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6篇
植物保护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荔枝、龙眼主要害虫的发生规律与防治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是荔枝、龙眼的主要生产国,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福建、海南、台湾等省区,种植历史悠久。由于大面积集约化种植,导致虫害问题日趋突出。福建省荔枝、龙眼害虫发生多集中于4~10月份,笔者就福建省荔枝、龙眼严重发生的害虫按月份逐一调查统计,并提出相应防治对策。1主要害虫及其为害特点1·1种类各月份发生的害虫如表1所示。表1各月份发生的害虫月份主要害虫4荔枝蝽龙眼角颊木虱白蚁5荔枝蝽龙眼角颊木虱荔枝瘿螨白蚁6荔枝蝽龙眼角颊木虱荔枝蒂蛀虫荔枝尖细蛾荔枝瘿螨白蚁7荔枝蒂蛀虫荔枝尖细蛾荔枝瘿螨龙眼亥麦蛾白蚁8荔枝蒂蛀虫荔枝尖…  相似文献   
2.
苏铁全年具有浓绿叶丛,有很好的绿化、美化环境作用,目前已成为居民生活区、工厂、学校、街道,以及公路两旁绿化带等首选绿化植物,苏铁种植量呈逐年上升趋势。但随着花卉市场的繁荣,苏铁介壳虫的危害性也日益突出,该虫以成、若虫群集在叶片上刺吸汁液,造成叶片出现白色斑点或黄化,分泌蜜露诱发煤烟病,影响光合作用,甚至叶片布满介壳,使叶片枯黄,直至整株枯死,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笔者对苏铁介壳虫的加剧发生原因进行了调查分析,并提出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3.
陈达嵩 《福建农业》2010,(10):10-10
<正>自1999年开始,福建省厦门岛上城市主干道、公园、机关单位和学校等地方,主要绿化树种芒果树普遍遭受一种新的瘿蚊为害,因而影响了城市绿化与园林景观  相似文献   
4.
对泉州市杜鹃花发生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目前泉州市杜鹃花害虫以叶部害虫为主,有杜鹃冠网蝽、温室白粉虱、杜鹃叶蜂、蜗牛、蓟马与蚜虫,其中杜鹃冠网蝽、温室白粉虱与杜鹃叶蜂发生普遍且严重,其次是蜗牛,蓟马与蚜虫则零星发生。该文描述了以上主要害虫的发生特点,并总结出一系列有效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5.
植物凝集素最早发现于1888年,Stillmark在蓖麻(RicinuscommunisL.)籽萃取物中发现了一种细胞凝集因子,它具有凝集红细胞的作用。它是一类具有特异糖结合活性的蛋白,具有一个或多个可以与单糖或寡糖特异可逆结合的非催化结构域。根据植物凝集素亚基的结构特征,植物凝集素分成4种类型:部分凝集素、全凝集素、嵌合凝集素、超凝集素;  相似文献   
6.
于2009 ~ 2013年对漳州市南靖县山城镇山边村大棚黄瓜病害进行调查及鉴定,结果表明:大棚黄瓜病害种类主要有靶斑病、霜霉病、疫病、角斑病、灰霉病、菌核病、炭疽病、病毒病与黑星病,其中靶斑病在福建省为首次记录.猝倒病、枯萎病、白粉病、根结线虫病、白绢病有不同程度发生.  相似文献   
7.
测定 3类 6种杀虫剂对茶毛虫 3龄幼虫的室内杀虫效果和田间防治效果及其对茶毛虫黑卵蜂和绒茧蜂的室内杀虫效果 ,结果表明 ,供试杀虫剂对茶毛虫及其天敌的室内杀虫效果差异显著 ,对茶毛虫的田间防治效果差异不显著 .2 .5%功夫乳油 6 0 0 0倍对茶毛虫 3龄幼虫的室内杀虫效果、田间防治效果及对茶毛虫黑卵蜂和绒茧蜂的室内杀虫效果分别为 93.5%、 89.6 %、 10 .0 %、 5.7% ;2 .5%敌杀死乳油 30 0 0倍分别为 91.3%、89.4 %、 10 .4 %、 6 .6 % ;80 %敌敌畏乳油 2 0 0 0倍分别为 77.5%、 87.5%、 2 6 .5%、 2 4 .8% ;4 0 %水胺硫磷乳油2 0 0 0倍分别为 72 .4 %、 86 .6 %、 2 6 .7%、 2 2 .5% ;1.16× 10 11孢子· g-1的 80 10苏云金杆菌粉剂 50 0倍分别为6 8.8%、 86 .0 %、 5.3%、 4 .7% ;5× 10 7PIB· m L-1的茶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制剂分别为 6 6 .6 %、 85.5%、3.6 %、 3.8% .采用控制指数分析法建立了杀虫剂筛选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