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9篇
农学   18篇
基础科学   2篇
  3篇
综合类   102篇
农作物   20篇
畜牧兽医   15篇
园艺   3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食用菌复合保水颗粒菌种生产工艺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微生物发酵技术,配合新型合成材料,研制出食用菌复合保水颗粒菌种。这类菌种可保持活力60d。这一工艺可用于糙皮侧耳、金针菇、灵芝、白灵菇、杏鲍菇、鸡腿蘑和鲍鱼菇等多种食用菌苗种的制作。栽培试验证明,此类菌种的菌丝生长速度、现蕾时间、生物学效率与常用的棉籽壳菌种相似。  相似文献   
2.
营建母树林是改良树种遗传品质的主要手段之一,其增益来源于选择优良林分、伐除劣株,而合理的马尾松母树林密度,对母树林的生长发育和种子产量、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该试验结果表明:马尾松母树林在幼龄期郁闭度在0.4~0.6时,密度以52~78株/666.67 m2为合理密度。  相似文献   
3.
为评价人工合成小麦在青海小麦育种中的价值,以528份人工合成小麦改良品系为研究对象,对种子长、宽、长宽比、面积、密度指数和千粒重等6个种子表型性状进行了比较分析。这些性状的变异系数在4.61%~18.40%之间,表明供试材料种子表型变异较大;千粒重与长宽比的相关性呈极显著负相关,而与其他4个性状间的相关性均达到了极显著正相关水平;主成分分析将6个种子表型性状分为3个主成分,其累计贡献率超过99%;排列在前十的各个人工合成小麦改良品系在相同耕作和栽培条件下,其千粒重、种子面积、种子宽度和种子长度方面,均显著高于对照品种高原338,说明它们在高产育种中具备很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4.
为了加强广西地方大豆种质资源的全面普查和抢救性收集,了解种质资源的主要特征特性,进一步为广西大豆种质资源创新和新品种选育提供物质基础,于2015-2019年全面普查与收集广西全区域地方大豆种质资源,2018-2019年采用田间比较鉴定、室内考种、品质检测分析等方法,针对9个质量性状和11个农艺性状及品质性状进行评价鉴定...  相似文献   
5.
近红外光谱法同时分析油菜9种品质参数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应用近红外光谱技术(NIRS)对油菜种子9种主要品质参数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建立了数学模型。内部交叉验证结果表明,油菜种子油酸、亚油酸、亚麻酸、芥酸和饱和脂肪酸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98.97%, 93.02%,86.49%,99.53%和84.78%,均方差分别为2.20,1.12,0.46,1.51和0.29;油菜种子含水量、含油量、硫苷和蛋白质含量的R2分别为99.64%,98.91%,82.46%-98.40%和89.32%,均方差分别为0.23,0.39,2.59- 13.50和0.74。对于含量较小而极差较大的硫苷采用分段建模,可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外部检验结果表明:各参数近红外预测值和标准方法之间的相关系数高达0.883-0.992;平均相对误差较小,为2.62%-8.19%;t测验差异不显著。研究表明NIRS技术具有检测快速、结果准确、制样简便、无污染和无损伤等优点,已经应用于油菜种子品质分析,并且分析参数还可以扩展。  相似文献   
6.
利用微生物诱导碳酸钙沉积(MICP)技术对岩土体进行加固,已成为学术界研究热点。根据已有研究,MICP加固能使土体强度显著提高,但不同文献中对试样在强度测试前的养护处理方法不尽相同。为了便于比较加固效果,需要研究养护测试条件对加固强度的影响。本研究采用微生物技术对粉土进行注浆处理,通过无侧限抗压强度和碳酸钙含量等评价加固效果,开展了不同养护条件对加固强度的影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养护条件不会影响试样中沉积的碳酸钙数量,但会影响无侧限抗压强度。室温条件下试样水分随着养护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下降,而强度逐渐上升,试样含水状态对强度有显著影响。低温烘干条件下的加固强度随养护时间的延长而逐渐提高;而高温烘干条件时,养护1 d后的强度基本不变。相比烘干状态,试样在浸泡条件或干湿循环下的强度明显降低。无论试样处于浸泡或干湿循环条件,对试样进行烘干处理均可使强度显著提高。对比可知,高温烘干养护后测试得到的强度最高,浸泡养护后测得的强度最低。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不同生态区甘蓝型油菜主要性状的差异,以6个甘蓝型油菜杂交种为材料,分别比较了春播区和冬播区油菜的田间农艺性状、收获产量性状、种子品质性状的差异。结果表明:农艺性状差异最大,产量性状其次,品质性状最小;农艺性状中,春播区的油菜株高、有效分枝高度、主序长均高于冬播区,而角果数和角果密度均少于冬播区;产量性状中,冬播区油菜的单株生物学产量、单株经济产量、经济系数、千粒重、每角粒数均高于春播区,而单株根重和根冠比则为春播区高于冬播区;品质性状中,冬播区油菜种子的油酸、亚油酸、亚麻酸含量均高于春播区油菜,春播区油菜的含油量高于冬播区,但是芥酸和硫苷含量也随着提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筛选出适合与甘蔗间套种的春大豆品种,为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甘蔗春大豆间种提供参考。【方法】2011年利用9个春大豆品种进行不同甘蔗间作模式(甘蔗行距分别为1.2和1.0 m)的筛选试验,调查大豆田间农艺性状及产量性状,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甘蔗行距1.0和1.2 m栽培模式春大豆生育期和产量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8(P =0.0142)和0.69(P =0.038)。华春2号在1.2和1.0 m栽培模式下的产量均最高,分别为2222.22和2083.33 kg/ha。在甘蔗行距为1.2 m的栽培模式下,桂春10号和泉豆7号产量较高;而在甘蔗行距为1.0 m的栽培模式下,桂春10号和华春5号产量较高。【结论】华春2号、桂春10号和泉豆7号适宜与甘蔗在行距1.2 m栽培模式下间作,华春2号、桂春10号和华春5号适宜与甘蔗在行距1.0 m栽培模式下间作。  相似文献   
9.
甘蓝型油菜不同发育时期净光合速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甘蓝型油菜杂交种(秦杂油3号和秦优7号)为材料,对不同发育时期的环境因子和气体交换参数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不同品种净光合速率在不同发育时期变化规律一致,均为花期>薹期>苗期>角果期,秦优7号的在各时期净光合速率大于秦优3号,但两者无显著性差异;气孔导度与净光合速率的变化一致,也为花期>薹期>苗期>角果期,而蒸腾速率为花期>薹期>角果期>苗期,胞间CO2浓度则一直处于下降的趋势;不同发育时期的净光合速率与光合有效辐射、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呈极显著性正相关,净光合速率的改变是这三者共同作用的结果;另外不同光合器官的光合能力也有差异,角果弱于叶片。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和揭示高含油量油菜品系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研究通过多态性丰富的8对SRAP引物组合对不同来源的54份甘蓝型油菜高含油量品系进行了遗传分析。8对引物组合的有效等位基因数(Ne)、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H)、 Shannon’s信息指数(I)和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平均值分别为1.74、1.46、 0.27和0.4;该结果表明SRAP技术对高含油量油菜品系的多样性分析具有较高的检测率。聚类结果分析显示品系间的最大遗传相似系数为0.98,最小为0.71,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在遗传相似系数为0.78时可将所有品系分为6大类群,Ⅰ-Ⅳ由23569等来自加拿大和我国不同油菜生态区的6份材料组成,Ⅴ和Ⅵ类则由38份和10份材料构成,占绝大多数。其中第Ⅴ类将黄色、中间色和大多数含油量高的品系聚在一起;黑色、中间色和相对较低含油量的材料则聚在第Ⅵ类中;同时,Ⅴ和Ⅵ也可分成3个和2个亚类。高油种质资源聚类与粒色、含油量关系密切,而与地理来源、芥酸、硫苷等关联性较小,各类群材料与地域来源、含油量、粒色、品质等性状没有单一的指向性关系,相互独立又相互渗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