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8篇
综合类   6篇
农作物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高产、优质、抗除草剂谷子杂交种晋谷50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晋谷50号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粱研究所谷子课题组利用新选不育系晋高1A为母本,自选抗除草剂恢复系GRp-8为父本于2005年组配而成。2005~2007年连续在所内进行了产量和抗性试验及鉴定。2008~2009年进行了山西省多点区域试验,产量与性状都比对照表现优良。于2010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晋谷50号。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外源硒对谷子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在大田条件下以‘长农35’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在谷子抽穗期叶面喷施不同浓度亚硒酸钠,分析谷子叶绿素含量、叶片SPAD值以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叶面喷施亚硒酸钠提高了谷子功能叶的叶绿素含量并且显著影响谷子叶绿素的荧光特性,叶面喷施合理浓度的硒可以提高谷子叶片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对电子传递(ETR、ФPSⅡ)和光化学猝灭系数(q P)有增强作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 N),从而削弱PSⅡ光能的热耗散,增大PSⅡ的光化学效率。由此可见,叶面喷施硒对谷子叶绿素光和色素、叶片SPAD值以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相关指标有明显正效应,在谷子抽穗期叶面喷施硒浓度67.84 g/hm2对其叶绿素荧光特性增益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不同种植密度条件对早熟玉米‘晋单84号’生长性状及品质的影响,以玉米品种‘晋单84号’为试验材料,在4.5万株/hm2、5.25万株/hm2、6万株/hm2、6.75万株/hm2、7.5万株/hm2 5个不同种植密度条件下,研究‘晋单84号’的农艺性状表现、产量及籽粒品质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晋单84号’的产量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在密度6.75万株/hm2时最高,为12825.8 kg/hm2;籽粒品质蛋白质含量随密度增大表现为逐渐下降的趋势;粗脂肪含量表现为与密度负相关的变化趋势;粗淀粉含量在6.75万株/hm2密度下达到最高73.4%。以上试验研究为确定‘晋单84号’在山西中部地区最适宜密度及高产栽培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李志华  穆婷婷  李爱军 《种子》2021,(3):124-131
基于2019年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展示谷子部分登记品种的春谷早熟区和中晚熟区试验数据,对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和山西省晋中市展示点69个参试品种的主要农艺、产量和品质性状以及抗逆性进行比较与分析。参试品种与各自对照相比,产量变幅为4425~4942.5 kg,株高变幅为111.0~178.6 cm,籽粒蛋白质含量变幅为8.85%~15.47%,籽粒脂肪含量变幅为1.06%~5.69%,籽粒淀粉含量变幅为58.81%~86.8%,春谷早熟区生育期变幅为108~122 d,春谷中晚熟区生育期变幅为118~126 d。谷子品种展示评价体系,对谷子登记品种的生产性能进行综合评定,旨在为谷子品种的合理评判以及谷子的引种与推广提供科学依据。选育食味上佳兼具功能性的优质商品性品种和株高适宜机械化收获品种是今后谷子育种目标和方向。  相似文献   
5.
利用“两系”进行谷子杂种优势制杂交种时,不育系抽穗期和开花期常较恢复系早,二者只有错期播种才可在花期相遇并杂交结实。通过改良现有不育系与抗除草剂恢复系抽穗期和开花期,选育出符合谷子“两系”改良育种目标的优良高度雄性不育系3个(Y1A、Y2A和Y3A)及抗除草剂拿捕净恢复系5个(K17-1、K18-49、K18-54、K18-62和K18-70),按NCII不完全双列杂交组配15个组合,分析亲本和杂交组合配合力、超亲优势及超标优势,预测其杂种优势。结果显示,亲本的配合力各不相同,有不同优良农艺性状选择方面利用价值;杂交组合间各性状超亲优势和超标优势表现存在差异,但杂种优势无关联、无规律性,分析预测亲本存在杂种优势。同时,“两系”亲本各自性状表现优良,选出的杂交组合Y3A×K18-49具有强杂种优势,可作为苗头杂交种继续进行杂种优势育种。本研究结果为谷子杂交种制种提供了可同期播种的“两系”亲本及苗头优良杂交种,简化了谷子杂交制种环节。  相似文献   
6.
外源硒对谷子生理特性、硒含量及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目的】探索不同生育期喷施不同浓度硒对谷子产量、品质、保护酶活性及籽粒硒含量的变化规律,明确谷子外源硒的最佳施用量和最佳施用期,为富硒谷子的生产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春谷长农35、夏谷冀谷20、抗除草剂杂交谷晋谷50为试验材料,采用田间试验,设置6个供硒水平(清水对照(T0)、16.96g·hm~(-2)Na_2SeO_3(T1)、33.92 g·hm~(-2)Na_2SeO_3(T2)、67.84 g·hm~(-2)Na_2SeO_3(T3)、135.68 g·hm~(-2)Na_2SeO_3(T4)、271.36g·hm~(-2)Na_2SeO_3(T5)),在苗期、抽穗期、灌浆期叶面喷施,研究不同生育期不同供硒水平对不同品种谷子生理生化指标、产量、品质及硒含量的影响。【结果】不同浓度外源硒叶面处理谷子,不同生育期SPAD、POD、SOD、MDA、GSH和GSH-Px等6个生理生化指标,品种间达极显著差异水平(P0.01),并且除MDA外,其他均主要表现为随着硒浓度的增加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T3处理达到最大,抽穗期SOD、POD、GSH-Px的活性、GSH含量和SPAD分别比对照增加18%、44%、94%、97.4%和9%,外源硒能够显著提高谷子籽粒硒含量,并且不同喷施时期、不同品种均随着喷施硒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喷施时间对籽粒硒含量的影响为灌浆期抽穗期苗期,不同品种同一时期表现为晋谷50长农35冀谷20。在摄入硒的安全范围内,灌浆期T3处理,晋谷50籽粒硒含量达到0.297 mg·kg~(-1),比对照增加8.6倍。叶面喷施硒可以提高谷子粗蛋白、脂肪、赖氨酸和叶酸等营养品质的含量,不同喷施时期不同品种谷子粗蛋白、赖氨酸和叶酸含量与对照相比,均表现为T3处理增加最多,最高增加了13.9%、17.9%和7.5%。与对照相比,不同浓度硒可以提高谷子产量,具体表现为随着硒浓度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以T3处理达到最大,之后为减小趋势。抽穗期T3处理晋谷50、冀谷20、长农35产量与对照相比分别增加4.9%、4.7%和1.2%。【结论】适量的外源硒对谷子生理特性提升、营养品质改善和产量提高具有促进作用,也有利于富硒功能食品谷子的生产。综合分析,抽穗期喷施亚硒酸钠67.84 g·hm~(-2)为谷子叶面喷施硒的最佳施用期和最佳施用量。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有机肥对谷子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采用大田试验,以晋谷57为试验材料,设置不施肥(T0,为对照)、化肥(常规施氮量180 kg/hm2,T1)、有机肥6 250 kg/hm2(T2)、有机肥8 750 kg/hm2(T3)和有机肥11 250 kg/hm2(T4)共5个处理,对比分析不同处理下谷子的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品质和生物活性物质,并进行成本和效益核算,以期为谷子合理施用有机肥和发展有机旱作农业提供技术支撑。结果表明,不同处理下谷子产量为3 025.25~6 265.20 kg/hm2,其中,T3处理产量为6 265.20 kg/hm2,较T0处理显著提高。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发现,产量与穗长、穗粗、单穗粒质量、单穗质量、千粒质量和出谷率呈极显著正相关。从谷子籽粒品质来看,T1~T4处理均可以改善籽粒品质,T3处理下的蛋白质、脂肪和淀粉含量增幅最高,分别较对照增加1.74%、0.76%和7.28%;T3处理还显著...  相似文献   
8.
山西的地势气候条件使之形成了天然的小杂粮王国,谷子在山西杂粮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通过对谷子种植生产现状分析和生产发展趋势的探讨,总结出关于山西谷子生产可持续发展及构建谷子产业链的建议。在实现谷子标准化生产的基础上,培育良种、专用种,利用谷子营养优势,开发.谷子深加工产业,开拓健康谷物市场生产。而谷子市场的进一步拓宽,必将使其在山西省的农业经济发展中占居更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山西的地势气候条件使之形成了天然的小杂粮王国,谷子在山西杂粮生产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通过对谷子种植生产现状分析和生产发展趋势的探讨,总结出关于山西谷子生产可持续发展及构建谷子产业链的建议。在实现谷子标准化生产的基础上,培育良种、专用种,利用谷子营养优势,开发谷子深加工产业,开拓健康谷物市场生产。而谷子市场的进一步拓宽,必将使其在山西省的农业经济发展中占居更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晋中市谷子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5个品种、5个杂交组合共10份材料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通过田间试验,对植株产量及生育期性状指标进行观测、调查和数据汇总,从中筛选出适宜当地种植的高产、优质、抗病的优良组合晋1A/大同22、晋1A/晋谷29号、晋1A/谷丰2号,为大面积示范和推广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