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4篇
综合类   20篇
农作物   2篇
园艺   1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正马铃薯又名洋芋、土豆、荷兰薯等,可粮菜兼用,深受人们喜爱。我国自2015年启动马铃薯主粮化战略后,马铃薯在我国粮食生产中的战略地位得到提升和稳固,种植面积和范围也得到进一步增加和扩大。作为马铃薯主产省之一的河北省,马铃薯产业在其农业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种植面积稳定在20万hm2以上,产量高达360多万t。而作为河北省主要马铃薯产区的冀东地区(主要包括唐山市、秦皇岛市),近2年迎着"我国马铃薯主  相似文献   
2.
麦长管蚜具有远距离迁飞习性,其种群在小麦田发生、发展和消亡均可能受温度、湿度、风雨等气象因素的影响,而在麦长管蚜种群不同发育阶段出现不同的气象因素也将使其防治策略发生变化。重点分析5月温度、湿度、瞬时风速、降水量等对2019年河北省小麦田麦长管蚜种群发展动态的影响,以期明确影响河北省麦长管蚜种群发展的关键气象因子。小麦田麦长管蚜种群发展动态结果表明,河北省保定和唐山地区麦长管蚜在麦田快速发展时,当地小麦分别处于扬花后期至灌浆初期和小麦扬花期,而保定地区麦长管蚜至小麦乳熟后期才开始出现种群数量下降,唐山地区麦长管蚜却在小麦灌浆期出现了种群数量的快速下降。结合气象因素分析发现,在平均气温相近的情况下,保定和唐山地区最高气温均于5月22—24日出现了高于36℃的天气,而保定地区麦长管蚜种群数量于23日出现了急剧下降,可以确定与此次高温天气有关,但唐山地区麦长管蚜种群数量于19日便开始出现下降,与5月19—20日唐山地区小麦田出现的大风天气有关,当时风速为8.3~16.0 m/s,达到了5~7级,其中7级大风持续时间为3 h。而2地降水量和田间相对湿度的变化不是麦长管蚜种群数量下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为了筛选适宜唐山地区栽培的高产优质芹菜新品种,对5个芹菜品种进行了田间比较试验,从农艺性状、病害发生率和产量对5个芹菜品种进行了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皇冠西芹综合性状较好,株高85 cm,叶柄浅黄绿色,实心,纤维少,品质脆嫩,对叶斑病和斑枯病抗性较强,早熟,定植至收获需要70~75 d,产量达92 179.4 kg/hm2,较对照品种文图拉增产14.98%,是唐山地区推广种植的首选早熟西芹品种;塞纳西芹的叶柄为淡绿色,长势较旺盛,定植至收获需85~95 d,为晚熟品种,是与早熟西芹错季上市销售的优良品种;全能西芹定植后只需60 d就可以极早上市,同时也可延长收获期至80 d,可以视西芹的市场行情掌握收获期。同时介绍了配套的西芹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4.
化肥越撒越多,农药越打越多,土地越种越瘦……这是我国设施蔬菜迅猛发展背后的尴尬现实。过量、不合理施肥用药,不仅增加生产成本,也严重威胁着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从农业部制定《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和《到2020年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到科技部启动“化学肥料和农药减施增效综合技术研发”专项,一时间,设施蔬菜“化肥、农药双减”项目在全国遍地开花,试验田里的无数次探索,承载了人们“绿色农田、放心菜园”的殷殷期盼。  相似文献   
5.
[目的]明确根施阿米西达对番茄叶霉病的防治效果、持效期及对番茄生产的影响。[方法]采用田间试验研究4个根施阿米西达达处理、1个喷施阿米西达对照和1个清水对照对番茄叶霉病的防治效果及对番茄生长的影响。[结果]根施阿米西达超过1 500ml/hm~2,药后75 d对叶霉病的防治效果均超过90%,喷施阿米西达对照的防治效果仅为22.24%,相同用药量持效期较喷雾防治至少高出20 d。阿米西达对番茄植株表现出低浓度促进生长而高浓度抑制生长的特性。[结论]综合考虑,建议春茬番茄(8.10万株/hm~2)根施阿米西达1 500 ml/hm~2预防番茄叶霉病。  相似文献   
6.
唐山秋瓜为唐山地区传统黄瓜品种的总称,近年来在河北、山东及东北等地种植面积不断增加。为了适应冬春茬寒冷气候,延长采摘期,提高种植收益,2013年起选择强雌性系唐山秋瓜品种配合保温增温措施、吊蔓夹落秧、合理整枝疏瓜和病虫害保护性防控等技术措施,实现了唐山秋瓜冬春茬日光温室优质高产,采摘期延长至150 d左右。由于该模式投入少,见效快,效益大幅提高,已成为冀东地区唐山秋瓜的主要栽培模式,可为菜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索番茄品种对黄化曲叶病毒病( TYLCVD)的抗病性及其抗性的稳定程度,2012~2013年连续2 a在TYLCVD发生区,对唐山地区常用和新引进的9个番茄品种进行了TYLCVD抗性比较试验。结果表明:9个番茄品种的TYLCVD抗性差异显著,但无免疫品种,也无高感品种,其中,抗性较好的品种有惠裕、齐大力、新和谐和精棚105,2 a中最高病情指数分别为0.80%、1.25%、5.75%和11.75%;感病品种有萨顿、坚强三号、金贝儿一号和发乐 A155,2 a 中最高病情指数分别为20.80%、41.17%、41.00%和23.50%。研究结果还显示,同一品种2013年较2012年发病严重,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均增加,其中,惠裕和齐大力病情指数增加幅度较小,分别增加了0.47%和0.58%,为抗性强且抗性稳定品种;金贝儿、萨顿和发乐A155病情指数增加较多,增加幅度为19.67%~33.83%,为感病或抗性不稳定品种。在引进、种植番茄品种时要谨慎筛选,尽量推广抗性持久、稳定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8.
为确定防治唐山秋瓜霜霉病的最佳药剂,以清水作对照,对6种供试药剂进行了防治效果比较试验。结果表明:6种药剂均对唐山秋瓜生长安全,且均对唐山秋瓜霜霉病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其中,阿米西达(120 g/hm2)对唐山秋瓜霜霉病的防治效果始终在90%以上,防效最好,且药效持续时间最长;72%克露WP (540 g/hm2)和大生M-4580%WP (900 g/hm2)防效次之,对霜霉病的防治效果始终维持在80%以上。建议在生产上各供试药剂轮换交替使用,以延缓唐山秋瓜霜霉病抗药性的产生。  相似文献   
9.
为综合防控唐山秋瓜的害虫和推广杀虫剂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采用田间小区试验,使用10%溴氰虫酰胺OD不同剂量在害虫发生初期进行喷雾处理,研究10%溴氰虫酰胺OD对日光温室唐山秋瓜3种主要害虫瓜绢螟、烟粉虱和美洲斑潜蝇的田间药效。结果表明:10%溴氰虫酰胺OD对瓜绢螟、烟粉虱和美洲斑潜蝇均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试验剂量有效成分含量22.5和30.0 g·hm~(-2)药后7 d防治效果达到最高,药后14 d对瓜绢螟的防治效果仍高于80%;试验剂量有效成分含量50.0和60.0 g·hm~(-2)对药后7 d烟粉虱成、若虫防治效果达到最高,均高于88%,之后防治效果逐渐降低;试验剂量有效成分含量15.0,21.0,27.0 g·hm~(-2)药后10 d防治效果均高于80%。10%溴氰虫酰胺OD可以兼治瓜绢螟、烟粉虱和美洲斑潜蝇,值得在唐山秋瓜生产中推广。  相似文献   
10.
低温冻害、雨涝、冰雹等极端灾害天气影响蔬菜生产。棚室增温、叶面喷施氨基酸+ 腐殖酸等措施可有效缓解作物冻害;采用土壤深松、深翻技术,棚膜深埋弯曲压膜等措施可 有效减轻作物涝害;提前架设防雹网,雹灾后根据不同受灾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可最大程度 地降低灾害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