不便,给经营者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根据我们多年的实践经验,提出如下监督检查程序,供大家参考。见程序图1。 在执行监督检查任务时,示意停车,亮证检查,查证验物,登记。依查证验物的结果,可分为有证、无证逃检、禁运三种情况,从而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1有证即持有《出县境动物检疫合格证明》或《出县境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明》和《运载…  相似文献   
2.
国家"草牧业"概念的提出和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的全面开展,为青海省苜蓿产业的大发展带来了良好机遇。民和县位于青海省的最东端,是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发展苜蓿产业具有独特的优势。本文结合民和县近年来的苜蓿生产现状,探讨民和县苜蓿种植中品种选择、安全越冬和收获加工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3.
<正>1动物运载工具污染及原因动物运载工具污染主要指货主或承运人在装前或卸后,未按《动物防疫法》有关规定及产地、屠宰检疫程序,对运载动物车辆、装载用具进行清扫、冲刷、消毒,对动物垫料、动物排泄物及时处理,重复使用动物运载工具,再次调运时在途中和到达地随意丢弃污物,卸屠宰动物后留在屠宰场的污物处理不彻底及运抵  相似文献   
4.
<正>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流通环节入青海省动物的监管工作,切实维护动物调入流通秩序,降低重大动物疫病传入风险,我们对民和县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开展的工作进行总结分析,查找存在问题,提出合理建议,为今后更好地开展调入动物检疫监管创造条件。1基本情况根据检查情况分析,"十五"期间无证运输率、无证补检率、病害发生率分别比"九五"期间降低,动物  相似文献   
5.
笔者在执行动物防疫监督检查时,发现某些地方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对尚未免疫标识的屠宰前的生猪实施补免和免疫标识,我们认为这种作法不妥。注射疫苗后,一般需经14d才能产生免疫力;当地调运的生猪一般3d内都能到达目的地;在调运前1d或者运输途中监督检查时进行注射疫(菌)苗和标识,没有产生免疫力就屠宰了,没有达到免疫的目的,只是达到了收费  相似文献   
6.
随着高速公路的贯通,极大地方便了流通,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对从高速公路运输的动物及其产品无法实施防疫监督检查,违法经营运输动物及其产品的现象逐渐增多,动物疫病传播的隐患增加,还将严重影响产地检疫、动物免疫及免疫标识制度推行工作的顺利实施。因此,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动物疫情,促进养殖业发展,保障人畜健康,应当尽快在高速公路设立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完善运输环节的动物防疫屏障,堵住通过高速公路运输动物及其产品而传播动物疫病的漏洞。现结合青海省民和县实际,就高速公路甘青省界设立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的问题做如下探讨。1基本…  相似文献   
7.
随着高速公路全面贯通,极大地方便了流通,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对从高速公路运输的动物及其产品无法实施防疫监督检查,违法经营运输动物及其产品的现象逐渐增多,动物疫病传播的隐患增加,还将严重影响产地检疫、动物免疫及免疫标识制度推行工作的顺利实施。因此,为有效预防和控制动物疫情,促进养殖业发展,保障人畜健康,应当尽快在高速公路设立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完善运输环节的动物防疫屏障,堵住通过高速公路运输动物及其产品而传播动物疫病的漏洞。下面结合我县实际就高速公路甘青省界设立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的问题做如下探讨。1基本情况青海…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耕地种草意义、现状及问题,提出组织协调、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提高认识,发展规模.加强科技;倡导科学;政策扶持,龙头推动的建议,以促进耕地种草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青海省民和动物防疫监督检查站检查情况的分析,采取了措施,并查找存在问题,提出合理建议以指导工作.  相似文献   
10.
分析动物在装、运、卸环节,动物运载工具影响环境和生产的原因,并提出防治动物运载工具污染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