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综合类   5篇
畜牧兽医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2年   3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以猪精液稀释液主要成分为效应物,研究其对杜洛克猪精液中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Ⅱ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浓度下青霉素钾和硫酸链霉素对酶活力没有影响;EDTA·2Na和维生索C对酶活力有显著的激活作用;葡萄糖和蔗糖对酶活力有先扬后抑的作用;果糖、柠檬酸三钠、三羟甲基氨基甲烷、碳酸氢钠对酶活力则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三羟甲基氨基甲烷表现为可逆的非竞争性抑制,抑制常数K1为9.81mmol/L;碳酸氢钠则表现为可逆的混合型抑制,抑制常数K_I和K_ID分别为111.18mmol/L和26.61mmol/L。  相似文献   
2.
种鸡平养时容易出现窝外蛋,如不及时捡蛋,这些窝外蛋往往变成脏蛋,甚至破蛋,失去种用价值,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窝外蛋的多少与管理有密切关系,一般为1%~5%,但若管理不当,有时可高达15%左右.另外,如果种母鸡不在特定的产蛋箱内产蛋,饲养人员就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收集那些地面蛋和网板蛋.最关键的问题是:这样的种鸡群所能收集到且能用于孵化的种蛋大大少于整个鸡群本应在产蛋箱内所产的种蛋.因此,如何减少窝外蛋已成为生产中的一个重要课题,现将鸡的产蛋习性和一例种鸡窝外蛋的防治措施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福建南平地区禽腺病毒(FAdV)血清8a型分离株的遗传演化情况及致病性,旨在为防控血清8a型FAdV感染提供参考。【方法】2022年8月,采集福建南平地区部分肉鸡养殖场出现的以包涵体肝炎为特征的肝脏病料,采用PCR技术检测FAdV核酸,将获得的阳性样品接种在无特定病原体(SPF)鸡胚上进行病原的分离纯化,利用hexon基因测序及序列分析等方法进行病毒鉴定,并在测定分离株毒力的基础上进行动物致病性试验。【结果】接种10 d后,鸡胚死亡,肝脏肿大、出血、坏死、呈土黄色;PCR鉴定和hexon基因序列分析表明,分离株与GenBank上的FAdV E型8a血清型澳大利亚TR59毒株的序列同源性高达99.5%,将该分离株命名为FJNP。FJNP株对1日龄SPF鸡的致死率为44%(11/25);剖检显示,感染鸡肝脏肿大、出血、边缘钝圆、呈土黄色、出现白色坏死点,脾脏和肾脏也出现肿大、出血等症状;肝脏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感染鸡肝细胞大量变性坏死,肝细胞核可见嗜碱性包涵体及大量淋巴细胞浸润。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显示,感染鸡体内多个组织器官均检测到病毒,且主要分布在肝脏,攻毒3、5、7...  相似文献   
4.
为了比较不同饲养密度对猪行为和福利的影响,试验选取体重10~15 kg长白仔猪和50~60 kg长白和大河乌猪育肥猪,在固定圈舍面积(9 m2)内分别饲养8,10,12,14,16头,进行行为观察、行为数据采集、分析及日增重的测定。结果表明:随着饲养密度的增大,长白仔猪和育肥猪的日增重均下降,对行为表现的影响显著(P0.05);随着饲养密度的增加,猪的福利水平逐渐下降,且对大河乌猪的行为异常和福利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5.
近日,在福建省南平市某鸡场发现一株新的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毒(IBDV)流行株,并将其命名为IBDV-FJ02.为了明晰IBDV-FJ02株遗传变异情况和临床致病特征,进行了A节段基因组序列和特征性氨基酸位点的分析、基于A节段和B节段的新型基因型分类以及对无特定病原体(SPF)鸡致病性的研究,旨在为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防治提供依据.结果显示:IBDV-FJ02株A节段核苷酸序列与早期变异株E的同源性最高,达95.6%,与中国变异株SHG558在同一分支上;IBDV-FJ02株VP2-4-3蛋白氨基酸序列第222位氨基酸为T,第249位为K,第318位为D,参考变异株中仅GLS、E与其一致,位点N213、T222、K249、 D318、E323均符合变异株的特征.根据新型基因型分类方案,显示IBDV-FJ02株属于A2dB1基因型,即IBDV新型变异株类群.致病性测定结果显示:IBDV-FJ02株感染3周龄SPF鸡并不会导致感染鸡只死亡,在感染后21 d内,主要引起鸡只法氏囊的严重萎缩...  相似文献   
6.
建立了鸡肉、鸡肝和鸡蛋中氯霉素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方法,试样经三氯乙酸除蛋白及乙酸乙酯液液萃取提取和净化后,C18柱HPLC进行分离,多反应选择离子检测。方法的回收率和变异系数分别在80%~110%和8%~10%。该方法对鸡肉中氯霉素检测限为0.1μg/kg。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福建闽北地区鸡源肠炎沙门菌(SE)的生物学特性及致病性,从该地区肉鸡规模化养殖场鸡群采集疑似病例,通过细菌分离培养、生化特征检测和PCR鉴定进行SE的分离鉴定,并对分离菌进行耐药表型检测和动物感染致病性研究。分离菌耐药表型检测结果显示,经分离鉴定得到的11株鸡源SE,对氨基糖胺类和β-内酰胺类耐药比较普遍,且多重耐药菌株占比高达81.81%;致病性检测结果显示,攻毒组鸡只在感染后24 h开始出现死亡现象,3~6 d为死亡高峰期;剖检结果显示,攻毒组鸡只肝脏淤血肿大,肠道组织充血、出血,肠壁变薄;病理切片观察显示,攻毒组鸡只肝脏和肠道组织出现大量炎性细胞浸润、细胞坏死的情况;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的检测结果显示,SE感染诱导鸡只肝脏和肠道组织促炎症细胞因子IL-1β、IL-6、IFN-γ、TNF-α的表达水平极显著(P<0.01)或显著(P<0.05)升高,而盲肠组织紧密连接蛋白ZO-1和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的含量极显著(P<0.01)或显著(P<0.05)下降。表明本地区鸡群感染的沙门菌血清型以SE为主,具有较强的致病力,分离株对氨基糖胺类和β-内酰胺...  相似文献   
8.
以D-果糖、葡萄糖、D-甘露糖和N-乙酰-D-氨基葡萄糖(NAG)为效应物,研究它们对猪精液碱性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ase,EC3.3.1.52)活力的影响及抑制机理.结果表明:在特定浓度范围内,低浓度的葡萄糖对NAGase活力表现为激活作用,而D-果糖、D-甘露糖和NAG对酶活力均表现为抑制作用,抑制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D-甘露糖、NAG、D-果糖;D-甘露糖表现为可逆的竞争型抑制,抑制常数KI为18.36 mmol·L-1;NAG表现为可逆的混合型抑制,抑制常数KI和KIS分别为16.98和55.26 mmol·L-1.  相似文献   
9.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在检测鸡肉中环丙沙星残留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鸡肉中环丙沙星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方法,试样经EDTA-Na缓冲盐提取和净化后,C18柱HPLC进行分离,多反应选择离子检测。方法的回收率和变异系数分别在90%~110%和3%~10%。该方法对鸡肉中环丙沙星检测限为1μg/kg。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离纯化猪精液碱性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制剂,研究其理化性质。【方法】采用硫酸铵沉淀分级分离、DEAE-32阴离子交换柱层析、Sephadex G-100分子筛柱层析和CM-52阳离子交换柱层析方法,分离纯化猪精液的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进行纯度鉴定和酶分子量测定;采用聚丙烯酰胺等电聚焦圆盘电泳法测定酶的等电点。【结果】经分离纯化获得比活力为17 606.15 U&#8226;mg-1、纯化倍数为270.53倍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纯的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制剂。酶催化对-硝基苯-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pNP-NAG)水解的最适pH为5.5,最适温度为50℃。该酶在pH 3.0~8.9区域较稳定;在45℃以下处理30 min,酶活力保持稳定。酶分子中亚基的分子量为58.03 kD,等电点为9.42。酶促反应动力学符合米氏双曲线方程,测得米氏常数Km为1.94 mmol&#8226;L-1,最大反应速度Vm为27.53 µmol&#8226;L-1&#8226;min-1。酶催化pNP-NAG反应的活化能为88.73 kJ&#8226;mol-1。【结论】本试验选用的分离纯化的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