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6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11篇
  1篇
综合类   29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41篇
畜牧兽医   6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8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炜  陈霁巍 《灌溉排水》1993,12(4):20-24
本文在对作物水分生产函数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试验对Jensen模型进行了修正,提出了适合研究区的作物水分环境生产函数,同时,建立了缺水敏感指数εi预报模型。  相似文献   
2.
胡炜  金敬淑 《森林工程》2003,19(3):31-32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投资控制的理论和政策已成为工程造价管理上的重要任务和课题。本文主要从工程造价控制的 3个阶段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3.
于1999年9月-2000年6月对日本紫海胆进行了秋季人工育苗培育技术的试验研究。在整个海胆人工育苗全过程中,采取在换水量、投饵量、吸底清污次数及操作管理强度等方面均降低50%的情况下.受精卵孵化率达96.6%(比较组为95.9%),进入附着变态期的八腕后期幼体成活率为80%(比较组为74.4%)。稚海胆壳径达4mm左右进行剥离,成活率为100%,壳径达到10mm增养殖规格的海胆苗种时,其成活率为43.2%。  相似文献   
4.
金纹细蛾与苹小卷叶蛾是两种重要的果树害虫。通过调查金纹细蛾与苹小卷叶蛾两种性诱剂在苹果园中的试验效果,明确了金纹细蛾诱芯放置的最佳间距为20 m,最佳高度为1 m;苹小卷叶蛾诱芯放置的最佳间距为7.5 m,最佳高度为1.25 m。  相似文献   
5.
河南省新农村建设科技发展战略与对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河南省新农村科技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阐述了发展河南省新农村建设科技发展的指导思想、战略目标、重点领域及主要任务,提出了加快新农村建设科技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6.
烟粉虱是世界性重要害虫之一,严重影响温室蔬菜和花卉以及大田作物的产量。利用自制的LED-塑料杯诱杀器研究烟粉虱的趋光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烟粉虱对三种灯的趋性差异极显著,烟粉虱对甲、乙两种灯趋性较大;三种距离之间差异极显著,15 cm和60 cm对粉虱有很好的诱集效果;黏杀剂之间差异极显著,且黏杀剂1比2的效果好。LED-塑料杯对烟粉虱的诱捕作用最大可达44.4%。  相似文献   
7.
几种药剂防治苹果绵蚜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筛选化学防治苹果绵蚜的药剂及施药方法,笔者选用了目前市场上常见的40%毒死蜱乳油、40%辛硫磷乳油、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2%毒.氯乳油、40%辛硫磷乳油+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增效剂6个药剂进行处理,使用东方红牌高压机动喷雾器,采用淋洗式的施药方法,对苹果绵蚜进行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这6种药剂,在药后7 d的防治效果均达到90%以上,防治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8.
随着全国新课程改革的到来,我国的各大高中都相继把新课程理念深入到了教学中,新课程理念强调的是做好实践,就是更多的把时间交给同学们,让同学多了自己探讨的时间,多了实践理论的机会,这样往往会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尤其是对于化学教学,效果更加明显。因此本文针对现代高中化学教师的要求展开探讨,旨在提高我国高中化学教学整体力量。  相似文献   
9.
为评价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耐盐品系选育效果,以G4、G5代刺参耐盐选育品系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其在低盐度和高盐度环境下的生长、摄食和消化生理的变化。结果显示,30 d实验期间,G4代和G5代2种规格选育刺参在不同盐度环境中的生长情况相似,在低盐环境中的末体重随着实验盐度的降低而下降,在高盐环境中的末体重均随着实验盐度升高而下降;G4代盐度35实验组的特定生长率(SGR)为(0.82±0.06)%/d,摄食率(FR)为(3.54±0.26)%,均与盐度31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G5代实验组刺参呈现相似规律。在盐度为18~31时,G4和G5代的不同规格选育刺参蛋白酶活力随着设置盐度的降低而下降,最低值为G5代盐度18小规格刺参实验组的1.55 U/mg prot;在盐度31~39范围内,各实验组刺参蛋白酶活力随着设置盐度的升高呈降低趋势,但盐度35、37实验组的蛋白酶活力与盐度31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G4和G5代的不同规格选育刺参淀粉酶活力随着设置盐度的变化总体无太大差异;在盐度18~31范围内,G4和G5代选育刺参脂肪酶活力随着设置盐度的降低而下降,其中,盐度18和盐度22实验组脂肪酶活力显著低于盐度31对照组(P<0.05)。研究表明,选育刺参在适应生长、摄食及激活消化酶活力的盐度值范围与普通刺参具有显著差异;G4和G5代选育刺参选育性状稳定性较强,历代定向选育对刺参群体抗逆性状的遗传改良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正>我国鲍的养殖技术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人工育苗技术的突破,为鲍大规模养殖生产提供了行之有效的途径,进而掀起了鲍人工养殖的高潮,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养殖环境的日趋恶化,导致鲍病害频发、种质严重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