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27篇
农作物   5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稻新品种“常农粳2号”(原名89-94)系常熟市农科所1989年采用“84G091/秀水04//武育粳2号”复交后,对F1、F2连续非温室加代,于1993年育成的中熟晚粳新品种。该品系1994年开始在生产上试种,并参加各级试验,多年实践证明“常农粳2号”具有米质优、产量高、熟期早、适应性好等特点,深受欢迎,种植面积迅速扩大,自1996年试 种至1999年省内外已累计种植约51.1万亩。该品种2000年4月经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  相似文献   
2.
苏州市发展杂交粳稻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促进优质、高产水稻的发展 ,近年来 ,苏州市开始注重杂交粳稻优势的利用。在杂交粳稻的推广应用过程中 ,促进了该市水稻品质的改良和产量的提高 ,但也经受了失败的考验和遇到了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 ,影响了杂粳的推广面积和速度。这除了杂粳本身的原因外 ,还有农民对杂粳认识上的差异和技术人员对杂粳生长发育特性缺少系统的研究。我们近年来在杂粳的推广应用上做了一些工作 ,根据该市杂粳的推广现状 ,分析杂粳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探讨发展趋势 ,供今后杂粳推广应用作参考 ,以利于加快推广步伐。1 杂交粳稻在苏州市发展及推广应用现状自 1 …  相似文献   
3.
水稻新品种"常农粳2号"(原名89-94)系江苏省常熟市农科所1989年采用84G091/秀水04//武育粳2号复交后,对F1、F2连续非温室加代,于1993年育成的中熟晚粳新品种.该品系具有米质优、产量高、熟期早、适应性好等特点.2000年4月经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BT型粳稻三系不育系武运粳7号A花粉母细胞形成期(处理Ⅰ)和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处理Ⅱ)进行高温(≥35℃)处理试验,观察其花粉粒的染色程度和套袋自交结实情况,研究武运粳7号A育性的稳定性。结果表明,武运粳7号A在高温处理与大田自然生长条件下,黑染花粉率越大,套袋自交结实率就越高,但两者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性;高温处理和大田自然对照都出现了少量套袋自交结实现象,但套袋自交结实率都非常低,变化幅度分别为0~0.13%、0~0.034%,表明在高温条件下武运粳7号A育性仍很稳定,少量自交结实现象基本不会影响其制、繁种纯度达标。  相似文献   
5.
以常熟农科所育成的常规粳稻新品系“99-295”为材料,研究了常规粳稻小苗机插秧和水育秧大苗人工移栽两种栽培方式下的不同表现,总结了常规粳稻小苗机插秧栽培技术特点。  相似文献   
6.
籼粳交后代柱头外露率的遗传表现与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具有一定柱头外露率的籼稻广亲和温敏不育培矮64S作不育基因供体亲本,用太湖稻区具有优良农艺性状,但不具备柱头外露性状的丰关单季晚粳品种作不育基因受体亲本,考察其后代特别是F2柱头外露率的分防表现。同时在选择具有可靠不育性和优良综合笥 前提下选择具有一定柱头外露率的不育株,并逐代选育以达到育成柱头外露率较高的粳稻不育系新品种的目的。研究结果表明,水稻柱头外露率的遗传表现有两个明显特点:⑴分离世代中  相似文献   
7.
三系杂粳常优1号特征特性、栽培要点及开发利用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常优 1号是常熟市农科所育成的优质、高产、抗病、熟期适中、制种容易的三系杂交粳稻新组合。介绍了常优 1号历年的产量表现、特征特性、栽培要点及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优质杂粳新组合常优1号特征特性及栽培要点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常优 1号 (又名 :常优 99- 1)系常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1998年用武运粳 7号A与R2 5 4配置育成的“三系”杂交粳稻新组合。该组合于 1999~ 2 0 0 1年先后参加市、省及全国南方稻区单季晚粳组区试、生产试验 ,连续两年 (2 0 0 0~ 2 0 0 1年 )在江苏省苏南稻区设点进行较大面积  相似文献   
9.
杂交晚粳86优8号施肥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86优8号在总肥量相同,前期施肥相等的条件下,中后期采用不同的肥料运筹方法,结果表明,中后期的施肥时间及施肥量与产量,产量构成因素,植株性状关系密切,杂粳的施肥应重前期,中后期施肥必须慎重,尤其是穗肥施用过多过迟,会使结实率和千粒重下降而影响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依据该组合的特征特性,进行了高产栽培技术研究,通过两年试验示范,初步摸索出符合该组合的高产栽培技术指标,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因种栽培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