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1篇
  2篇
综合类   4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是养猪场多发病,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为了摸清遂平县规模猪场该病流行情况,本调查选择48家猪场,采集1155份血清,ELISA抗体检测。结果表明,无论免疫或者未免疫猪场都感染了PRRS,阳性率分别为87.5%和90.8%。应引起高度重视,加强防控。  相似文献   
2.
综述甘蓝雄性不育的来源和类型及其在细胞学、遗传学、生理生化和分子标记等方面的研究进展,简介甘蓝雄性不育的选育及育种应用,最后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红辣8号’是以雄性不育系923A作为母本,自交系J21-2作为父本杂交配制而成的加工型F1代种。该品种株型集中,中晚熟,挂果能力强。果实线形,椒条顺直,果面油亮,青果绿色,成熟果鲜红色。果长17~19 cm,横径1.3 cm,单果质量13.9 g。食味辛辣浓香,维生素C含量132.6 mg·kg-1,辣椒素含量0.17%。高抗疫病、青枯病,鲜椒产量27 021 kg·hm-2,适宜贵州、四川等西南地区春夏季节露地栽培。  相似文献   
4.
正贵州高山地区空气湿度大,雨量充沛,辣椒病害较严重,主要病害有猝倒病、立枯病、病毒病、疫病、白粉病、青枯病、炭疽病、疮痂病等;主要虫害有小地老虎、烟青虫、蚜虫、蓟马等。病虫害防治要做好预测预报,做到早防,根据田间病虫害发生的种类和药剂作用的特性,选择不同类型的药剂混合交替使用,视病虫害发生的情况及天气情况选择打药的时间。同时对倒伏的植株进行培土或固定,防止倒伏引起烂果而传染病害。选用抗病品种、选择适宜种植的  相似文献   
5.
正辣椒是喜温蔬菜,怕霜冻,忌高温,生长适温为15~25摄氏度。目前贵州鲜食辣椒生产主要有露地覆膜春夏栽培、秋延晚栽培和冬春提早栽培3种方式。其中露地覆膜春夏栽培是目前贵州省面积最大的栽培方式,也是最经济的一种生产方式。1鲜食辣椒3种栽培方式茬口安排辣椒忌连作,种植间隔期一般不宜少于3~5年。栽培地宜选择葱蒜类、豆类、玉米、小麦、高粱等为前茬,也可与西瓜、甜瓜间套作,但切不可与谷子、  相似文献   
6.
丛枝菌根真菌对岩溶区植物水分吸收利用的促进作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岩溶区季节性干旱频繁发生,植物生长受到限制。丛枝菌根真菌是岩溶生态系统中重要生物组份,对植物水分吸收与生长具有积极的效应,可促进植物生长和增强植物抗岩溶干旱的能力。文中通过分析岩溶干旱环境下植物水分利用策略,探讨丛枝菌根真菌对植物水分吸收利用的促进作用及其菌丝输水、改善土壤团聚体和植物营养、影响水通道蛋白基因表达等调控机制,指出今后在应用稳定同位素探索岩溶植物水分利用策略时尚需考虑植物类型、岩溶生境等因素影响,还需加强土著优势菌种的筛选及深入研究植物水分吸收利用的调控机制,以期为石漠化地区植被修复重建科学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研究生物炭和丛枝菌根(arbuscularmycorrhizal,AM)真菌对连作辣椒生长和土壤养分的影响,可为辣椒连作土壤改良和新型肥料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采用温室盆栽试验,设置4个生物炭添加水平(0、1%、2%、3%), 2个接菌水平[接菌(+AM)和不接菌(-AM)]。辣椒生长60 d后收获并测定其生理指标、土壤酶活性及土壤养分含量。结果表明,施加生物炭和接种AM真菌处理促进了连作辣椒的生长,提高了辣椒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叶绿素含量。接种AM真菌对辣椒的促生效果弱于生物炭,而生物炭和AM真菌配施的促生效果最佳。接种AM真菌促进辣椒对P吸收的效果优于生物炭;但对于K吸收来说,施加生物炭的效果优于接菌。生物炭(3%)和AM真菌配施条件下,辣椒根部N、P、K含量分别较对照(0生物炭和-AM处理)显著提高74.04%、106.42%和78.82%。生物炭(3%)与AM真菌配施处理菌根侵染效果最佳,侵染率高达58.96%,较0生物炭+AM处理提高41.59%。土壤pH随生物炭添加量的增加呈增加趋势,但差异不显著。土壤脲酶、蔗糖酶活性随生物炭添加量的增加呈增加趋势,且差异显著,接种AM真菌处理对其影响不显著。土壤速效钾、有效磷、有机质含量随生物炭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接种AM真菌对土壤有机质含量、阳离子交换量(CEC)无显著影响。土壤速效钾、有效磷、碱解氮含量均在生物炭(3%)和AM真菌配施条件下达最大。与单一处理相比,生物炭和AM真菌配施在促进连作辣椒生长、改善连作土壤养分方面具有显著的协同增效作用,尤其是3%生物炭与AM真菌配施条件下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8.
朱文超  胡明文  廖芳芳  苏丹  白立伟 《园艺学报》2020,47(Z2):2987-2988
‘辣研101’是以雄性不育系PBC521A ב黄杨小米辣’配制的加工型朝天椒一代杂种。果长7.51 cm,果实指形朝天,成熟果红色,味辣,平均单果质量(鲜)3.58 g,平均鲜椒产量21.33 t · hm-2。结果性好,品质好,适宜加工。高抗青枯病及疫病,抗逆性强,适合贵州辣椒栽培区及省外气候条件相似的地区栽培。  相似文献   
9.
为筛选适合石阡县栽培的辣椒新品种,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地膜覆盖高厢栽培,以辣丰三号为对照,比较红辣十八号、辣研6号等13个辣椒新品种的产量、抗病性、熟性、品质,初步筛选出适合在石阡地区推广的辣椒新品种。试验结果表明,Cy16012、红辣十八号、辣研7号等品种产量高,抗性强,适合在石阡地区及气候相似区域种植推广。  相似文献   
10.
‘红辣3号’是以903为母本,贵州独山线椒高代自交系7122为父本配制而成的细线型制干用一代杂交种。株形紧凑,整齐一致,早熟,前期易坐果,连续挂果能力强。果实细线形,果长19~22cm,果肩宽1.2~1.4 cm,果肉薄,肉厚0.22 cm,单果鲜质量18 g。商品果绿色,成熟果颜色深红鲜艳。果面光滑,微皱,果直,不弯曲。青果维生素C含量0.385 mg·g-1。干物质含量高达15.6%,辣味香浓。抗病抗逆性强。鲜辣椒18 716.64 kg·hm-2,适宜在贵州及相似气候区域春夏露地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