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农作物   8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成果持有单位:仲恺农业技术学院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 成果主要内容:创立FLUS—ISO先进系统现代技术,能快速、准确鉴定杂交水稻原种真实性和测定种子纯度。 ① 准确率在95%以上。 ② 可检测原种真伪,真实性,种子纯度,混杂类型及种子生活力等项目。  相似文献   
2.
(续本刊1987年第2期第40面)雄性不育性的生理生化、细胞学特 征和分子生物学机理研究进展 上海植生所研究表明:水稻雄性不育系中的花粉鲜重、花粉蛋白质含量在三系和杂种中都是最低且不含淀粉,北京大学戴尧仁观察到在花粉败育各时期不育系各种游离组蛋白含量都明显低于保持系,特别在四分体至收缩期,游离组蛋白“d2”的消失与花粉败育息息相关。上海植生所、广西师院、广东农林学院等单位研究指出,不育系游离氨基酸含量最高,表明由于花粉败育使蛋白质的分解大于合成,同时观察到对氨基酸系列转化和花粉萌发代谢中起重要作用的脯氨酸在不育系中…  相似文献   
3.
在药用白甘薯西蒙1号(Simon-1)茎尖脱毒组织技术获得成功后,我们对脱毒再生苗后代进行了植物形态学的田间观察,并应用甘薯病毒指示植物巴西牵牛的感染接种和嫁接的鉴定方法,对茎尖脱毒后代再生植株进行脱毒效果测定.结果表明,连续脱毒三代植株无病毒反应存在.  相似文献   
4.
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已发现45份双胚苗水稻品种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筛选双胚苗是寻找无融合生殖材料的重要途径之一。几年前我们获得了四个具有遗传特性的水稻双胚苗品系:陆52(粳稻),阿里希斯尼(粳稻),双-13(籼稻)和双-3(籼稻)。在此基础上,我们一方面致力于进一步提高双苗率( TSR)和不定胚频率(AER)的研究,另一方面在水稻资源中进行双胚苗的广泛筛选工作,至今已从数千份水稻资源中筛选发现具有双胚苗的水稻品种49份。它们大部分筛选自常规水稻品种(32个),一部分来自杂交水稻F1杂种本身(12份)。还有一些来自特殊的水稻品种(如紫稻1份,水稻与高粱杂交后代的平顶轮生稻1份)。已发现具有双胚苗单株的杂交稻…  相似文献   
5.
6.
目前,我国杂交水稻的研究和应用一直居世界领先地位,这从1986年10月在我国长沙召开的首届杂交水稻国际学术讨论会上,来自世界五大洲二十多个国家数百名学者从各个领域对中国杂交稻给予的高度评价可以得到证实。但是,随着我国杂交稻技术的输出及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出现了世界范围内新的研究竞争局面。因此,在新形势面前,要使我国杂交水稻基础理论研究继续保持领先地位,有必要认真回顾一下我们在这方面已取得的成就,并提出我国新的研究战略步署。 杂种优势形成的生理 基础研究进展 一、光合生理研究 (一)光合面积。现有研究表明:杂交水稻在光合…  相似文献   
7.
论水稻杂种优势与酯酶同工酶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大量的水稻酯酶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的研究基础上,讨论了水稻杂种优势与同工酶谱相关性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与优势相关的酯酶同工酶谱类型,互补酶谱的分析,对水稻杂种优势的机理进行初步解释,酶带高分辨的初步探索,讨论了同工酶研究的关键条件以及对同工酶应用技术的初步评价。一 在袁隆平研究员的创始与带领下,中国对杂交水稻的大量研究工作已充分证明了:在自花授粉植物——水稻中同样存在着杂种优势这一不可置疑的事实。 从生理学和遗传学角度来看,杂种优势( Heterosis)是一种既有主基因控制又受多基因互作以及内外环境影响的复杂生…  相似文献   
8.
(1)稻谷,水稻未去壳谷粒,糙米:去壳后米粒,精米:研磨后除去壳,麸和胚的米粒(2)系水稻充分成郭时所测定平均值。资料摘自Adair等(1973)。 稻米研磨过程中的组分 20%壳 8%糠 (包括果皮、内种皮、胚、糊粉层和少部分淀粉) 2%磨耗 70%精米 100% 总精米的组成 1.整粒米——完整米粒 2.次整米——碎米断裂长度不少于整粒米的1/2,又称中碎米 3.过筛米——碎米长度为整粒米的1/4至1/2,又称小碎米 4.酿选碎米——碎米片能通过51/2/64’’的筛子。 整精米的成份 水12.0% 日本的稻米品质 1、糙米外观 ①垩白度(%)一腹白与心白 ②种皮厚度 ③种脊深度(d…  相似文献   
9.
一、种子生产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杂交水稻种子纯度问题是一个极为严重的问题。在1987年短短几个月内曾收到了来自湖南、广西、浙江、湖北、云南,四川等地十多个县种子公司、农技站、个体农户、甚至经济法庭送来的大量样品,要求对杂交种子真实性以及种子纯度进行鉴定。经我们用多种方法鉴定结果,认为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种子混杂现象,其中个别单位的种子纯度甚至低至30~40%。 关于作物种子真实性及其纯度鉴定方面,的研究,国内外许多学者都分别从种苗、种子形态特征、柱头残迹夹持率、种子的光、温物理因子反应、特异化学染色、蛋白质电…  相似文献   
10.
最主要的种化机制是生殖隔离与岛屿化效应,物种进化模式是以突变和自然选择为动力的间歇性暴发式,遗传多样性及生态环境多样性则是物种进化的物质基础.杂种优势利用是提高农业生产的重要手段之一,而植物远缘杂种优势利用,更是农作物生产中极具潜力的重要领域.现代生物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