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畜牧兽医   1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规模化养鸡场主要疫病综合防制研究──鸡群主要疫病药物防制试验赵金旺,肖治军,胡毓骥,陈直(河南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450002)李春玲(\河南省兽医防治站)药物防治疫病多是针对细菌性或寄生虫性疾病而言的。要根据细菌病发生规律及在本场流行情况,也就是...  相似文献   
2.
1发病情况1998年4月,某鸡场一群2188羽、21日龄雏鸡,在以高锰酸钾溶液清洗、消毒乳头饮水系统的第2天,突然死雏38羽,且多为壮雏,还有少部分雏鸡表现精神不振、呼吸困难及腹泻等症状。因发病较急,死因不明,前来求诊。2病理剖检病死雏的口腔、咽喉粘...  相似文献   
3.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是由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流行性呼吸道疾病。以呼吸困难、喘气和血样渗出物的咳出为特征。病鸡能感染所有年龄的鸡,造成死亡、生长缓慢及产蛋减少。自1925年美国发现这种病以来,已流行于世界40多个国家,近年来我国我省都有发生。目前,我省养鸡业发展很快,养鸡总数已达1亿只以上。随着社会饲养量的激增,  相似文献   
4.
<正>鸡传染性喉气管炎及鸡痘是养鸡业中广为流行的两种疫病。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传染病研究室鸡病组的科技人员,应用细胞结葬同步幼殖此株弱毒的新技术,研制成同时防治鸡喉、痘两种疫病的二联疫苗。19名7年11月通过省内、外知名专家的评审鉴定,并获得省二久科系统二等成果奖。  相似文献   
5.
鸡传染性喉气管炎(ILT)和鸡痘(AP)弱毒株能在鸡胚皮肤(CES)细胞中增殖,并引起典型的致细胞病变效应(CPE)。ILT细胞毒含毒量高于鸡胚毒1个滴度(EID_(50)),AP细胞毒含毒量高于鸡胚毒0.79个滴度(EID_(50))。应用鸡胚皮肤细胞同时增殖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ILTV)和鸡痘病毒(APV),其细胞毒毒价较单株接毒的细胞毒有所降低,ILTV的含毒量EID_(50)下降0.03个滴度,CCID_(50)下降0.28个滴度,APV的含毒量EID_(50)下降0.24个滴度,CCID_(50)下降0.25个滴度,但仍分别高于鸡胚毒,ILTV EID_(50)比鸡胚毒高0.72个滴度,CCID_(50)高0.93个滴度。APV EID_(50)高0.55个滴度,CCID_(50)高0.17个滴度,其各自的抗原性和免疫原性都不变。将ILT和AP的第3代细胞毒在CES细胞上同时增殖,待细胞出现75%病变对收获、冻融、加入双抗及防腐剂配制成苗。联苗毒对细胞的感染阶分别为CCID_(50) 7.49(ILTV)和CCID_(50) 7.58(APV),以10倍稀释0.2ml剂量肌肉接种鸡,通过11批108只不同月龄鸡的免疫效力检验,对ILT保护率为83.0%,对AP为82.8%,免疫期均在6个月以上。安全可靠。为防制ILT和AP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6.
接种鸡传染性喉气管炎(ILT)和鸡痘(AP)弱毒鸡胚皮肤(CES)细胞培养物的鸡.经不同时间采血进行ILT和AP中和抗体测定,血清中ILT和AP中和指数明显增高,ILT·AP-CES细胞毒以10~(-1)0.2ml肌肉注射比0.1ml点眼、滴鼻鸡的血清中和指数高;ILT-AP二联细胞弱毒对鸡具有良好的应答反应.为制备ILT-AP细胞弱毒二联苗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正> 在鸡发病过程中,常见到各种不同程度的呼吸道症状.这种症状尤如体温升高一样,是疾病的一种表现形式。而在诊断中却极易混淆,鉴别监加以确诊这类疾病将有助于采取对策。引起呼吸道症状的病因很多,现就常见病作一简要的介绍,以资鉴别。一、传染性喉气管炎:是由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接触性上呼吸道疾病。一般多见于成年鸡,尤其是开产前后的青年鸡。以严重的呼吸困难和咳出血痰为主要特征。病鸡临床表现为频频甩头,咳嗽打喷嚏,张嘴伸脖呈明显的吸气困难;气管罗音严重,常发出尖叫声,咳出混有血液的气管分泌物,严重时导致窒息死亡。剖检病死鸡可见喉头及气管具有典型的出血性炎症,监附有带血的黄白色痰液或干酪样栓塞物。发病率有时可高达90%以上,死亡率一般为15%左右,但混合  相似文献   
8.
自1978年伊朗学者及Himeonov等报道免疫鸡群发生非典型新城疫(ND)流行以来,我国学者李维义(1980)、骆春阳(1982)、陈伯伦及孙宗禹(1984)等也曾相继发表过类似的疫情报告。近几年来,免  相似文献   
9.
鸡法氏囊病(IBD)血清琼扩抗体阴性的5月龄非免母鸡,接种抗原量1.667×107.6TCID50的地方IBD细胞毒油乳剂灭活苗后4个月,鸡血清IBD琼扩抗体检查100%阳性,血清平均抗体水平大于1:7.8;鸡群所产的蛋中,至少有91.3%的鸡蛋卵黄IBD琼扩抗体检查为阳性,65.2%以上的鸡蛋卵黄抗体效价达1:4,平均卵黄抗体水平大于1:5.2,可抵御一般强毒的侵袭。母鸡免后6个月时,只有57.6%的鸡蛋卵黄IBD琼扩抗体检查为阳性,鸡蛋的平均卵黄抗体水平降到1:4以下。  相似文献   
10.
在同一宿主细胞—鸡全胚细胞(CE)上同步增殖培育了鸡新城疫支气管炎、法氏囊病三株细胞弱毒,并研制成三联细胞弱毒疫苗。通过连续12批计200万羽份室内外各项性能指标测试,表明该三联苗安全性能可靠,免疫效果确实,使用方法简便。用20倍超大剂量接种5~15日龄雏鸡无任何不良反应;以常规量滴鼻,点眼或饮水免疫后7~10天产生免疫力;免疫后15天抗新城疫、支气管炎、法民囊病三株强毒攻击的保护率分别为 96.96%、86.25%、及84.06%;对15日龄雏首免,其免疫期至少为30天,35~40日龄时再作二免可维持至65日龄以上;该苗(暂为湿苗)-15℃保存期达半年以上,4℃为1个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