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1篇
综合类   1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3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本文从分离、分析鉴定霉茧的主要微生物出发,研制了挥发性蚕茧防霉剂C_(926),测定了C_(926)对常见蚕茧致霉菌的最低抑制浓度(MIC)为10—200ppm,在高温(28—30℃)、高湿(相对湿度>95%)条件下进行了加速长霉试验,当C_(926)的有效活性成分达90g/m~2时,防治效果达95.4%,缫丝对比试验表明:C_(926)对缫丝成绩几乎没有影响。皮肤、眼睛刺激试验及动物毒性试验表明:C_(925)的LD50>5000mg/kg,对皮肤无刺激,对眼睛有轻度刺激,但可逆的安全性高的防霉剂。  相似文献   
2.
为探究不同滴灌带布设方式对果农间作系统土壤酚酸类物质、酶活性和微生物分布特性影响,初步探明间作滴灌条件下,土壤酚酸类物质与土壤生物因子的相互关系。以晋西黄土区典型的苹果—大豆间作系统为研究对象,设置3种(L1、L2、L3)滴灌带间距,分析不同水分分布下土壤酚酸类物质、酶活性和微生物数量的空间分布变化,并在相关性基础上利用逐步回归模型,分析3个土壤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除苯甲酸和间苯三酚外,滴灌带间距对酚酸类物质分布影响显著(p<0.05),除过氧化氢酶外,滴灌带间距对酶活性、微生物数量分布有显著影响(p<0.05)。在垂直方向上,不同滴灌带布设方式使酚酸更多地分布在深层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部分酶活性在L1、L2处理中随土层加深而先减后增;在水平方向上,不同滴灌带布设方式对土壤酚酸类物质、细菌和真菌分布影响与间作对照处理一致,随距树距离增加而增加。滴灌条件下,除对羟基苯甲酸外,酚酸类物质受脲酶、过氧化氢酶和放线菌的抑制作用显著,间作处理土壤酚酸总量较单作有所减少。L1处理土壤酶活性、微生物总量最高,L2处理土壤酚酸类物质累积量最低。其中L2处理在酚酸累积量最低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3.
刘同山  陈梨 《世界农业》2023,(12):75-87
作为植根于农村地区的经济社会组织,农民合作社在村庄发展中有重要作用。然而,很少有文献考察加入农民合作社是否会促进农民更好地参与农村公共事务,尤其是需要农民投入资金的公共事务。本文基于2019年中国6个省份的微观调研数据,采用扩展Probit回归(EPR)和中介效应检验模型,实证分析农民合作社对成员公共事务参与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第一,加入合作社让农民的公共事务参与行为提高了40.6%,农民合作社具有显著的公共事务参与促进效应,且该结果具有很好的稳健性。第二,合作社通过提升农民的集体意识、社会资本和增强政策认同来促进其参与行为,相较于其他中介变量,社会资本发挥的中介效应更大。第三,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合作社对老一代农民和党员户的正向作用更明显。据此,建议重视合作社在改善农民集体行动困境中的重要作用,政府应鼓励农民合作社促进成员参与公共事务治理、关心村庄集体利益。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