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9篇
  4篇
综合类   53篇
水产渔业   47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循环流水水产养殖系统RAS(Recirculating Aquaculture System)是指水在系统内再生、循环利用的水产养殖系统。循环流水养殖技术国外起步较早,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日臻成熟。目前已在美国、德国、丹麦、俄罗斯、日本、韩国等国家广泛发展。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才开始进行循环流水水产养殖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国际合作教学是全球化在教育方面的体现,是当下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在水产养殖学本科专业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和教育部首批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的支持下,经过四年来的探索和实践,初步构建了多层次的国际化合作教学模式,包括:基于学分互认的中外双学位联合教学项目、基于"ERASMUS+学分"的中欧多边师生交流项目、基于项目研究的学生双向学分交流项目、基于专业相关理论和技能培训的暑期游学和培训项目、基于学分的海外交流生项目、基于科研进展的海外名师讲座项目;完善了国际合作教学项目学生选拔和管理的办法。上述国际合作教学模式的创建和实践,显著提升了学生出国升学的比例,明显推动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水平,提升了学生国际化视野、独立能力和心智,倒逼教师提升英语教育教学能力。为后续进一步提升国际化教学的氛围,建设全英语课程和全英语专业,吸引国外留学生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谭洪新 《水产学报》2004,28(6):689-694
闭合循环水产养殖-植物水栽培综合生产系统主要由鱼类养殖池、蔬菜和花卉水培渠、循环水处理系统构成,是一种新型"养殖-种植-水质净化"生产模式。在上海市青浦区的实践表明:①单位水体红罗非鱼(Tilapiamossambica(♀)×Tilapianilotica(♂))和暗纹东方(Fuguobscurus)的产量分别达到58kg·m-3和12.28kg·m-3,养殖期间,氨氮浓度<1.5mg·L-1,亚硝氮浓度<0.8mg·L-1,DO>5.0mg·L-1;②水栽培蔬菜生长良好,对氨氮、亚硝氮、硝氮、总氮、磷酸盐和COD的最大去除率分别为57.46%、51.72%、3.7%、10.67%、9.72%和21.78%,水培蔬菜渠进水和出水的平均N/P分别为6.60∶1和6.53∶1;③生物过滤器对流经水体的NH 4 N、NO-2 N、COD一次性去除率分别为44.79%、20.31%、20.10%;④泡沫分离—臭氧消毒装置对养殖水体中异养细菌的去除率为93.58%,NH 4 N、NO-2 N的去除率为39.00%、38.10%,能明显提高水体中的pH和DO。  相似文献   
4.
以城市污水ANOXIC—OXIC工艺出水为处理对象,在中试规模上研究了新建组合填料潜流湿地的脱氮除磷效能。结果表明,当COD面积负荷率、TN面积负荷率、TP面积负荷率、HRT(水力停留时间)分别为8.7~22.1g/(m^2·d)、7.29~24.28g/(m^·-d)、0.94—1.84g/(m^2·d)、0.48—0.59d时,①湿地启动阶段,COD去除率为30.3%、面积负荷去除率为6.63g/(m^2·d)、反应动力学常数为0.23m/d;SS去除率为45.5%;氨态氮、亚硝态氮和硝态氮的去除率分别为9.3%、40.0%和25.0%;TN去除率为14.9%、面积负荷去除率3.63g/(m^2·-d)、反应动力学常数为0.10m/d;TP去除率为92.4%、面积负荷去除率为0.93g/(m^2·-d),反应动力学常数为O.94m/d。②稳态运行阶段,COD去除率为33.9%,面积负荷去除率为2.98g/(/m^2·d),反应动力学常数为0.24m/d;SS去除率为50.0%;氨氮、亚硝氮和硝氮的去除率分别为50.2%、41.9%和24.7%;TN去除率为29.9%,面积负荷去除率为2.19g/(m^2·d),反应动力学常数为0.18m/d。TP去除率为90.5%、面积负荷去除率为0.89g,/(m^2·d)、反应动力学常数为0.86m/d。③随TN面积负荷增加,TN面积负荷去除率和TN动力学常数均随之线性增加;随TP面积负荷增加,TP面积负荷去除率随之线性增加,而反应动力学常数呈幂函数增加。  相似文献   
5.
监测条子泥垦区养殖尾水净化河道内的水体和沉积物,以探究河道内的细菌群落结构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河道内水质在不同月份间的差异显著,沉积物的理化性质在不同位点间的差异显著。依总氮(TN)和总磷(TP)判断,河道水体处于富营养化水平,但满足江苏省池塘养殖尾水排放二级标准。碳酸氢钠可提取磷(Olsen-P)表明沉积物不处于高营养水平。水体和沉积物中细菌群落组成的变化同理化性质一致,两环境中细菌群落的多样性、丰富度和组成均存在显著差异。蓝细菌门(Cyanobacteria)是水中的优势菌门之一,在9月份水体中的相对丰度高达39.33%。蓝细菌属(Cyanobium_PCC-6307)在水体(13.34%)和沉积物(8.15%)中均占据最高丰度,对细菌群落的影响最大。水体中水温(T)、TN、可溶性活性磷酸盐(SRP)和高锰酸盐指数(CODMn)与细菌群落显著相关(P<0.05)。除TN外,其余3项指标均与蓝细菌属呈正相关。沉积物中水溶性磷(WSP)、易解析磷(RDP)和总碳(TC)与细菌群落显著相关,WSP和RDP与蓝细菌属呈正相关。应加强对养殖尾水中磷的控制,以限制蓝细菌属在河道中的富集。本研究为沿海垦区水产养殖的尾水调控和健康发展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循环水养殖系统固体废弃物厌氧消化处理技术与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李平  罗国芝  谭洪新 《渔业现代化》2009,36(6):16-19,24
循环水水产养殖系统中产生的残饵、粪便等固体废弃物的处理是实现水产养殖污染零排放的核心技术之一。随着环境法规的完善,政府将逐步要求养殖单位在养殖系统内部对固体废弃物进行处理,已报道的处理方法有堆肥、掩埋等。概述了循环水养殖系统中固体废弃物处理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循环水养殖系统固体废弃物厌氧消化处理技术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讨论应用人工湿地法、生物絮凝技术处理水产养殖固体颗粒物的研究状况。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不同C/N对以生物絮凝反应器为唯一水处理装置的循环水养殖系统的废水处理的影响,以鳗鱼循环水养殖废水为研究对象,分别设置不同DOC/DIN梯度(Dissolved Organic Carbon,DOC; Dissolved Inorganic Nitrogen,DIN,C/N:0、5、10和15)进行相关研究。实验结果表明:C/N=0时(未添加碳源),反应器没有脱氮除磷的效果,NO_3~--N、PO_4~(3-)出现积累;随着C/N的升高,反应器脱氮除磷的效果也逐渐增加,C/N=15时去除效果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 0. 05),TN、NO_3~--N和PO_4~(3-)的去除率(RR)分别为46. 60%、43. 49%和24. 40%;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反应器的SS、TAN和NO_2~--N在C/N=0和C/N=5的去除效果显著高于C/N=10和C/N=15的去除效果(P 0. 05),并且随着C/N的升高而降低;在C/N逐渐升高的条件下,反应器的稳定性逐渐变差,反应器最高可运行的C/N为15;在低C/N(C/N=0和5)情况下,反应器絮体体积指数(SVI-30)始终小于150 mg/L,未出现絮团膨胀,系统稳定性良好;当10≤C/N≤15时,反应器呈现出絮团微膨胀,反应器的稳定性变得较差,但对反应器脱氮除磷效果没有影响。在BFT(Biofloc Technology)反应器中,反应器的ORP值与反应器的C/N呈负相关关系,可作为BFT反应器反硝化特征和优化的参数。综上可知,BFT反应器在低C/N条件下对SS、TAN、NO_2~--N具有良好的水处理效果,在C/N≥10情况下对TN、NO_3~--N和PO_4~(3-)具有良好的水处理效果,具有同步硝化反硝化(Simultaneous Nitrification and Denitrification,SND)和除磷的作用。研究结果可为其用作RAS核心水处理装置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在生物絮凝凡纳滨对虾养殖系统中,分别以100%、50%、0%的比例投喂活的卤虫幼体(Artemia spp)和饲料(分别记为A组,AF组和F组),研究其对养殖过程中氮素转化途径及转化效率的影响。卤虫以湿质量计算,饲料以干质量计算。试验结果显示,A组亚硝酸盐浓度显著低于另外2组(P<0.05);各组氨氮浓度在养殖第7天时达到峰值,此后迅速降低并维持在1 mg/L以下,3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3组硝酸盐浓度均无积累,且略有下降;养殖30 d后,A组对虾存活率(35.67%)显著高于其余两组(均低于30%)(P<0.05);A组对虾终末平均体质量为(1.92±0.96)g,显著低于AF组的(2.99±1.85)g和F组的(3.25±1.23)g(P<0.05),原因可能是卤虫的营养成分相比配合饲料较为单一。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对浮球式生物滤器在不同工况下的水处理效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无曝气条件下,随着水流量的降低,滤器的硝化效率呈增加趋势;NH4-N转化率和NO2--N转化率分别由水流量8 m3/h时的15.87%和23.84%增加到水流量2 m3/h时的38.85%和71.37%;COD去除率在4 m3/h的水流量下最高,达到10.33%;另外,不曝气各工况下出水溶氧和pH有所下降。(2)有曝气条件下,滤器水处理效率随水流量降低而增加;NH4-N转化率和NO2--N转化率分别由水流量8 m3/h时的6.45%和51.45%增加到水流量2 m3/h时的32.67%和93.36%;COD去除率在水流量4 m3/h下最高,为12.20%;有曝气各工况下出水溶氧和pH都有所增加。(3)对无曝气和有曝气各工况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有曝气组各工况水处理效率优于无曝气组。(4)对试验中各工况的日水处理效果进行比较,认为有曝气条件下水流量维持在6 m3/h为适合生产的最佳工况。  相似文献   
10.
闭合循环养殖车间HACCP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水产养殖业的食品安全问题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探讨了在闭合循环集约化水产养殖车间建立HACCP管理体系的可能性。通过对生产流程的各个环节的分析,HACCP小组用关键控制点(CCP)判断树的方法,确定了该养殖车间生产的关键控制点和相应的控制措施,并在生产中严格执行。实践结果表明,在闭合循环水产养殖车间建立HACCP体系是确实可行的,不仅可以保证养殖生产的顺利进行,避免饲养鱼类在养殖过程中出现非正常死亡,同时保证了养殖产品的食用安全性,为闭合循环水产养殖车间建立了科学的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