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1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蚕丝蛋白在护肤品的研发上具有广阔前景,以桂蚕5号家蚕白茧为对照,对桂蚕H9黄茧进行多种脱胶和溶解方法组合试验,通过检测丝素肽的护肤理化指标,得出黄茧丝素肽的最佳提取方法,再制作成护手霜。结果显示,丝素肽含量在0.5~0.6 mgprot/mL;白茧和黄茧两种丝素肽均有一定美白性、保湿性、抗紫外线及抗氧化性,黄色茧丝素肽的酪氨酸酶抑制率高于白色茧;在抗氧化性方面黄茧与白茧能力相当。  相似文献   
2.
系统阐述了桑叶油茶的研发背景、特点及发展现状,从挖掘和开发方便型桑叶油茶的养生价值,以科技力量推动桑叶油茶产业发展、以基地建设为载体、促进桑叶油茶原料产业融合发展、加大对桑叶油茶的宣传、发挥企业的带动作用四个方面分析了桑叶油茶的发展对策,为今后桑叶油茶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桑黄多糖提取方法进行选取并测定其含量,选出提取率高的多糖提取方法以及最优条件,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酶法较水浴辅助溶剂浸提法和微波辅助提取法得率更高,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20(g:mL)、超声波提取时间40 min、超声波功率300 W、加酶量0.15%,在此条件下,桑黄菌丝多糖得率为(6.58±0.01)%;通过HPLC外标法对桑黄菌丝多糖进行成分分析,得出桑黄菌丝体多糖主要单糖成分有甘露糖、氨基葡萄糖、核糖、鼠李糖、葡萄糖醛酸、半乳糖醛酸、氨基半乳糖、葡萄糖、半乳糖、木糖、阿拉伯糖、岩藻糖;通过对桑黄菌丝多糖进行氧化还原分析,得出桑黄菌丝多糖均有一定的抗氧化能力,但相较VC,桑黄菌丝多糖的抗氧化能力效果略弱。  相似文献   
4.
原种繁育过程中的种茧保护和制种是蚕变为蛹,蛹化成蛾,进而通过蛾交配生产原种的极为重要的变态阶段.这段时期,蛹体或蛾体不再依靠外界供应营养,外界环境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死蛹率、产卵量及蚕卵的质量.因此,种茧保护期和制种期实施有效的管理技术,将对提高蚕种质量产生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柑橘种植面积迅速扩张,成为桑园周边最多的大宗农作物之一,为了解防治柑橘病虫害所用农药对家蚕的影响,更好地指导养蚕生产,对柑橘园常用农药及其对家蚕的毒性进行了综述。广西柑橘园常用农药对家蚕均具有一定的毒性,其中50%烯啶虫胺(烟碱类)可溶性粉剂、20%呋虫胺(烟碱类)悬浮剂、200 g/L丁硫克百威(氨基甲酸酯类)乳油、94.6%丙溴磷(有机磷类)原药、20%虫螨腈(吡咯类)悬浮剂、25%噻嗪酮水分散粒剂、7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吡蚜酮·噻虫胺悬浮剂、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不同剂型的啶虫脒(烟碱类)、5%阿维菌素乳油、80%多杀菌素可湿性粉剂、51.3%甲氨基阿维菌素原药、96%联苯菊酯原药、4.5%高效氯氰菊酯水乳剂、94.8%高效氟氯氰菊酯原药、1%氯虫苯甲酰胺(邻酰胺基苯甲酰胺类)悬浮剂、不同剂型毒死蜱(硫代磷酸酯类)、70%丙森锌(有机硫类)可湿性粉剂、96%哒螨灵(哒嗪酮类)原药、0.01%芸苔素内脂乳油等均为对家蚕高毒或剧毒,即使对家蚕低毒的50%吡蚜酮(吡啶类)水分散剂、5%唑螨酯(苯氧基吡唑类)悬浮剂、10%吡丙醚(昆虫保幼激素类)乳油、20%噻菌铜(噻唑类有机铜)悬浮剂、72%农用链霉素(抗生素类)可溶性粉剂、45%咪鲜胺(咪唑类)微乳剂、2%春雷霉素(抗生素类)水分散剂、40%炔螨特(有机硫美)乳油、200 g/L螺螨酯(季酮酸类)悬浮剂等农药也会对家蚕造成严重的慢性中毒反应,严重威胁正常的养蚕生产。建议了解桑园周边作物的用药情况及其对家蚕的毒性、加强政府的积极引导和农户的互相配合、错开养蚕与喷药时间、协调新建柑橘园与桑园的空间布局、采取大棚种桑等措施,预防柑橘园用药造成家蚕农药中毒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家蚕微孢子虫是家蚕微粒子病的病原,具有食下传染和胚胎传染两种途径,对蚕业生产具有毁灭性危害。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有关家蚕微孢子虫的分子生物学研究也取得重大进展。从家蚕微孢子虫的分子生物学检测、基因序列分析、侵染相关基因等方面进行论述,为家蚕微孢子虫不同功能基因的挖掘提供科学依据,为进一步阐明家蚕微孢子虫与宿主家蚕的侵染机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索广西家蚕原种繁育中省力化的新技术,分析了塑料蚕匾在广西家蚕原种繁育中的应用,研究塑料蚕匾在小蚕、大蚕、上蔟采茧、种茧保护运输以及制种等多个时期的应用。通过对塑料蚕匾与竹蚕匾在物资成本、劳动力成本和操作应用等方面的对比,体现出塑料蚕匾在家蚕原种繁育中具有物资成本低、大蚕期劳动力成本稍高、耐用易消毒和实用性高等优点;同时对应用塑料蚕匾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在杂交原种生产中常出现因品种间发蛾不一致而冷藏雄蛾的现象。为了解广西当家品种两广二号中系杂交原种生产中,对交品种雄蛾6℃冷藏24h对生产杂交原种质量的影响而设计试验。结果显示:932雄蛾6℃冷藏24h后与芙蓉雌蛾交配,芙蓉×932(冷)的有效卵圈率、产卵率、良卵率均显著低于芙蓉×932,并且芙蓉×932(冷)雌蛾单蛾产卵率和良卵率个体间开叉大。芙蓉雄蛾6℃冷藏24h后与932雌蛾交配,932×芙蓉(冷)的有效卵圈率、产卵率显著低于932×芙蓉;良卵率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在原种制种生产大忙期间,往往出现雌蛾过多、雄蛾不足或劳动力不足的情况。针对这一现象,对两广二号4个亲本采用雄蛾二交与冷藏雌蛾制种这两种方法进行对比,调查各品种的良卵率及折净率,评价产卵效果。结果显示,在使用雄蛾二交试验中,各品种的良卵率指数和折净率指数显示:932×芙蓉为95.97%和95.51%,比湘晖×7532高0.47%、0.06%,比芙蓉×932高9.07%、22.80%,比7532×湘晖高12.54%、25.95%,证明932×芙蓉和湘晖×7532经过雄蛾二交后仍保持很好的产卵效果;在冷藏雌蛾试验中,各品种的的良卵率指数和折净率指数分别为:芙蓉×932为100.09%和99.31%,比7532×湘晖高5.25%、4.19%,比湘晖×7532高17.26%、7.53%,比932×芙蓉高20.22%、21.90%,证明芙蓉×932和7532×湘晖经过雌蛾冷藏后仍保持很好的产卵效果。  相似文献   
10.
原种繁育是家蚕三级原种繁育中一个重要的环节.针对广西家蚕原种繁育的现状,分析在家蚕原种生产逐步满足广西全区原种需求,实现生产标准化及工作不断推陈出新的同时,出现原种蚕种质量下降,微粒子病毒率有所上升,农药中毒现象频发,给原种生产带来困难等一系列问题,并针对广西家蚕原种繁育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科学规划,加强引导,做好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