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许仲举  罗拥华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3):7297-7298
对经济学方法论的哲学考量,有助于去获取具有真理性的知识,行为经济学正是起于对传统经济学理论的检验。为此,以行为经济学方法论中的"经验检验"为问题平台,从行为经济学对理论与"经验检验"之间关系的定位出发,进而探讨行为经济学方法论中的"经验检验",最终获得"经验检验"对经济学方法论的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2.
耕地流转原本被认为可以缓解耕地抛荒问题,但是近年来通过新闻媒体报道、网络咨询与投诉以及实地走访发现,不少地方出现耕地流转之后抛荒的现象,必须引起重视。客观上,耕地承租者受低粮价与高投入成本的双重挤压,盈利空间萎缩;主观上,对农业经营预判不足、管理不善,或者流转耕地以套取国家补贴为主要目的,是导致耕地流转之后抛荒现象的主要原因。为此,要从农业补贴政策着手,保障承租者盈利的可持续性,并设法提升承租者经营管理的稳健性,完善项目监督与补贴资金管理,畅通流转耕地抛荒之后的退租与回收渠道,使抛荒得到有效治理。  相似文献   
3.
罗拥华  刘桂玉 《安徽农学通报》2021,27(16):124-127,158
后疫情时代,我国粮食安全之弦需要绷得更紧,更加注重"逆境安全".目前,由于粮食种植比较收益低,耕地流转存在多重障碍以及青壮年劳动力不断抽离等原因,我国耕地抛荒仍未得到根治.在复杂多变的后疫情时代,如果继续让大量耕地抛荒,将会威胁到国家粮食安全.为此,要注重耕地抛荒的长效治理:一是"化零为整",强化抛荒耕地的统一经营;二是推进"一户一田"政策,突破耕地细碎化的权属障碍;三是降低信息搜寻成本,促进抛荒耕地进入流转;四是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抛荒耕地的"接盘者";五是充实农业"工人"队伍,壮大耕地"守望者"力量.  相似文献   
4.
当前我国一边努力治理耕地抛荒,同时也开始实施轮作休耕,引发人们关注。耕地抛荒与休耕有相通之处,但是其本质区别在于:前者一般是单个农户自发的、分散的选择行为,而后者往往是政府有组织、有程序的制度化行为。我国现在面临种种耕地抛荒治理困惑,同时也产生了强烈的对休耕制度的现实需求。促进耕地抛荒向休耕转换,既可以达到巧妙治理抛荒的目的,又可以为国家休耕制度的建立提供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