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5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农村产权抵押融资是我国金融制度改革的重要关注点,同时,也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包括农村产权抵押融资供需研究、农村产权抵押融资制度研究、农村产权抵押融资试验模式研究以及农村产权抵押融资影响研究等四个方面,对近年来国内外的农村产权和农村产权抵押融资问题研究成果进行了述评,同时,也对农村房屋产权抵押融资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并提出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通过多年探索,总结了兰溪市连栋大棚杨梅促早栽培技术规范,包括建棚、建园、温湿度管理、花果管理、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防风雪危害、病虫害防治、采后处理等技术,为浙江省设施杨梅发展提供关键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3.
以羊角槭Acer yangjuechi幼嫩茎段和叶片为外植体,研究基本培养基和植物生长调节剂6-苄氨基腺嘌呤(6-BA),萘乙酸(NAA),激动素(KT)和N-苯基-N'-1,2,3-噻二唑-5-脲(TDZ)对愈伤组织诱导、增殖与分化的影响。试验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诱导外植体产生愈伤组织,并对愈伤组织进行增殖与分化。结果表明:最适宜愈伤组织诱导的外植体为茎段,基本培养基和适当的植物生长调节剂配比均能促进愈伤组织的诱导增殖与分化;诱导效果最好的基本培养基为木本植物培养基(WPM培养基)。在诱导中,6-BA的效果显著高于NAA和KT。羊角槭愈伤组织诱导最佳培养基为WPM+0.3 mg·L-1 NAA+0.5 mg·L-1 KT+0.5 mg·L-1 6-BA,诱导率达62.9%;愈伤组织增殖最佳培养基为WPM+1.0 mg·L-1 6-BA+0.1 mg·L-1 NAA,增殖倍数达2.4倍。TDZ对分化有重要作用,WPM+1.0 mg·L-16-BA+0.1 mg·L-1 NAA+1.5 mg·L-1 TDZ能促进愈伤组织产生最多不定芽芽点。  相似文献   
4.
测定了浙江兰溪市12个不同杨梅种质叶片生长和果实品质特性,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12份杨梅种质果实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筛选出优质杨梅。结果表明,不同种质间叶片特性存在差异,Y3杨梅叶片形态小,热耗散能力强,受到环境胁迫程度相对低,生长状态最为健康;Y11杨梅叶片生长形态最大;荸荠种(Y12)叶绿素含量相对指数和花青素含量相对指数最高。果实品质主成分分析提取到2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80.80%。以每个主成分对应的特征值占总特征值的比重作为权重,构建主成分综合模型,综合得分排名前3的杨梅品种分别为Y7、Y10、Y6。综合叶片与果实品质数据,Y7具有叶片形态大、果实品质优良的特性,可作为育种新材料进行应用。  相似文献   
5.
大棚杨梅栽培有成熟早、采摘期延长、经济效益高等特点,被列为浙江省五大主推技术之一。但我们看到优点的同时也注意到,在大棚杨梅病虫害防控过程中,存在乱用药、多用药的现象,而且相关农药登记工作并不完善,存在监管漏洞,有较大安全隐患。对此,本文主要研究大棚杨梅农药的使用与监管问题,给出合理化建议,对农民增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以13份杨梅种质的成熟期果实为试材,测定果实维生素C(VC)等品质指标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分析了VC与游离氨基酸之间的相关系数,为杨梅果实VC形成的机理研究奠定基础。结果表明,杨梅果实VC含量在409.5~986.7 mg·kg-1;检测出游离氨基酸16种,其中,必需氨基酸8种,赖氨酸占比最大,为22.48%;非必需氨基酸8种,天冬氨酸占比最大,为37.09%;呈味氨基酸包括谷氨酸、天冬氨酸、苯丙氨酸、丙氨酸、甘氨酸和酪氨酸,总含量介于1.92~3.67 mg·mL-1,不同种质呈味氨基酸含量差异明显,呈现不同风味。相关性分析表明,脯氨酸、丝氨酸、丙氨酸、缬氨酸、甲硫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与VC含量之间呈极显著性相关,推测杨梅果实VC与上述游离氨基酸合成途径的调控机制间可能存在竞争关系。  相似文献   
7.
综述了目前茉莉花茶的吸香机理和窨制工艺的研究现状,对比了各种窨制工艺的优缺点。认为在现有基础上,深入机理研究,对工艺流程、参数进行调整,生产香气清鲜、外形优美的新型茉莉花茶,将成为日后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