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58篇
农学   9篇
  34篇
综合类   90篇
畜牧兽医   67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3篇
  1965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肿瘤是危害人类健康的恶性疾病,近年来越来越多证据显示肿瘤与干细胞有着密切的关系。肿瘤可能是干细胞在异常微环境中差异分化的结果。它与正常干细胞有相似的表面标志和生化特点。在此,综述了干细胞与肿瘤发生的关系及干细胞工程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前景,旨在为肿瘤发生发育的研究及干细胞在肿瘤治疗方面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3.
牛胎儿成纤维细胞分离与体外培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研究以 4 5d牛胎儿为材料 ,使用 0 .2 5 %胰酶 + 0 .0 4 %EDTA消化液 ,分离得到牛胎儿成纤维细胞 ,体外培养传代至第 2 8代。本实验描绘出牛胎儿成纤维细胞生长曲线 ,并发现α MEM是一种适合牛胎儿成纤维细胞生长的培养基。分离得到的牛胎儿成纤维细胞传至第 1 8代时核型仍然正常 ,冷冻、解冻后细胞可继续传代  相似文献   
4.
动物克隆技术及其意义西北农业大学常万存窦忠英1997年2月27日,英国的《自然》杂志发表了Wilmut等人题为“来自胚胎和成年哺乳动物细胞的存活后代”一文,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该文报道了1996年7月5日诞生于苏格兰首府爱丁堡罗斯林研究所的小绵...  相似文献   
5.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了10只西农萨能奶山羊分娩期外周血浆、脐静脉、羊水和尿水中孕酮(P)、雌激素(E)、前列腺素E_1(PGE_1)和前列腺素F_(2α)(PGF_(2α))的含量,并对其分娩机理作了探讨。 产前72~12小时,外周血浆P水平迅速下降,与E水平逐渐上升呈极显著的负相关(r=-0.95,P<0.005);产前60小时至产出期,E和PGF_(2α)逐渐升高,二者呈极显著的正相关( r=0.93,P<0.005)。开口期,E、PGE_1和PGF_(2α)迅速增加,三者均于产出期达峰值,分别为2158±294、1397±398和744±181pg/ml(x±SE)。分娩后,P、E、PGE_1及PGF_(2α)均明显下降。 脐静脉血浆P、E、PGE_1和PGF_(2α)分别是胎羔排出时母体外周血浆含量的3.4、2.1、3.5和36.0倍,羊水中E、PGE_1和PGF_(2α)分别是该时期母体外周血浆含量的1.4、2.0和7.0倍。  相似文献   
6.
为了克隆奶牛Oct4基因开放性阅读框全序列,并建立高效、稳定产生逆转录病毒质粒pMSCV-Oct4的包装细胞株.我们以50~60日龄的胎牛原始生殖嵴为材料,用RT-PCR的方法扩增出牛Oct4基因全序列,全长为1 083 bp与GenBank公布的序列的同源性为99.4%.将其插入到逆转录病毒载体pMSCVneo的多克隆位点,获得重组逆转录病毒质粒pMSCVneo-Oct4.鉴定正确后,通过Lipofectamine2000将其转导入包装细胞PT67,用含有G418的培养液进行抗性筛选,获得阳性细胞克隆.细胞上清经过RT-PCR、透射电镜及病毒滴度测定等方法鉴定,证实所包装病毒存在,其滴度值为8.83×107 cfu/mL.试验结果表明我们已获得携带牛Oct4基因的高滴度感染性逆转录病毒.  相似文献   
7.
人胚胎成纤维细胞的分离培养与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波尔山羊胚胎移植应用研究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2年10~11月,分4批使用阴道栓 FSH对36只供体波尔山羊进行超数排卵处理.在放人阴道栓的第12~15d,连续4d递减量早晚肌注FSH.34只供体羊发情、配种、采胚(反应率94.44%,34/36),平均采胚18.03枚(613/34),其中可用胚平均15.65枚(532/34),可用胚率86.79%(532/613),将532枚7日龄可用胚移植给277只受体关中奶山羊,妊娠217只,妊娠率78.34%.妊娠受体羊共产羔257只,每只供体平均获羔羊7.56只,供体羊采胚后,平均45 d发情配种,有34只妊娠,产羔65只,平均产羔1.91只.胚胎移植羔羊性别、初生重、发病率和波尔山羊自繁羔羊无显著差异(P>0.05).本次波尔山羊胚胎移植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技术成熟,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观察小鼠ES-D3细胞在MEF、新生牛睾丸支持细胞(nBTSCs)和新生兔睾丸支持细胞(nRTSCs)饲养层上生长4 d nanog基因的表达水平和生长行为。RT-PCR分析显示,MEF饲养层上培养4d的ES-D3 nanog基因含量高;nBTSC饲养层上培养nanog基因表达较低;而RTSC饲养层上培养nanog基因表达最低。结果显示:不同饲养层上的ES-D3细胞集落形态和培养4d分化程度有差异。在MEF饲养层上的ES-D3细胞培养4d,集落形态仍然很规则,细胞间紧密,集落表面少见大细胞,AKP染色强阳性。在nBTSC饲养层上的ES-D3细胞,集落界限清晰,AKP染色显示,集落大部分细胞呈阳性,少数的细胞集落为弱阳性,可见集落表面分散有较多的大细胞。在nRTSC饲养层上的饲养层上的ES-D3,集落隆起不明显,集落界限不清晰,大部分集落形态不太规则,AKP染色显示集落中部分细胞呈阳性,少数的细胞集落为全阴性,集落表面有较少的大细胞,集落周围有伸出的成纤维细胞。  相似文献   
10.
小鼠胚胎干细胞体外定向诱导分化成骨细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小鼠5d龄ES-D3细胞源的类胚体(EBs)单细胞,按5×104/mL接种6孔细胞培养板,在DMEM基础培养基中使EBs单细胞贴壁培养。于第14!21天时,分别添加60%成骨细胞条件培养液(A组)、50μg/mL维生素C"50mmol/Lβ-磷酸甘油(B组)和50μg/mL维生素C"50mmol/Lβ-磷酸甘油"1μmol/L地塞米松(C组),并设不添加诱导剂对照组(D组)。第22天时用1%茜素红染色显示阳性细胞,计算成骨细胞诱导形成率,数据用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检验。结果表明,A组细胞增殖呈团状聚集,茜素红染色阳性细胞结节多分布于聚集的细胞群内及其边缘,成骨细胞诱导形成率为10.04%,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B组诱导分化的细胞分泌物形成网状结构,茜素红染色阳性细胞分布在这些网状结构中,成骨诱导形成率为7.4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C组茜素红染色阳性细胞分散而均匀,但未出现网状结构,成骨细胞诱导形成率提高至27.57%,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