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8篇
综合类   39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为比较青紫蓝色獭兔与皱襞型獭兔不同交配组合的生产性能,试验随机选取6,7月龄健康皱襞型獭兔和青紫蓝色獭兔各40只(30只母兔和10只公兔)进行不同交配组合试验,分别为青紫蓝色纯繁组、白色皱襞纯繁组、正交组和反交组,测定母兔繁殖性能和后代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被毛品质。结果表明:正交组与反交组料重比差异显著(P0.05),初生窝重、产活仔数、泌乳力、断奶成活率、仔兔断奶窝重、屠宰率、皮张面积、被毛密度、被毛细度及粗毛率指标差异均不显著(P0.05);青紫蓝色纯繁组和白色皱襞纯繁组初生窝重和屠宰率差异不显著(P0.05),产活仔数、泌乳力、断奶成活率、仔兔断奶窝重、幼兔料重比、皮张面积、被毛细度及粗毛率各指标差异均显著(P0.05),被毛密度差异极显著(P0.01)。可见正交组(青紫蓝♂×皱襞♀)的繁殖性能及后代生产性能略好于反交组(皱襞♂×青紫蓝♀)。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河套地区不同栽培模式对'张杂谷19号'产量的影响,以新抗旱谷子杂交种'张杂谷19号'为试验材料,研究3种种植方式(干旱无膜、干旱覆膜及灌溉无膜)和5种密度(4.5万、9万、13.5万、22.5万、45万株/hm2)对'张杂谷19号'稳产和丰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正常灌溉条件下,'张杂谷9号'的产量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当密度为45万株/hm2时产量最高,达到8724.36 kg/hm2。而干旱条件下,适宜种植密度可以同样获得较高产量,与正常灌溉条件下最高产量差异不显著。当种植密度为9万~ 45万株/hm2时,产量普遍提高到7700 kg/hm2以上,最高可达8654.33 kg/hm2。河套地区'张杂谷19号'播前灌溉1次足水、地膜覆盖及种植密度9万~45万株/hm2,可以实现水分高效利用和产量达到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3.
立足于"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为了推动中国与非洲农业合作的可持续性,以杂交谷子为媒介,科研单位前期开展杂交谷子在非洲的育种、栽培和示范等基础研究,后期联合企业开展联合研究中心建设和产业链构建,创新"科研单位推动农业走出去模式"。该模式的创新成功,有效发挥了科研单位的公益性和企业单位的市场性,二者的有机结合使得农业项目在非洲国家的发展更加健康持续稳定有力。  相似文献   
4.
5.
谷子显性雄性不育基因Msch的AFLP标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雄性不育是实现谷子杂种优势利用最经济、有效的途径之一.为了寻找与不育基因Msch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提高不育系的选育效率,本研究构建了Msch不育/可育近等基因系(NILs),通过对400对AFLP引物组合进行筛选,找到了与不育基因紧密连锁的两个AFLP标记(P17/M37224和P35/M52208),与不育基因的遗传距离分别是2.1 cM和1.4 cM,而且位于不育基因的同一侧,标记间相距0.7 cM.这两个AFLP标记可有效用于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  相似文献   
6.
介绍两系杂交谷子张杂谷9号的选育过程,分析其特征特性和适宜种植区域,总结其栽培技术,以指导该品种的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7.
对来自不同生态区224个谷子品种材料的农艺性状进行聚类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27个农艺性状的变异范围为11.20%~110.70%,各农艺性状的变异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有效穗数、籽粒颜色、穗重、穗粒重、码粒数、单株草重、米色、穗型、茎秆粗度、籽粒形状、植株颜色、穗颈形状、穗码密度、穗粗、护颖颜色、刚毛长度、穗颈长度、穗...  相似文献   
8.
谷子是短日照作物,短日照处理可以减少单株叶片数,促进出叶速度,从而提前抽穗,缩短育种进程。谷子在五叶期时,给予8h短日照光周期处理效果最显著。  相似文献   
9.
为筛选适宜冀西北地区种植的饲用谷子品种,本试验选取28个饲草专用型谷子对其生产性能及营养品质进行综合比较。结果表明,饲草谷株高变异范围为164.93~211.58 cm,鲜草产量变异范围为23647.7~106237.21 kg/hm2,干草产量变异范围为5593.68~26036.65 kg/hm2。饲草谷12号和25号叶茎比高于其他品种,25号鲜草产量最高,17号生物产量最高。饲草谷粗蛋白质变化范围为10.1%~12.8%,酸性洗涤纤维变化范围为35.7%~44.4%,中性洗涤纤维范围为55.6%~68.1%。不同饲用谷子相对饲喂价值和相对牧草价值差异显著,分别为74~103和81~124。隶属函数分析不同谷子生产性能及营养品质,晚熟品种饲草谷25号、28号,中熟品种饲草谷10号、5号和2号,早熟品种饲草谷20号、21号和16号综合性能高。  相似文献   
10.
采用两系方法,以不育系A2作母本,以抗除草剂(拿捕净)品系2053作父本,培育的两系谷子杂交种"张杂谷9号",2008年通过全国农技推广中心品种鉴定。做一季栽培,在掌握栽培特性和水肥条件良好的条件下,最高亩产可达到250kg,比常规谷子可增产100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