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针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特点,剖析了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弊端,明确了系统需求分析。以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为例,详细介绍了大学计算机基础网络教学平台的开发过程,提高了学习效率,为理论教学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传统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模式和课程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在深入了解目前大学生计算机基础教学培养目标的基础上,结合"微课程"的特点,研究微课程促进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设计有效的"微课程"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3.
程序设计中“计算思维”的教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紧跟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步伐,将"计算思维"引入到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实践活动中,通过循序渐进的教学活动,培养非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实践证明,通过明确培养"计算思维"为教学目标,贯穿教学始终,并与所教授专业相结合,达到了预期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4.
田间作物最重要的特征指标就是叶色,其能够直观地反映出叶绿素含量的变化、作物生长过程中的光合作用、养分情况及水分含量等栽培信息,为田间的作物管理、苗的生长情况的诊断和根据苗的肥力情况提供重要依据。以大豆的叶片为研究材料,测定了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利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提取了叶片的颜色特征值。结果表明,叶绿素含量与颜色特征参数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并建立了与叶绿素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测量马铃薯表面缺陷面积的精度,在分析了其他方法存在缺陷的基础上提出了适用于马铃薯表面缺陷面积计算的椭球模型,并且利用计算机视觉技术恢复马铃薯几何特征参数并以此计算马铃薯表面缺陷面积。实验结果表明,建立在椭球形数学模型基础上的马铃薯损伤面积的计算误差比直接像素法精度平均提高了1 5%。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