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2篇
植物保护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西芹斑枯病又叫晚疫病、叶枯病,俗称火龙.我县保护地、露地西芹发生较为普遍,有些田块发生较重.据近年我县冬季棚室调查,病田率达46.3%,一般田病株率21.5%,严重的病株率达70%以上,对产量及品质影响很大,已成为我县保护地芹菜生产上亟待解决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4.
鲁山县萝卜常年种植面积约367hm2,占全县蔬菜面积的24%。2000年8月中旬以来,我们在马楼乡楼张村调查蔬菜病虫害时,发现沿河低洼地萝卜苗有成片死苗现象,经调查张良镇周楼村的萝卜田也有类似情况,2乡共发生面积0.3hm2。通过镜检及查对资料,确定该病是由真菌中的鞭毛菌亚门、芸薹根肿菌引起的。据调查,平均病株率17.3%,最高达36%,对萝卜的正常生长威胁很大。其症状是萝卜感病初期,地上部植株看不出异常。病害发展后,地上部长势缓慢,矮小,整个植株叶片中午出现萎蔫,早上和夜晚表现正常,拔出植株,根部可见明显的、大小不一的…  相似文献   
5.
根据近年调查,保护地韭菜灰霉病平均病株率26.7%,最高达82%,是露地韭菜病株率的3倍.严重影响了韭菜的品质和菜农的经济效益.灰霉病主要发生在叶子上,病斑由叶尖开始逐渐向中间发展.病斑初为白色或浅灰色小斑点,后呈椭圆形或梭形,最后病斑愈合成大斑,致使韭叶干枯;潮湿时,病斑表面生有稀疏霉层.有时病斑上不产生白点,而近地面叶片呈深绿色水渍状,有褐色轮纹,病斑多呈圆形至"V"字形,最后病部向下延伸,病叶组织黄褐色生有灰色霉层至腐烂.  相似文献   
6.
鲁山县小麦病虫草害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鲁山县小麦常年种植面积2.53万hm2,占总耕地面积的70.4%.近年来,随着气候、品种、栽培管理等农田生态条件的变化,小麦病虫草害的发生种类多、面积大、危害重.一般年份平均减产10%~15%,重发年份减产30%以上.有些田块甚至绝收.  相似文献   
7.
鲁山县近年小麦纹枯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着耕作制度、品种、气候等条件的变化与施肥水平的提高,鲁山县小麦纹枯病的发生与危害日趋加重.为能有效地控制该病危害,我们对该病在本县的发生流行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其在该地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措施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第四代粘虫的危害特点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粘虫俗称五色虫、行军虫、夜盗虫 ,是小麦上的一种暴发性害虫。该虫在鲁山县 1年发生 2~ 3代 ,以第 1代幼虫于 3~ 4月份危害小麦和第 3代幼虫于 7~ 8月份危害夏玉米及水稻较重。 1997年 10月中下旬 ,在鲁山县的董周、张店、辛集、瓦屋、马楼等乡的山区、丘陵麦田突然发现第 4代粘虫幼虫危害刚出土麦苗。经调查 ,平均虫口密度10 7.5头 /m2 ,最高点达 2 5 5头 /m2 ,危害情况十分严重。据统计 ,全县发生面积 5 33 .3hm2 ,严重发生面积 2 5 3 .3hm2 ,直接影响山区、丘陵小麦幼苗的正常生长。为了控制危害 ,我们总结分析了 1997年以来第…  相似文献   
9.
1.收割茬次要适宜.一般每年收割4或5茬,春季6月前收2或3茬.夏季一般不收割,主要养根,产生分蘖,以培养植株为主,给秋季生产打下基础.秋季收2或3茬.如果收茬次数过多,则影响营养器官更新复壮,降低产量和品质.冬季在韭菜凋萎前30~40天停止收割,使其自然凋萎,以增加根茎营养积累,为越冬和来年生长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花生重茬面积的不断扩大,根结线虫病有不断蔓延和扩展趋势,给农民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据笔者几年来的调查,发生根结线虫病一般减产25%~35%,严重的减产70%~1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