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3篇
综合类   8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高农林院校生物类创新人才的培养水平需要加强细胞生物学等基础课程的教学,优化其课程体系与教学模式是服务于专业建设进而保证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的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立足于农林综合性院校的特色,在近年的细胞生物学教学改革研究中,探索了从教学目标到具体教学内容的课程体系优化的路径。  相似文献   
2.
激素与营养液配施对平菇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植物激素与营养液配合施用可促进平菇菌丝生长和子实体发育,提高产量,改善商品性状,但却不能增加干物质的积累。对营养成分含量的影响随激素与营养液配方的不同而异。  相似文献   
3.
硅对小麦生长及其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本文研究了基施硅营养对小麦分蘖期的生长状况、叶片类脂脂肪酸组成及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结果显示 ,施硅促进了小麦的生长 ;降低了膜脂过氧化程度 ,提高了叶片类脂脂肪酸的不饱和度。但施硅处理对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 (APX)活性没有影响 ,却使过氧化物酶 (POD)与过氧化氢酶 (CAT )活性下降 ,暗示POD和CAT具备在较低活力水平上高效清除H2 O2 等强氧化剂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在羊的养殖过程中,寄生虫属于一种多发性疾病,同时也是长期慢性疾病,在很大程度上对羊的健康生长造成影响,因此我们必须要重视羊寄生虫的诊断防治工作,努力降低寄生虫病的发病几率,确保我国养羊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从韩国浦项科技大学(Poha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POSTECH)水稻T-DNA插入突变体库PFG_3A-04871.R株系中筛选到一个NADK3(NAD Kinase 3)激酶(LOC_Os05g32210)基因OSNADK3表达缺失的突变杂合体。与其野生型D...  相似文献   
6.
激素与营养液配施对金针菇生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物激素对蘑菇生长影响的研究,以往多限于产量和经济外观等方面。我们将不同激素与一定成分的营养液配合在金针菇上进行试验,发现激素间有交互作用;用激素与营养液配合,不仅能促进金针菇菌丝体和菇体的生长,且对其干物质积累及糖分、蛋白质、维生素C等含量的提高亦有极显著促进作用。现将试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不同配比的GA3和KT与营养液配合,通过拌料和喷洒菇蕾两种方法施在平菇上,发现GA3和KT对平菇菌丝伸长均有抑制作用,但只要GA3和KT配比恰当,就能促进菌丝分枝生长,也能显著提高平菇产量和品质,但使维生素C等的含量下降,GA3和KT若与营养液配合施用,则更能发挥其增产作用。  相似文献   
8.
陈坤明  马骥国  刘毅  庞雪峰 《油气储运》2011,30(11):870-872,8
流量是压缩机喘振控制的重要参数之一,流量计计量不准,将影响压缩机喘振控制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通过分析压缩机特性曲线,建立了压缩机喘振控制模型。分析了流量计误差对压缩机喘振控制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流量计正误差较小时,防喘阀不会动作,当正误差较大时,压缩机发生喘振,但喘振控制系统未被激活,从而导致严重后果;当流量计出现负误差时,喘振控制系统激活超前,防喘阀关闭滞后,导致压缩机的运行效率降低。建议对最大相对误差绝对值超过2%的流量计及时更换,以满足压缩机喘振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9.
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设计,设对照组(CK)、添加3%香菇菌糠+0.1%纤维素酶(试验I组)、添加7%香菇菌糠+0.1%纤维素酶(试验Ⅱ组)、添加10%香菇菌糠+0.1%纤维素酶(试验Ⅲ组)4个处理,分析不同处理对肉牛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均显著提高肉牛的日增重水平(P0.05),也显著提高瘤胃中挥发性脂肪酸、乙酸、丁酸的含量(P0.05);3个试验组对肉牛采食量和瘤胃内pH值均没有显著影响(P0.05);纤维素酶可提高香菇菌糠纤维的降解率。说明在饲粮中适量添加香菇菌糠替代玉米,并添加少量纤维素酶对提高肉牛生产性能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0.
生物镁离子转运体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镁(magnesium) 是生物生长发育必需的核心营养元素之一,也是细胞中含量最多的两价阳离子。镁具有最大的水合半径,最小的离子半径和最大的电荷密度,特殊的理化性质使其在生物体内的转运方式显得尤为重要。以前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物化结构,生理功能,缺镁病理等方面,并在光合作用,酶的活化,基因组稳定,抑制衰老,减轻铝害和调节氮代谢等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 Mg2+转运蛋白的晶体结构,Mg2+吸收、转运和体内平衡的分子机理,Mg2+胁迫信号的传导机制等信息仍知之甚少。人们已经从许多生物中克隆了 Mg2+转运相关基因,包括原核生物、低等真核生物、高等真核生物,并对其结构、功能、亚细胞定位进行了分析验证。根据已知镁离子运输体的不同结构或功能,把它们分为 6 个不同的家族:钴抗性蛋白家族(CorA),Mg2+/H+交换体(AtMHX),离子通道,P 型磷酸酶(P-type phosphatase),Mg2+转运体基因家族MgtE (MgtE )和其它镁离子运输家族。同一家族的不同成员之间存在结构或功能的相似性,其中,CorA 家族的镁离子运输体是最基本、研究最深入的运输体,它们广泛的存在于细菌,酵母菌,动物和植物中,能调节镁离子的吸收和外排。本文对已发现的各种 Mg2+转运体的结构功能特点进行了综述,以期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