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林业   4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8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促使云杉矮槲寄生果实提前脱落药剂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杉矮槲寄生正在威胁三江源地区的部分云杉林,为阻断其传播途径,在云杉矮槲寄生刚结果初期喷施植物激素,促使其果实在种子未成熟就提前脱落。采用40%乙烯利水剂、20%国光萘乙酸粉剂、50%国光丁酰肼可溶性粉剂这3种植物激素进行促使云杉矮槲寄生的果实提前脱落的药剂筛选,结果表明在果实上喷施浓度为1:200的40%乙烯利水剂,施药后3d果实开始脱落,7d果实脱落率达到100%,其它2种药剂虽然也能促使提前落果,但效果次之。  相似文献   
2.
在青海省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麦秀林区,对青海云杉(Picea crassifolia)种群进行垂直样带调查,分析了不同发育阶段和不同海拔高度青海云杉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青海云杉种群幼苗、幼树阶段个体数量仅占总体数量的6.6%左右,远低于其他3个发育阶段,已处于衰退的早期阶段;2)不同发育阶段的青海云杉种群均呈集群分布,除幼苗、幼树外,随径阶的增大或年龄的增加,种群呈扩散趋势;3)分布于不同海拔的青海云杉种群均趋于集群分布,但其聚集程度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3.
光臀八齿小蠹是"三江源"隆务河流域天然林区危害云杉林的先锋虫种和优势种,严重威胁着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麦秀核心区的云杉林。本文总结了近几年来对光臀八齿小蠹生活史、性的关系和交配方式、坑道、越冬、危害特点等习性系统的观察研究。  相似文献   
4.
2006年-2010年对黑条木小蠹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黑条木小蠹在本地一年发生一代,以成虫在土壤下越冬。每年的4月中下旬成虫扬飞。成虫体长2.7-3.5mm。圆柱形,头部和前胸背板黑色,鞘翅底面褐色,有5条黑色纵带,带形长而宽阔。  相似文献   
5.
东方拟齿小蠹Pseudips orientalis( Wood&Yin)是隆务河流域天然林区危害云杉Picea spp.林的优势虫种之一,在青海省黄南州麦秀林区和同仁县西卜沙林区危害比较严重,致使天然云杉林成片死亡,造成严重的生态和经济损失.2007年至2010年对东方拟齿小蠹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东方拟齿小蠹在当地1 a发生1代,以成虫在林内枯枝落叶层下越冬.每年的5月中下旬和7月底至8月初出现2次成虫扬飞高峰期.第1高峰期为越冬代成虫,第2高峰期为子代新成虫.成虫体长3.5 ~4.4 mm.圆柱形,深红褐色至黑褐色.翅盘陡立,两侧各有3个齿.母坑道从交配室向左右曲折延伸(形如八卦图案),每个卵室有3~5个卵.  相似文献   
6.
云杉矮槲寄生开花特性及化学防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杉矮槲寄生是严重危害三江源地区天然云杉林的多年生寄生性种子植物。对云杉矮槲寄生开花动态的定点监测结果表明:云杉矮槲寄生花期持续40天以上,单株花序寿命约为15天;雌花在花期结束后6~8天后开始坐果,幼果初期无果梗,浅绿色,直径约为1~1.3mm;果实成熟后期,果梗逐渐伸长至1~1.5mm,颜色转为深绿色。4种不同浓度的植物激素类药剂[40%乙烯利水剂,50%国光丁酰肼可溶性粉剂,20%国光萘乙酸粉剂(NAA)和90.8%脱落酸(ABA)]对云杉矮槲寄生花芽的药剂防治试验发现:1∶400的40%乙烯利水剂为防除效果最佳,可达100%,且未对云杉植株产生不良药害反应。  相似文献   
7.
2017年3月-2019年5月,运用样线法和样点法对青海省循化县胜利湾区域的鸟类多样性进行了初步的调查研究。调查共记录到鸟类70种,隶属于12目23科,其中:国家Ⅰ级保护动物1种,国家Ⅱ级保护动物7种,青海省省级重点保护动物11种,"三有"动物41种。从世界动物地理区划上,古北界鸟类42种,占60%,东洋界鸟类3种,占4.3%,广布种鸟类25种,占35.7%。从居留型上,留鸟34种,占48.6%;夏候鸟13种,占18.6%;旅鸟23种,占32.8%。通过优势度分析,优势种2种,为白骨顶Fulica atra和绿头鸭Anas platyrhynchos,常见种25种,少见种29种,偶见种14种。  相似文献   
8.
9.
吉林省西部地区由于气候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土地退化严重,表现为土地盐碱化,土地沙化,土地贫瘠化和草原退化。退化土地面积已超过280万hm2,约占该区总面积的60%。恶劣的生态环境已经严重影响了当地的经济发展,为使吉林西部地区走上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轨道,本文分析了沙棘在吉林省西部退化土地治理中的生态功能、经济价值以及综合利用价值,认为大力发展沙棘生态经济林是该区改善生态环境,推动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0.
报道了青海省野生百合科植物新纪录2种,分别为川甘韭Allium cyathophorum var.farreri Steam、腺毛粉条儿菜Aletris glandulifera Bureau&Franchet.凭证标本保存于麦秀林场标本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