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4篇
农作物   1篇
  2019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石楠上白粉虱的药剂防治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用3%呋喃丹颗粒剂和40%氧化乐果乳油进行根施,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5%绿富隆乳油和20%氰戊菊酯乳油进行叶面喷雾防治石楠上的白粉虱成虫。结果表明:用20%氰戊菊酯2 000倍液和25%绿富隆2 500倍液叶面喷雾防效最好,其平均校正防效分别达100%和97.28%;其次为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叶面喷雾和40%氧化乐果15 ml/株根施。  相似文献   
2.
本文选用5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氟节胺、调环酸钙、烯效唑、矮壮素、多效唑)探究其对沙糖橘夏梢的控制效果以及对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夏梢长至1 cm左右时喷施控梢药剂,氟节胺、烯效唑与调环酸钙复配和多效唑处理均能显著降低夏梢的长度,矮壮素处理梢长控制效果不理想;各控梢处理的坐果率和产量均高于空白对照,对果实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无影响,单果重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3.
辽宁省大豆胞囊线虫生理分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2008年,对采自辽宁省14个市22个县(区)的42份大豆胞囊线虫土样,应用Golden等的方法和鉴别寄主 Pickett、Peking、P188788、P190763和Lee,于2008年5-9月在室外避雨棚内进行盆栽生理小种鉴定.根据鉴定结果并结合文献资料,绘制出了辽宁省大豆胞囊线虫生理小种分布图共鉴定了14份土样、3个生理小种,即1号、3号和6号生理小种,其中6号生理小种在辽宁省首次发现.1号生理小种分布在铁岭市昌图县;3号生理小种分布在大连市庄河、盘锦市大洼县、锦州市北镇、本溪满族自治县、葫芦岛市南票区、阜新蒙古族自治县、鞍山市岫岩县、沈阳中东陵区、辽阳市刘二堡镇、丹东市凤城县和抚顺市清原县;6号生理小种分布在朝阳市喀左县和营口市盖州.伞省以3号生理小种分布最广,为优势小种.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国内花生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化控技术作为花生高产栽培的主要技术也备受关注。调环酸钙作为一种新型的植物生长调节剂,低毒安全,在花生上使用调环酸钙可延缓花生植株衰老,利于花生丰产增收,笔者通过2年的田间药效试验,探讨了调环酸钙对春花生株高和产量的影响,旨在为春花生种植中合理使用调环酸钙提供科  相似文献   
5.
烟嘧磺隆在玉米和土壤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定量定性分析,研究了75%烟嘧磺隆水分散粒剂在玉米籽粒、玉米植株和土壤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结果表明,烟嘧磺隆在玉米植株中的空白添加平均回收率为78.32%~86.02%,相对标准偏差为2.28%~5.98%;在籽粒中的空白添加平均回收率为82.95%~88.37%,相对标准偏差为2.22%~5.21%;在土壤中的空白添加平均回收率为92.96%~98.84%,相对标准偏差为1.73%~2.91%。其最小检出量为0.005ng,在玉米植株、籽粒及土壤中的最低检测限量为0.002 5mg/kg。2009、2010年在河南省和黑龙江省两地的田间残留试验结果表明:烟嘧磺隆在玉米植株中的消解半衰期为0.58~1.45d,在土壤中的消解半衰期为9.63~13.59d;烟嘧磺隆在玉米籽粒、玉米植株及土壤中的最终残留量均为未检出,说明该药为低残留、易消解农药。建议将75%烟嘧磺隆水分散粒剂用于防治玉米田杂草时,施药的有效成分不得高于90g/hm2,于玉米苗后三至五叶期施药1次。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