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9篇
园艺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总结了塑料大棚早春辣椒—秋延后西芹高效栽培技术,包括茬口安排、品种选择、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内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利用湘研16辣椒多代自交系中发现的不育株选育出羊角形辣椒雄性不育两用系ms1173,从地方品种黄绿羊角椒经单株多代自交选出自交系9199,二者经杂交配制成早熟高产抗病辣椒一代杂交种平椒9199,2013年通过河南省品种委员会审定。该品种早熟性强,叶色绿,抗病性强,果实长羊角形,乳黄色,果面光滑而有光泽,平均单果质量48.2 g,最大单果质量69 g,果肉厚0.34 cm,抗病毒病、疫病、炭疽病,一般每667 m2产量4 000 kg以上。适宜春季露地地膜覆盖栽培和日光温室、大中棚等保护地栽培。  相似文献   
3.
为筛选出适合平顶山地区保护地种植的优质、高产小果型新品种西瓜,引进了9个小果型西瓜品种进行品种筛选试验。结果筛选出早红蜜、超越梦想、京颖、小兰等几个综合表现较好的适合平顶山地区保护地种植的品种。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平顶山市农田化学除草剂大面积使用,虽然提高了劳动效率,但药害发生也在逐年增加。为了预防和减轻除草剂药害的发生,在对除草剂发生药害的原因进行调查与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平顶山市农业生产中切实可行的预防和补救措施,并对主要农作物小麦和玉米的田间杂草提出了除草建议。  相似文献   
5.
韭菜新品种平丰10号是适应全国各地露地栽培和保护地栽培的优良品种,其丰产性、品质、耐贮性、抗寒性和抗病虫草害等方面明显优于主栽品种791。平丰10号韭菜无公害高效栽配技术关键步骤是:产地选择、播前准备、播种、定植、田间管理、收割、病虫草害防治。  相似文献   
6.
辣椒新品种平椒杂1杂交种制种的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辣椒杂交一代平椒杂1是平顶山市农业科学院利用优良自交系培育的辣椒杂交新品种. 该品种2007年育成,2012-2013年参加河南省辣椒区域试验,2013年参加河南省辣椒生产试验,2014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新品种鉴定(豫品鉴菜2014001),2014年确立为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平椒杂1自育成以来累计推广面积3 000 hm2以上.  相似文献   
7.
以冬季回秧、抽薹期集中但较晚的‘豫韭菜一号’和冬季不回秧、抽薹期分散的‘平丰8号’为试验材料,比较抽薹前的收割次数为1次、2次、3次和4次时,韭菜在抽薹期、抽薹率、薹高、单薹蒴果数和种子千粒重等方面的差异,以探讨收割次数对不同类型韭菜生殖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抽薹前,‘豫韭菜一号’仅收割1次的效果最好,‘平丰8号’收割2次的效果最好。同时,通过测定‘豫韭菜一号’生长期内的可溶性糖和蛋白质含量,发现在四种处理方式中,仅收割1次的材料在生殖生长阶段的可溶性糖含量显著偏高,蛋白质含量显著偏低。  相似文献   
8.
玉米发霉现象调查及其对养猪业、饲料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超  王秋  王建章  王继芸 《吉林农业》2011,(12):215-216
2003年国内玉米发霉现象较往年严重。玉米发霉严重影响母猪生产繁殖性能以及仔猪成活率,从而影响到生猪补栏。养猪业存栏量、出栏量受到较大的影响波及到饲料需求,饲料企业因此损失惨重,玉米发霉对整个产业链产生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9.
植物小孢子培养技术是获得单倍体的一种高效的方法,已成为现代育种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综述了影响小孢子胚状体诱导及植株再生的主要影响因素,提出了该技术需要解决的问题,以期为今后植物小孢子技术的进一步研究和更广泛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试验采用两因素交叉分组设计,探究了不同施药间隔(20 d,30 d)下不同浓度(2 mL/L,3 mL/L,4 mL/L,5 mL/L)乙烯利处理对夏季韭菜生长及种子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两种施药间隔下,施用乙烯利都能够抑制株高增高、叶长伸长及花薹伸长,促进假茎及花薹的增粗,且乙烯利浓度越高,作用效果越明显;韭菜种子产量及千粒重则随着乙烯利浓度的增加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其中,4 mL/L乙烯利处理效果最佳。相同乙烯利浓度下,相较于施药间隔30 d,施药间隔20 d对株高、叶长、花薹高度的影响更为显著。综上,结合韭菜生产实际及生产成本,夏季韭菜生产田每隔20 d喷施一次浓度3 mL/L乙烯利已可达到控旺目的。而对于韭菜制种田而言,抽薹前,每隔20 d喷施一次浓度4 mL/L乙烯利防花薹倒伏、种子增产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