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4篇
  1篇
综合类   19篇
水产渔业   1篇
园艺   2篇
植物保护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二氯喹啉酸被广泛用于稻田除草,其残留易对后茬作物烟草的生长造成危害。本课题组前期从福建烟区植烟土壤中分离获得的嗜麦芽寡养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菌株J03对烟草二氯喹啉酸药害具有较好修复作用。为明确该菌株生长特性及其对烟草和水稻的安全性,本研究测定了J03菌株对烟草和水稻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同时测定了环境因子温度和酸碱度对J03菌株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经J03菌株处理的烟草和水稻种子,发芽率分别大于80%和95%,与空白对照无显著差异。J03菌株处理的烟苗株高、叶片数和地上部鲜重分别为2.82 cm、6.4片和6.08 g,均显著高于空白对照,其他生长参数与对照无显著差异;J03菌株处理的水稻幼苗的株高和叶面积与空白对照相比均无显著差异。J03菌株在4~40℃内均可生长,但最适生长温度为30~37℃;在pH值为5.0~9.0的LB培养基中均可生长,但最适生长pH值为6.0~8.0。综合研究表明,嗜麦芽寡养单胞菌菌株J03对烟草和水稻生长安全,且其在田间的适合度较高。  相似文献   
2.
 采用抗原直接包被和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对采自云南、福建、湖南烟区烟草花叶病样品进行了病毒种类检测,利用三抗体夹心ELISA对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的亚组类型进行了鉴定。在云南采集的520个花叶病样品中,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CMV和马铃薯Y病毒(Potato virus Y,PVY)总检出率分别为71.74%、55.01%和6.35%;在福建采集的150个花叶病样品中,TMV、CMV和PVY的总检出率分别为94%、24.66%和8.00%;在湖南采集的74个花叶病样品中,TMV、CMV和PVY的总检出率分别为58.11%、51.35%和2.70%。部分样品为2种以上病毒复合侵染。云南、福建和湖南采集的64个CMV阳性样品中,属亚组Ⅰ的样品为57个,占89.1%;属亚组Ⅱ的样品为10个,占15.6%;其中3个样品为亚组Ⅰ和亚组Ⅱ的复合侵染。  相似文献   
3.
福建省烟草灰霉病的发生与病原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观察并记述了福建省烟草灰霉病的发生特点和病害症状。结果表明,烟草灰霉病的病原鉴定为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接种实验表明该病原菌具有很强的致病力,可以侵染叶片和茎部,致整株烟苗枯萎死亡。  相似文献   
4.
烟株青枯病的动态监测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研究烟草青枯病的发生动态预测技术,对‘红花大金元’、‘闽烟35’和‘翠碧1号’烤烟品种的地表上第1叶片中叶柄基部内青枯病病原菌数量及田间病害的发生发展规律进行系统调查,并分析其动态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烟株地表上第1叶片中叶柄基部内青枯病病原菌数量与烟草病枯病的发病率有显著的相关性,且烟株叶柄基部含菌量与烟株发病率成正相关,并在一定的温湿度范围内,烟株的发病率随烟株叶柄基部含菌量的增加而增加,并建立了烟株叶柄基部烟草青枯病病菌含量与大田烟株发病率的回归模型。这些模型的建立将对南方烟区,特别是福建烟区烟草青枯病的发生预测及防治决策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以棘孢木霉Trichoderma asperellum THGY-01(CGMCC No:22422)为试验菌株,对其在聚氨酯海绵载体上固体发酵产孢的培养基种类、浓度及促进产孢元素进行了筛选与优化.以聚氨酯海绵载体的单位质量产孢量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法对11种碳源、6种氮源和14种无机盐(8种含大量元素,6种含微量元...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大蒜根系分泌物对烟草青枯病菌的抑菌活性,采用抑菌圈法和盆栽试验研究了大蒜根系分泌物及其主要成分对烟草青枯病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蒜根系分泌物浓度为1 g/mL时,对烟草青枯病菌抑制效果最好,其抑菌率为53.67%。大蒜根系分泌物4种成分的抑菌效果由强到弱依次为:2,6-二异丙基苯酚>二烯丙基二硫>2,6-二叔丁基对甲酚>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其中,2,6-二异丙基酚对烟草青枯病菌的抑制作用最强,在1和5 mmol/L时的抑菌率分别为99.66%和100.00%;在盆栽试验中也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接种后7 d和14 d后,其防效分别为34.75%和31.35%。因此,大蒜根系分泌物及其成分均对烟草青枯病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本研究揭示了大蒜作为轮作或间作作物对烟草青枯病的防控机理,以及大蒜根系分泌物和2,6-二异丙基酚作为烟草青枯病防治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7.
肯塔基州是美国白肋烟主产区,烟草病毒病发生较严重,如常发性病毒病烟草蚀纹病毒病(TEV)和烟草脉斑驳病(TVMV)的复合侵染日趋严重,造成的损失巨大。造成这一严重损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①移栽过迟,烟苗过小易感病;②田间和田边病毒越冬寄主植物茄科类杂草...  相似文献   
8.
[目的]筛选具有纤维素酶活性的菌株,探究其对杂草的腐解和青枯菌的抑菌作用,为作物青枯病防治和杂草防除提供新思路。[方法]采用点滴法从162株叶际细菌中筛选具有纤维素酶活性的细菌,测定其对作物青枯菌(Ralstonia pseudosolanacearum)的拮抗作用及对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和辣蓼草(Polygonum hydropiper)的腐解作用。进一步通过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测定和16S rDNA基因序列分析等明确其分类地位。[结果]从162株叶际细菌中筛选出15株具有纤维素酶活性的菌株,占比9.26%,其中H16菌株的纤维素酶活性最强,水解圈半径为3 mm,且该菌株的菌体和代谢产物都具有纤维素酶活性。在NA培养基平板上,H16菌株菌落为圆形、红色;菌体短杆状,端圆,侧生鞭毛4~8根。H16菌株可利用海藻糖、麦芽糖、蔗糖、山梨醇和甘露醇等;硝酸钾还原反应、淀粉水解、过氧化氢酶反应、氧化酶反应等为阳性。16S rDNA序列分析结果显示,H16菌株与嗜线虫沙雷氏菌(Serratia nematodiphila)聚为一支,将其鉴定为嗜线虫...  相似文献   
9.
烟草种质对青枯病抗性鉴定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58 份烟草种质资源青枯病抗性进行了4 年的自然病地鉴定, 筛选出高抗材料4 份, 仅占25% 。它们是 R G17、 O X2028、 R G8 和 S P G117。还有中抗45 份, 占285% 。  相似文献   
10.
木霉菌对烟草疫霉的拮抗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峙培养试验测定木霉菌(Trichodermaspp.)对烟草疫霉菌(Phytophthora parasiticavar.nicotianae)的抑制作用,筛选出对烟草疫霉菌具有拮抗作用的绿色木霉(T.viride)菌株TG050609.平板对峙培养试验结果表明:该木霉菌对烟草疫霉菌菌落生长的抑制率为29.12%,且能寄生于烟草疫霉;其挥发性次生代谢产物和发酵滤液对烟草疫霉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盆栽防治试验结果表明,该木霉菌对烟草黑胫病的防治效果达到56.53%,优于58%甲霜灵锰锌W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