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9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2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3篇
  17篇
综合类   42篇
农作物   12篇
畜牧兽医   10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1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不同色彩棉花抗旱性鉴定指标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抗旱性不同的白棉、棕棉和绿棉品种(品系)为试验材料,应用多元统计分析的理论与方法,研究了不同水分亏缺灌溉条件下花铃期棉花生理生化指标与抗旱性的关系.结果表明:棕色棉BC05-07-18-2抗旱性最强,绿色棉G3-6抗旱性最弱,叶片相对含水量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可作为棉花抗旱鉴定的重要指标,叶绿素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可作为参考指标.棉花品种的抗旱系数与叶片相对含水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存在线性回归关系,与细胞膜透性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3.
底墒对旱地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针对甘肃陇东旱作雨养农业区的冬小麦产量低而不稳,水分利用效率低下,冬小麦夏季休闲期正值该区的降雨高峰期,降雨和无效蒸发同步且土壤保持水分不足的问题开展试验研究。通过夏季休闲期的地膜覆盖、集雨抑蒸,提高播前底墒,并对模拟底墒试验的产量、水分利用效率进行了研究分析得出:播前底墒对该区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有显著的影响,通过提高底墒,对于稳定产量有较大贡献,提高生育期降水利用率,对提高产量有较大贡献。在分析多年研究资料的基础上,提出了该区冬小麦产量和播前土壤水分含量之间的模拟关系式以及冬小麦产量和生育期降雨量之间的模拟关系式。  相似文献   
4.
抗白粉病胡麻种质资源田间鉴定与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粉病目前已成为影响胡麻产量和质量最常见的病害之一, 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控病害最经济环保的有效措施, 然而抗病亲本材料的缺乏已成为制约抗病品种选育的关键因素。为筛选出抗白粉病胡麻材料, 本研究在田间自然感病的条件下, 采用病情指数法对300份国内外胡麻种质资源材料进行了抗白粉病鉴定和评价。结果表明, 所有供试材料均程度不同地感染胡麻白粉病, 无免疫材料, 仅有5份材料为中抗; 其余295份均为感病材料, 其中8份材料中感, 52份材料感病, 235份材料高度感病。本研究可为抗白粉病胡麻品种的培育及相关抗病基因的发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利用SSR技术快速鉴定2个辣椒杂交品种纯度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辣椒杂交种甘科4号和甘科10号及其父母本进行引物筛选和纯度鉴定,旨在建立供试品种的高效纯度鉴定体系,并对公布的辣椒SSR核心引物进行验证。结果表明,2个品种各筛选出1对引物在亲本间有明显差异,在杂交种中表现为共显性,分别为Es330和Epms923。利用这2对引物分别对供试品种进行纯度鉴定,甘科4号的纯度为96.4%,与田间种植鉴定纯度98.2%相差1.8百分点;甘科10号的纯度为91.8%,与田间种植鉴定纯度92.7%相差0.9百分点。说明筛选出的2对引物对甘科4号和甘科10号种子纯度的鉴定结果真实可靠,可以用于杂交种纯度的高效快速鉴定。  相似文献   
6.
甘肃省节能日光温室近年来发展速度较快.据统计,目前日光温室种植面积已达到1.53万hm2,种植作物种类包括各种蔬菜、瓜类、果类、花卉、育苗等各个方面.我省大多数日光温室的灌溉采用传统的沟灌,但由于沟灌难以有效地控制灌溉水量,不仅水的利用率仅有40%,而且使日光温室内的湿度较大,造成与湿度有关的植物病害逐年加重.进入20世纪90年代,国家和甘肃省对农业节水十分重视,各级政府大幅度增加对设施农业的投入,农业节水的优惠政策不断出台,极大地促进了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全省各地、县、市均引进了国内外许多厂家的先进技术和设备,使我省温室微灌技术和设备有了较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半干旱区集水高效农业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分析集水农业在半干旱区水保型农业发展阶段中形成的必然性,论述了集水农业产生的理论基础、区域发展的可行性以及对半干旱区农业可持续性的作用,指出集水农业技术在恢复植被、环境治理、作物抗旱稳产、设施农业水分供给等方面有显著的作用,具有生产可持续性、生态可持续性、社会适宜性的协调统一。  相似文献   
8.
甘肃中东部半干旱区集雨补灌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分析甘肃中东部黄土高原半干旱区集雨水源的基本特征和特点 ,提出不同作物在不同时期的补充灌溉定额、灌溉次数以及灌溉效果。试验研究表明 ,旱作区主要作物在作物关键需水期和受旱后补充灌水 ,有显著的增产、保苗和稳产效果 ,水分利用效率、供水效率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9.
10.
花粉管通道法转基因棉花后代筛选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棕色棉BC05叶片进行Kan浓度梯度涂抹实验,确定了Kan涂抹筛选的最佳浓度为3.0 g/L,最佳观察时间为涂抹第5天。对Kan抗性植株进行PCR鉴定表明,Kan涂抹筛选可基本准确的鉴别出转基因材料与非转基因材料,但目标基因是否成功整合还必须进行PCR鉴定,田间卡那霉素筛选结合PCR分子鉴定是转基因棉花后代大规模群体筛选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