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农学   4篇
综合类   11篇
园艺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解硝基肥料在黔东南地区辣椒上的应用效果,特与等养分单质肥料和当地习惯施肥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施用硝基肥料增产效果显著,667 m~2产量为2 785.34 kg,增产幅度为8.54%,667 m~2净增产值6 400.83元;大田示范667 m~2产量为2 616.4 kg,增幅为7.5%,每667 m~2比当地农民习惯施肥增加纯收益689.9元。试验结果表明在黔东南地区种植辣椒可以适当选用硝基复合肥。  相似文献   
2.
氮钾肥配施比例对准两优527产量及化肥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施肥总量不变的情况下,研究了氮、钾肥基施、穗施不同配比对超级稻准两优527产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凡配施N、K肥料的,产量较对照增加73.56~112.86 kg/667m2,增产14.64%~22.45%,达极显著水平;而配施N、K的处理之间产量均未达显著差异。超级稻准两优527对N、K的吸收总量及肥料利用率随穗肥用量的增加而提高,在施肥上采用前轻后重的施肥技术有利于提高肥料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3.
在贵州省耕地施肥分区框架下,分析了2006-2010年在黔东南州不同区域实施的水稻"3414"试验95个,确定了本州不同区域水稻百公斤经济产量养分吸收量和氮、磷、钾化肥利用率,还得到了不同区域水稻基础产量与目标产量的线性关系,最后综合提出在黔东南州不同区域种植水稻时推荐施肥量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4.
山地猕猴桃园间作夏季绿肥品种的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筛选出适宜山地猕猴桃园间作的耐阴性强、鲜草产量高、养分供应量大的夏季绿肥品种,在贵州省施秉县甘溪乡猕猴桃园选择当地有代表性的爬山豆(本地饭豆)、本地黄豆(十月青)、绿豆、红饭豆4个豆科夏季绿肥品种进行间作大区试验。结果表明:爬山豆的鲜草产量最高,达1 875.5kg/667m~2,分别比本地黄豆、绿豆、红饭豆品种增产111.6%、144.9%、162.2%,差异达极显著水平;N、P2O5、K2O养分供应量爬山豆最高,达18.45kg/667m~2;间作绿肥处理猕猴桃果实的Vc、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均比CK(空白对照)高,表现为爬山豆绿豆本地黄豆红饭豆CK,总酸依次为CK红饭豆本地黄豆绿豆爬山豆;间作绿肥均能明显降低土壤温度,保持土壤水分,对缓解猕猴桃园旱情有一定的作用,尤其爬山豆的综合表现最好,是施秉县山地猕猴桃园适宜的夏季绿肥品种。  相似文献   
5.
为筛选到适宜黔东南丘陵冷凉区域种植的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以生产上应用面积较大的F优498为对照,选用市场上销售的12个优质稻新品种在贵州省丹寨县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各参试品种生长情况、农艺性状正常,均可正常结实;从产量来看,甬优1540产量最高,为707.17 kg/667 m2,极显著高于F优498,较F优498增产7.12%;其生育期为167 d,株高为108.8 cm,有效穗为15.3万穗/667 m2,穗长为20.0 cm,穗粒数为212.8粒/穗,抗稻瘟病、稻曲病、纹枯病,可作为优质稻品在当地进一步开展示范推广。麟两优华占、蓉18优2348、荃优鄂丰丝苗及金龙优263的产量分别较F优498增产5.98%、4.52%、3.79%、0.33%,其中,除金龙优263与F优498产量无显著差异,其他3个品种产量均显著高于F优498,可进一步多点试验示范。  相似文献   
6.
为验证油菜测土配方施肥的增产效果,掌握三穗县油菜氮肥、磷肥和钾肥的利用率状况,开展了油菜测土配方施肥试验。结果表明:在测土配方施肥优化栽培管理条件下(N︰P︰K=9︰8︰9),油菜产量最高,为154.53 kg/667m~2,分别比无肥区、无氮区、无磷区和无钾区增产92.63%、41.59%、32.36%和13.83%;氮、磷、钾肥料利用率分别为22.75%、38.64%、27.48%。  相似文献   
7.
以黔东南州为研究区域,选取大于10℃积温、剖面构型、排水能力、耕层厚度、地形部位、灌溉能力、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p H、海拔、成土母质、抗旱能力这14个因素作为评价指标,应用Arc GIS软件,利用各县土壤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和行政区划图确定评价单元,从评价单元中获取数据,计算所选因子权重,采用累加法等方法对各黔东南州耕地地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黔东南州耕地总面积425 806.1 hm2,分为8个地力等级,一级地面积16 605.2 hm2,占3.90%;二级地面积37 157.1 hm2,占8.73%;三级地面积57 481.5hm2,占13.5%;四级地面积81 065.4 hm2,占19.04%;五级地面积94 845.4 hm2,占22.27%;六级地面积941 405 hm2,占14.74%,七级地面积890 504.0 hm2,占13.94%,八级地面积16 524.3 hm2,占3.88%。  相似文献   
8.
9.
分析了黔东南州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阐述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辩证关系。提出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0.
马铃薯稻田免耕全程覆盖栽培氮、磷、钾肥效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氮、磷、钾3因素4水平肥料试验,探索氮、磷、钾不同配比对稻田全程覆盖免耕栽培马铃薯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该地区同等肥力和种植条件下,其最佳经济效益施肥量为氮肥(N)7.85kg/667m^2,磷肥(P2O2)8.63kg/667m^2,钾肥(K2O)11.52kg/667m^2,其产量为1824.5kg/667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