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为解决浦东新区新场镇秋冬插种青菜卖菜难、菜价低等问题,探索了秋冬季节性蔬菜品种结构调整.介绍了秋冬季插种蔬菜品种结构调整所采取的具体措施、取得的成效及经济效益,以期通过试点示范的辐射带动,进一步推动蔬菜品种结构调整工作.  相似文献   
2.
新场镇发展林下经济的基本情况和发展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浦东新区新场镇林下经济发展规模日益壮大,为更好地促进新场镇的林下经济发展,分析了新场镇发展林下经济的有利条件、不利因素,并依此提出了相关发展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裂果是影响哈密瓜果品质量和商品率的重要因素,为解决上海地区哈密瓜生产中易产生裂果的问题,提高瓜果质量,特开展了喷施叶面肥对哈密瓜裂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哈密瓜坐果后叶面喷施钙镁乐肥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裂瓜问题,其商品产量比对照略高,也能保持原有品质或有所提高;此外,喷施钙镁乐肥能减轻裂瓜的程度与哈密瓜的品种无关系。  相似文献   
4.
桃树穿孔病是桃树生产中发生较普通、为害较严重的主要病害之一,流行年份减产可达30%以上。为有效防治该病,于2012年选用日常使用较为普遍的8%宁南霉素水剂进行了其田间效果试验。结果表明,8%宁南霉素水剂800倍液对桃树细菌性、真菌性穿孔病均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在已进入发病期时使用,仍具有一定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白细胞介素15(IL-15)、白细胞介素18(IL-1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急性胰腺炎(A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检测21例轻型急性胰腺炎(MAP)患者和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血清中IL-15、IL-18和TNF-α的含量,分析它们之间含量表达的相关性。结果血清SAP组和对照组的IL-15、IL-18和TNF-α的含量分别为(57.13±5.03)(、68.41±6.14)、(36.13±3.87)ng/L和(53.05±5.12)、(64.71±6.01)、(35.5±3.02)ng/L,均明显高于MAP组[(5.69±1.61)、(27.91±3.13)、(7.71±1.71)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AP组与对照组之间则无明显差异(P>0.05)。血清IL-15、IL-18在MAP和SAP组中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95、0.91,均P<0.01。结论血清IL-15、IL-18和TNF-α等细胞因子均参与了急性胰腺炎的炎症反应过程,显示这3种细胞因子的变化对预测急性胰腺炎病情发展及治疗均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白粉病是设施黄瓜生产中的一大灾害性病害,其病原菌已对多种常用的防治杀菌剂产生了抗性,为寻找替代药剂,上海市引进了杀菌剂40%氯氟醚菌唑悬浮剂,在温室秋黄瓜田开展了白粉病防治示范,在田间白粉病呈点状发生时使用该药,以1 500倍稀释液喷施,共施药3次,末次调查时该药剂处理区的病情指数为15.2,而3种常用药剂醚菌酯、戊唑醇、氟硅唑处理区的病情指数为25.9~29.4,作为对照的枯草芽孢杆菌处理区病情指数更高达37.7。以枯草芽孢杆菌处理的防效为基数,得出氯氟醚菌唑处理相对其增效59.6%,可作为防治黄瓜白粉病的替代药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