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3篇
综合类   4篇
农作物   1篇
  2010年   3篇
  2001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高肥条件下不同种植方式对泛麦5号的群体动态、产量及其构成要素有不同的效果,其中以15cm:30cm宽窄行种植方式产量最高,为最佳种植方式;其次是15cm:25cm宽窄行,而20cm:20cm等行距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2.
不同类型金葵子复合微生物肥在大豆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施金葵子复合微生物肥(生物磷)、金葵子复合微生物肥(防线虫)和L、P、K生物复合肥300 kg/hm2均可增加根瘤数,促花保荚,增加单株荚数、单株粒数、百粒重,降低株高;均能提高大豆产量,增产幅度为5.5%~11.6%,以金葵子复合微生物肥(生物磷)增产最多,金葵子复合微生物肥(防线虫)次之。  相似文献   
3.
一圃三级小麦种子生产技术的实践基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该技术交重复繁殖和循环选择两种种子生产方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国外农业发达国家的种子生产方法和我国种子生产的先进技术为实践基础,解决了当前良种繁育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是适合我国现阶段物质、技术条件的种子生产先进技术之一,已在河南省小麦种子繁育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5.
黄淮麦区小麦抗穗发芽调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黄淮麦芍要小麦品种(系)的抗穗发芽性调查表明;黄淮麦区、无抗穗发芽品种,中等抗性品种(10%-40%)占8.2% ,而不抗穗发芽品种,田间穗发芽率在57.1%-98.3%之间,外引优质品系之中,抗穗发芽品种占18.7%,中抗的占12.5%,抗穗发芽问题应从品种选育着手,结合栽培技术及化学防治。  相似文献   
6.
高肥条件下不同种植方式对泛麦5号的群体动态、产量及其构成要素有不同的效果,其中以15cm:30cm宽窄行种植方式产量最高,为最佳种植方式;其次是15cm:25cm宽窄行,而20cm:20cm等行距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7.
苹果斑点落叶病的特点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小麦应用烯效唑拌种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麦应用不同浓度烯效唑拌种试验表明 :10 0、2 0 0mg/kg拌种 ,对出苗和苗期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但对次生根生长有一定促进作用 ,对基部节间长度影响不大 ,但粗度、干重和单位干重明显增加 ,抗倒能力增强 ,单位成穗数增加 ,对穗粒数和千粒重影响不大 ,有一定增产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